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5 毫秒
1.
田歌 《魅力中国》2013,(22):117-117
贝多芬早期和中期的大部分钢琴奏鸣曲都是由四个乐章组成的,但是在贝多芬晚期的钢琴奏鸣曲中,贝多芬将乐章的数量由四个乐章变为三个乐章或者两个乐章。贝多芬在晚期创作的钢琴奏鸣曲中使用了不定的乐章形式。同时各个乐章的顺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原来的钢琴奏鸣曲都是按照一慢一快的规则创作钢琴奏鸣曲,  相似文献   

2.
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在海顿的基础上有了更大的发展,使钢琴奏鸣曲这一题材在维也纳的古典主义时期发展到成熟的地步。海顿的奏鸣曲并没有太多的现实意义,而更多含有娱乐、幽默的性格。莫扎特在采用海顿基本形式的同时,扩大了奏鸣曲的矛盾冲突,完全表达个人的憎恶,使他的音乐走向浪漫主义的风格,同时也使奏鸣曲的创作达到最光辉的境地。  相似文献   

3.
谭雯心 《魅力中国》2011,(2):259-259
贝多芬的《悲怆奏鸣曲》是其32首钢琴奏鸣曲中的经典曲目,广泛的被人们弹奏和分析,整个乐章充满了和命运抗争的力量和对热情的追求。笔者将对本首奏鸣曲做简要的概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刘永良 《魅力中国》2014,(3):107-107
本文以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2 No.1第一乐章为例,旨在于深层次研究该乐章中的主题、和声与调性、曲式结构、材料等等,进而揭示该乐章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5.
曹世文 《魅力中国》2010,(20):216-216
贝多芬c小调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中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及再现部的音乐理解及演奏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段雪 《魅力中国》2012,(35):137-137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是德国音乐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他不仅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更被后人尊敬的称为“乐圣”。贝多芬是一名多产的作曲家,他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他的奏鸣曲是所有作品中的奇葩。奏鸣曲的体裁是贝多芬重要的器乐领域,贝多芬通过这些创作把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奏鸣交响套曲形式推进到最高峰,并对奏鸣曲式结构的成熟与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贝多芬的第五钢琴奏呜曲是他早期的作品,具有贝多芬钢琴作品的典型演奏风格。尤其是第五奏鸣曲的第一乐章,从构思的巧妙,到技巧的纯属,无不体现出贝多芬出众的音乐才华。  相似文献   

7.
卡巴烈夫斯基的两首钢琴奏鸣曲和一首小奏鸣曲,继承了古典奏鸣曲式的遗风,融入了俄罗斯民族特点,具有清新自然的创作风格,创造了不同于前人的奏鸣曲式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8.
贝多芬继承了海顿、莫扎特交响曲中的奏鸣曲式,并把它发展成庞大的结构,如第一乐章特别是扩大了尾声。他像海顿和莫扎特一样,把展开部看作是奏鸣曲式的动力中心。他的短小而深刻的主题为扩展和发展提供了无限的机会,它们以猛烈的力量和气势展开。慢乐章在贝多芬手中具有赞美诗的特点,体现了贝多芬式的悲怆。他把小步舞曲乐章变为谐谑曲乐章,成为具有节奏动力的乐章,情绪从"纵情大笑"到神秘的和惊奇。他把终曲扩大,成为在规模和意境方面与第一乐章相仿的一乐章,使交响曲在凯旋中结束。  相似文献   

9.
魏盛楠 《魅力中国》2010,(32):269-270
贝多芬一生都在努力的追求着幸福、和平以及自由。他是继莫扎特之后的另一个被音乐界称之为天才的人物,他坎坷的人生经历和创作出的音乐作品有着密切的联系。《月光奏鸣曲》最能充分表现贝多芬在爱情世界里的执着地追求着幸福和向往自由的天性。这首《月光奏鸣曲》同时也凝聚了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10.
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以其令人神往的旋律而流传于世。贝多芬是在怎样一种创作激情下谱写出这首优美的曲子呢? 有一天晚上,贝多芬在波恩郊外散步,突然一个乡下人家的小屋里传出了“F调奏鸣曲”的钢琴声。贝多芬循着琴声来到窗下,看到弹琴的是一位双目失明的少女,旁边一个男人正在灯下做皮鞋。他推门进去,听那皮鞋匠的介绍后了解到,这乐曲竟是那位少女在黑暗中的精神寄托。贝多芬大为感动,此时此刻,烛火被夜风吹灭,银  相似文献   

