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1 毫秒
1.
美国女权主义文学创作先驱肖邦在她的作品中严肃探索与女性切身相关的主题婚姻、家庭、爱情和性,对人的性这一自然存在进行大胆描写与披露,开创了英美文学对性的坦率而真实描写的先河。其《觉醒》,写出了女主人公渴望精神生活、性意识的觉醒,人的自然性与人的社会性的冲突,反映了她对女权主义的重要探索。  相似文献   

2.
原始艺术伴随着人性萌发而产生,因而原始艺术没有绝对开端而只有阶段性的表现。人类对自由的渴求开辟了以艺术为形式的“第二世界”。在艺术状态中,人摆脱了自然的力量,将自然从一种支配人的力量转换成人的艺术加工对象,赋予自然以艺术形式。艺术是人所依赖的、用以展现和完善其人性的工具、物质媒介,是人性产物,在追求中使生活艺术化。  相似文献   

3.
杨旋 《中国西部》2009,(2):104-107
《易经》的推算占断历来是人们的兴奋点,心智走到穷途末路的人往往像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一样抓住《易经》。《易经》到底能不能准确推算占断?占断者又能不能把持住那颗“公德心”?《易经》推算占断都有一些什么样的桥段?  相似文献   

4.
五百年前莫尔的《乌托邦》是社会主义的源头。乌托邦人对待财富的态度可以概括为以人为本、按需分配和追求符合自然的生活。分析乌托邦人财富观成因,对当今中国是有重要意义的:要构建健康的财富观,首先,要发展国民经济,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其次,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最后,要注意弘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  相似文献   

5.
《易经》所表述的是“变“的道理。“易”即“变”,“变”是绝对的、永恒的,“变”中有发展,“变”中可以求命运的逆转。在产生了神奇的《易经》的安阳大地,众多经济大潮中的撑舵者又是怎样以变应变,把企业做强做大的?  相似文献   

6.
刘冬花 《魅力中国》2011,(20):190-190
私法的世界是一个以个人的世界,私法历史的发展,总是伴随着对人的价值认识的不断深化。个人平等和自治应该是每一个私法学人不变的追求。我们也总是渴望并致力于真正的市民社会在中国出现,但我们不可避免的面临着这样一种矛盾,理想与现实之间。本文拟从所有权的性质着手,对我国物权法的背景试做分析。  相似文献   

7.
康凯 《魅力中国》2013,(28):117-117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一种和谐的统一的亲密关系。中国人欣赏自然美,是将自然看做是自己的亲人、朋友的,是一种伦。理关系。同时,也不将自然视作静态的观赏对象。而是把自然当作可游可居的动态的生活环境,不仅将自然人情粑了述将自然世俗化了。西方哲学对待自然,是一种奉着实用的目的的科学态度。由于受中国传统夷学史化熏陶,个人认为中西某些绘画作品中所表现出自然,温宁,柔和之美是共通的。  相似文献   

8.
万家忧乐系心头本刊编辑部在讲求效率与效益的时代,在追求富裕和舒适的今天,我们是否注意到,在我们的社会里,还有一些人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生活仍然过得很艰辛。他们渴望过和大多数人一样的幸福生活,他们渴望拥有一份尽其所能的工作,他们渴望在时代的进步中也有...  相似文献   

9.
物质世界是不断变化发展,《周易》在古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产生,因而周易思想中无时无刻不在体现着世界的变化。就卦名而言,《损》《益》两卦直接具有变化发展之意,细细品味,《损》《益》两卦具有更丰富的内涵,不仅具有损益发展之义,也体现出《易经》卦变等朴素辩证法思想,并且可以深层次阐发出"民本"与"政治共同体"的政治思想。  相似文献   

