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19年12月31日,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宣布,浙石化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工程炼油、芳烃、乙烯及下游化工品装置已全面投料试车,打通全流程,已实现稳定运行并生产出合格产品。浙石化一期项目规划建设2000万吨/年炼油、520万吨/年芳烃(其中包括400万吨/PX)、以及140万吨/年乙烯。加之,此前2019年6月恒力集团新建450万吨/年PX装置投产,我国PX供给格局已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2.
正三足鼎立只暂时存在于国内新产能增加过程中,最终结局可能是国有和民营两强相争—国企炼化一体化优势和民企规模技术优势相抵。2019年1月,大连450万吨/年芳烃装置建成投产,其对二甲苯(PX)产能是之前居亚洲第一大芳烃20多年的扬子石化的5倍。到2020年,国内新增PX产能将达到2100万吨/年,总产能3370万吨/年,实际产量与2850万吨/年需求量基本相当。这或许是国内PX产业格局调整竖起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随之而来的是超过55%的进口逐渐被挤出中国市场,国内PX市场竞争将复制  相似文献   

3.
在世界聚酯纤维需求增长带动下,PX生产得到了快速的发展,2013年全球PX总产能增加至4325万吨/年,产量3719万吨。2014年全球新增PX装置较多,亚洲地区多个新建项目也将陆续投产,大量新增PX产能的涌入将导致今年市场供应相对过剩。供应能力的不断扩大将拉低我国乃至全球PX价格..中国是最大的PX生产国和消费国,2013年我国PX产能已达1091.5万吨/年,生产厂家有14家,但依然供不应求,产能扩建或新建项目势在必行,短期内PX巨大的供需缺口仍需要进口弥补、我国新建PX产能并不顺利,PX的环境污染舆论压力越来越大,产业发展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4.
2019年12月27日,被称为"小乙烯"兰州石化24万吨/年乙烯装置产能恢复项目实现中交。24万吨/年乙烯装置产能恢复项目,拆除原有6台2万吨/年毫秒炉,新建3台4万吨/年裂解炉,对部分设备进行适应性改造及更换。该项目实施后,不仅使兰州石化乙烯产能恢复至70万吨/年规模,增强化工生产实力;还实现"小乙烯"原料的进一步轻质化、蒸汽系统进一步优化,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2015年,世界净增乙烯产能约为616.5万吨/年,乙烯生产能力达到1.59亿吨/年,新增产能主要来自中东和亚太;世界乙烯需求量增加约490万吨,需求总量达到1.48亿吨.随着乙烯原料价格走低,乙烯生产毛利总体好于上年,装置开工率继续回升.油价下跌降低了石脑油制乙烯生产商的生产成本,间接提高了以石脑油为原料的石化生产商的竞争力.北美地区继续推进新建裂解装置,油价下跌影响部分项目的投资决定;欧洲乙烯业盈利好转,加快整合,日本继续关停落后产能;“一带一路”主要国家的乙烯业稳步发展,印度、中东地区乙烯业继续扩能.预计2016年世界新增乙烯产能约380万吨/年,增速明显放缓,世界乙烯总产能接近1.63亿吨/年;乙烯需求将增长约500万吨,需求总量将达到1.53亿吨/年.  相似文献   

6.
4月15日,大连石化与中国石油第六建设公司就220万吨/年连续重整装置举行中交签字仪式,标志着该装置进入投产阶段。总投资107亿元的大连石化炼油基地建设,是国家和集团公司炼化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220万吨/年连续重整装置是亚洲最大的同类装置,也是大连石化新建的6套装置中今年最早投产的装置。  相似文献   

7.
正2019年6月,泉州市发改委公示福建省湄洲湾石化基地总体发展规划环评。根据规划,湄洲湾石化基地到2030年,炼油规模将达到6200万吨/年,乙烯规模将达到663万吨/年,芳烃规模达到700万吨/年,在炼油规模上属国内之最。随着民营企业恒力石化、浙江石化陆续投产,盛虹炼化、旭阳石化等炼化一体化项目在建,国内本已过剩的炼油产能还在增长,石化行  相似文献   