11.
何涛 《中国集体经济》2008,(13):129-131
朱践耳为独幕芭蕾舞剧《思凡而创作的钢琴叙事诗《思凡》是他音乐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作品结构宏达、气势非凡,以奏鸣曲式来呈现、发展戏剧情节、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对人性的肯定,具有哲理思辨性。在新中国大型钢琴奏鸣曲的创作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从教学和演奏的角度来看,本曲也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优秀钢琴文献。文章通过对《思凡》细致深入地分析,根据笔者演奏实践所得出的经验,从钢琴教学和演奏的角度切入,挖掘本曲在教学和演奏中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夏雨 《魅力中国》2014,(10):75-75
钢琴版的《百鸟朝凤》是华人音乐的经典作品之一,它具有传统音乐的民族特色,作品不仅飘溢着一股强烈的中国特色,在演奏技巧上更无与伦比,是一首具有纯正中国特色的钢琴作品。本文从强弱、踏板、音色、装饰音四个方面探析了这首钢琴曲的演奏技巧。  相似文献   

13.
奏鸣曲在贝多芬钢琴音乐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贝多芬奏鸣曲早期在古典传统基础上有所创新;中期情感和思想内容丰富,方法多样;晚期由早、中期的激昂转为宁静的精神升华。  相似文献   

14.
ste 《东方经济》2003,(5):73-73
乐四重奏的形式从海顿时代得以创立,发展到贝多芬时从内容和表达都有了质的飞跃。贝多芬一生创作了十六首弦乐四重奏,这些作品可称得上是他最有内涵深度的音乐了,同时亦成为弦乐四重奏宝库中最为耀眼的明珠,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今天只要翻开任何一张弦乐四重奏音乐会节目单,几乎很少有不包括贝多芬的作品的。显然,贝多芬四重奏已经成为演奏家的试金石,专业四重奏组要在舞台上站住脚就看演奏贝多芬的水平了。  相似文献   

15.
李翰 《魅力中国》2013,(26):104-104
贝多芬的奏鸣曲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本文将对中期的各奏鸣曲进行分析,以表达贝多芬在中期各首奏鸣曲所体现的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16.
创新,是高新区成长裂变的基因,也是高新区这一部气势恢宏的历史乐章的主旋律.由创新激发出的无穷力量奏出了高新区这一部史诗般乐章的最高音.  相似文献   

17.
谈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创作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奏鸣曲在贝多芬钢琴音乐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贝多芬奏鸣曲早期在古典传统基础上有所创新;中期情感和思想内容丰富,方法多样;晚期由早、中期的激昂转为宁静的精神升华.  相似文献   

18.
2022年,冬奥会进入"北京时间".在创新精神引领下,北京冬奥会犹如正在弹奏"奥林匹克奏鸣曲"的精彩乐章. 奥运史上首次机器人水下传递火炬,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制冰技术世界领先,"冰立方"成世界首座智能化水冰转换场馆,主媒体中心智慧餐厅机器人烹饪送餐"一条龙"……2022北京冬奥会充满创新活力,在场馆建设、后勤保障、疫...  相似文献   

19.
“他弹奏的技巧,已经比我们评委中的任何一位都要好。”让钢琴大师阿图尔鲁宾斯坦在1960年的肖邦国际钢琴比赛中发出这番感叹的,是那届比赛89位参赛选手中的最年少者——毛里齐奥 波里尼。最终,这位年仅18岁的青年以精准但却并不炫耀的技巧控制,和那客观严谨、不带个人感情的演奏风格,令所有评委目瞪口呆,也使自己成为该项比赛创办以来最年轻的金奖得主。  相似文献   

20.
《走向世界》2013,(39):50-51
<正>一提到奥地利,很多人都想到可以沉醉在莫扎特、海顿和舒伯特的世界里,朝圣维也纳一年一度的新年音乐会更是一生必做之事。但这个国家并非只有古典乐和蓝色多瑙河,享誉全球的高品质葡萄酒就是奥地利出人意料的一面。提起奥地利,很多人都会想到莫扎特和舒伯特的乐章。但这个国家并非只有古典乐和蓝色多瑙河,享誉全球的高品质葡萄酒就是奥地利出人意料的一面。在位于欧洲正中位置的奥地利,有着被称为欧洲心脏的音乐及美酒之都维也纳,一边是多瑙河畔清爽的凉风把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