8.
2005年,世界乙烯生产能力继续小幅增长。已达11733万吨,增幅为3.9%,全球有4套新建装置投产,分别为扬子石化-巴斯夫的60万吨/年项目、广东惠州大亚湾的80万吨/年项目、巴西石油公司及其合资公司的52万吨/年项目以及朱拜勒联合石化公司的100万吨/年项目。分地区看,南美和中东、非洲地区的生产能力增长最大,分别为12.6%和10.2%。预计2006年全球乙烯的生产能力将新增389万吨,截至2010年共有2500万吨左右的新增能力,届时全球乙烯产能的增长将超过需求量的增长,装置的开工率将有所下降。[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正>2023年中国原油一次加工总能力为94885万吨/年,同比下降0.45%。目前中国是全球第一产能大国,千万吨及以上炼油厂已增加至36家。虽产能总量下降,但通过落后产能淘汰、整合,2023年,国内一次装置平均炼油规模达641万吨/年,与世界平均水平770万吨/年的差距进一步缩小。由于国内炼油产能过剩,延长产业链成为炼化企业新的生产经营模式,由此,新的炼化一体化项目也在不断规划及陆续建成。目前已规划的有裕龙石化、古雷石化、北方华锦、天津南港、岳阳等炼化一体化项目,炼化一体化炼厂总数将扩充至33家。  相似文献   

10.
2009年,随着新扩建项目的陆续投产,我国乙烯产能跨过千万吨大关,当年新增产能200余万吨,实际产能达到1211万吨/年,产量同时也超过千万吨,小幅增长4.3%,达到1069.7万吨。从今后发展来看,我国乙烯产业装置规模将日趋大型化,技术水平和产业集中度也将不断提高,而随着新建石化装置大量投产,产品需求增长保持稳定,乙烯供需的基本面将逐步发生转变,市场供应紧张局面将明显缓解,乙烯工业的景气度将有所下降。需要格外关注的是,中东乙烯下游产品凭借其价格优势将对我国乙烯产业带来较大冲击,如何保障产业安全、提高产业竞争力是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2009年,我国石油焦产能已增至9300万吨/年,但产量仅1690万吨,装置开工率不到20%,产能过剩严重。其中,中石化集团下属24家企业石油焦产能共计4050万吨/年,中石油集团和地方炼厂产能分别为1770万吨/年和2765万吨/年,中海油由于新建装置的投产以及成功收购浙江舟山和邦炼厂,产能  相似文献   

12.
据美国《油气杂志》的最新年度乙烯调查报告显示.全球乙烯产能增长速度加快.2004年新增产能213万吨/年,而2003年新增产能为134万吨/年。截至2005年1月1日,全球乙烯产能达到1.129亿吨/年.而2004年1月1日时产能为1.108亿吨/年。在新增产能中有近60万吨/年是新建产能.其余的新增产能是通过对现有装置进行改造扩能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2016年,世界乙烯总产能达约1.62亿吨/年.世界主要地区乙烯装置建成投产进入间歇期,新增乙烯产能大幅减少,合计净增产能约300万吨/年.前10名乙烯生产国排位印度大升日本大降.2016年,全球乙烯需求增加约520万吨,达1.53亿吨左右.世界乙烯供需偏紧,价格先扬后抑,装置开工率回升.乙烯原料价格下降,石脑油裂解继续受益,煤制烯烃已不具备优势.世界各地区乙烯发展各异:美国一些新建乙烷裂解装置即将建成投产,乙烯产能有望大幅增长;欧洲乙烯业调整告一段落,部分地区乙烯市场偏紧;日本乙烯产业继续调整,按计划关闭落后装置;印度、中东等“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继续推进乙烯工业发展.预计2017年全球乙烯将迎来不少装置集中建成投产,产能将出现较大幅度增长,当年新增乙烯产能将达750万吨/年以上.未来全球产能增长总体仍将落后于需求增长.  相似文献   

14.
景气周期临近结束,石化市场前景依然看好据美国化学市场协会(CMAI)的最新报告显示,2006年全球基础化学品和塑料的需求有望增长4.4%,2010年前的年均增速将达到3.8%~4.1%。2010年前全球新增需求量将达到2000万吨/年,而产能过剩仅为1%~2%。因此CMAI指出,2010年前全球石化市场不会受到新增产能的打压。据CMAI报告指出,2010年前波斯湾地区的新增石化产能仅占据全球新增产能的15%,这些新增产能将被一些需求增长地区所吸收。由于伊朗新建石化产能不可能按期投产,因此中东新增产能对全球石化市场的影响远比预期的要缓和的多。全球乙烯市场似…  相似文献   

15.
2012年,世界石化工业复苏乏力,乙烯装置平均开工率回落至85.7%;新增乙烯产能180万吨/年,处于较低水平.世界乙烯产量为12787万吨,仅增加77万吨,增幅为0.6%.以乙烷为原料的乙烯裂解装置比例继续上升.美国仍是最大的乙烯生产国,产能继续小幅增长.乙烯及下游产品价格大幅回落,而原油价格回落幅度较小,导致石化行业利润大幅下降,石化市场仍处于周期低谷.中国新增乙烯产能140万吨/年,总产能达到1670万吨/年;乙烯产量为1523万吨,同比小幅下降;中国乙烯当量消费量为3216万吨,增长2.7%.合成树脂产量保持快速增长,进口量增速下降,全年需求增幅低于正常水平.合成橡胶供应和需求增速减缓,进口量下降.合成纤维供应和需求仍保持较快增长.展望2013年,世界石化工业仍将处于周期低谷,需求增速低于生产增速,且供应增长主要来自中东和亚洲;美国以乙烷为原料的乙烯产能继续增长;中国的乙烯、合成树脂和合成橡胶新增能力较多,但消费增速仍保持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6.
预计今后几年,世界丁腈橡胶的需求量将以年均约4.2%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总需求量将达到约70万吨,届时世界总产能将达75万吨/年,供需基本平衡。我国丁腈橡胶产能约6万吨/年,供应缺口较大,进口量占消费量的七成左右,随着兰州石油化工公司新建5万吨/年装置的投产以及申华化学工公司计划的3万吨/年、蓝星石化天津公司计划4万吨/年装置的实施,预计到2012年,我国产能将达到约18万吨/年,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国内市场供需矛盾。  相似文献   

17.
镇海炼化为我国炼化企业转型升级探索出了一条路径,总结镇海炼化的发展经验,我国炼油工业的转型升级要重点从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根据《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建设七大世界级石化基地,实现布局规模化、基地化,解决“多、小、散、乱”问题.二是明确规定新建石化项目必须进行炼化一体化配置,严格控制燃料型炼油项目,鼓励现有燃料型炼厂向燃料-化工型炼化企业转型.三是淘汰或转产500万吨/年以下低效产能、特别是200万吨/年以下落后产能,实施高水平优质产能替代升级.同时根据国家加快油品质量升级要求,加大炼油技术改造力度,优先推进满足国五标准的车用汽柴油质量升级措施.  相似文献   

18.
2009-2010年我国新增炼油能力6450万吨/年,而2009年国内成品油表观消费量仅增长0.9%。尽管如此,受多种因素的驱动,国内炼化行业争上新炼油项目、竞相扩充产能的势头依然未减。随着今后几年国内新增炼油能力的不断投产,成品油资源过剩的矛盾将愈加凸显,国内炼化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隐忧将更加突出:原油对外依存度不断增高;成品油市场调控难度加大;产品出口压力增加;新建产能无法高负荷运转;物流瓶颈和市场饱和使"北油南运"持续受阻;炼化企业库存居高难下。鉴于单纯依靠市场自我调节的作用不明显,建议政府站在"全国一盘棋"的角度,统筹调控产能增速,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提高成品油储备能力,扩大成品油管道运输能力,促进我国炼化行业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据报道,中石油与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正在共同推进揭阳2000万吨/年南海炼油项目,预计2020年建成投产。这意味着华南地区又一大型炼油项目在不久的将来投产。中石油云南石化1300万吨/年炼油项目已经投产,中海油惠州炼厂二期也将于年内投产。民营企业的一个个2000万吨/年以上的大炼油项目也在纷纷上马。根据已基本确定投产的项目测算,2020年前我国累计将新增炼油能力1.2亿吨/年,总炼油能力将达8.7亿吨/年。在国内炼油产能明显过剩的情况下,新的大型炼油项目仍在不断上  相似文献   

20.
2014年,世界乙烯装置平均开工率为86.5%,好于上年.全年全球乙烯生产能力为15749万吨/年,产量为13631万吨,分别较上年增长400万吨/年和437万吨;以乙烷为原料的乙烯裂解装置提升速度放缓.美国仍是最大的乙烯生产国,产能继续增长.乙烯价格回升,裂解乙烯利润明显好转;但多数下游产品仍受供应增长打压,价格回落,利润难以传导到下游产品.2014年中国乙烯产能净增271万吨/年,总产能达到2060万吨/年;乙烯产量为1819万吨,增长明显;乙烯当量消费量为3587万吨,增长4.9%,较上年明显回落.受油价快速下跌影响,化工行业利润增长受到抑制.2015年,世界石化工业出现企稳回升迹象,亚洲及中东地区石化产业占比提升,石脑油裂解乙烯毛利将继续保持较好水平,CTO、MTO装置陷入困境.中国多数石化产品产能增速放缓,煤化工成为乙烯产能增长主要动力,石化产品消费将保持中低速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