10.
林亚聪 《魅力中国》2010,(20):45-45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人口增多,环境不断恶化,生活的快节奏,使人们感到身心疲惫,因此,人们更加渴望自然,渴望园林,对小区的园林绿化给予了更多的关注。本文将对住宅小区中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易”产生在文字出现之前,用符号“--”表示阴爻,用“-”表示阳爻,叉用阴爻与阳爻的不同组合而构成八卦(经卦),两卦相重又构成六十四卦(别卦),以推测自然和社会的变化。自古以来《易经》被推崇为“群经之首”,称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汉代班固在《汉书》中称易学是“天道之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指出:“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台湾学者周鼎衍先生说:“易在文学之先,即已揭示人天大道之体系,故凡我国一切学术思想,不分儒道墨法阴阳兵刑各家,胥肇于此。几千年来,垂为立国之最高宝典。”《易经》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根,构成中国文化特有的思维模式、伦理观念、价值系统、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12.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关于自然状态与政治社会的内容是理解该书的关键。斯密的自然状态,核心是人由于相互交换的倾向而产生分工。而政治社会观包含五个方面:社会财富的来源及分配、三大社会阶级的划分、三种社会状态的分野、普遍富裕的蓝图和追求自由的价值观。对这些内容的梳理,有利于我们加深对《国富论》的理解,促使我们立足现实,思考当下的处境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卫异  杨旋 《中国西部》2009,(3):122-126
《易经》的诞生,源于古人的认知缺陷带来的那种深深的不安和忧虑。他们迫切希望找到一种方法,可以事先判断事态的发展。而演绎《易经》时的周文王也正处在人生的低谷,因为崇侯虎的诋毁而遭遇的飞来横祸。  相似文献   

14.
沈闯 《理论观察》2008,(2):21-2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的就是一种人们所渴望追求的社会状态和形态,也是一种社会协调机制,是处于转型期中国要实现的最终目标。政治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其题中应有之义,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社会和谐与政治发展的变动关系。此外,和谐的公民社会为新时期政治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5.
孙松滨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10):I0001-I0001
追求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追求产生欲望、产生动力、产生行动,人类就是因为不断地追求,社会才发展到今天。人类追求生活的富足,就努力生产制造更多的生活物资以满足生活生产的需要。人类要不断地提高生活水准,就要发明创造创造出更新更多的新产品。人类的追求不断地促进着生产力的发展。不少亿万富翁仍在拼搏创新,就是因为他们在追求,人们通过追求达到自身的和谐和社会的和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有一种渴望叫速度,速度带来激情;有一种追求叫华丽,华丽带来享受。这是GZ次世代的改装宣言。他们对改装车的热爱,已远远超越了人与交通工具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完美”和“残缺”是矛盾的相对统一体,同时存在于一个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追求“完美”,是大多数管理追求的目标。但是在追求“完美”的基础上,又能包容“残缺”,最大限度地对各种资源进行有机的整合、融合,达到一种均衡、自然与和谐的状态,是管理追求的高层境界。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的企业管理中,企业文化已经成为许多企业的关注对象。研究企业文化的时候难免会想到我们的民族文化根源,不同的文化便会上升到哲学问题,不同的哲学文化即会造就不同的思维模式。现实中许多学者都在哲学源头之一《易经》中寻求着在各自学科上的发展。作者在学习企业管理之际,也期望通过学习《易经》寻求在学习管理知识方面的突破。本文根据前人在《易经》和管理学研究的基础上,将《易经》中的“太极思维”与胜任力理论进行较深层次联系,体会到了哲学在管理中胜任力理论研究方面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罗帅 《黑河学刊》2007,(3):74-76
政治文明是一个动态的范畴,它既是人类社会政治发展取得的全部进步成果,又是人类社会追求政治进步的具体历史过程。和谐社会其实指的就是一种人们所渴望追求的社会状态也是一种社会机制。政治文明并不是游离于和谐社会之外的自然过程,而是它的题中应有之义。同时在新的社会发展时期政治文明对和谐社会的构建起着重要作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20.
孙晓阳 《辽宁经济》1998,(11):47-47
在经济活动不断变化和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企业中的各种责任有了相应的变化,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产生了一种受托责任外部审计。1992年,我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列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从法律上确立了政府审计的地位。审计产生于会计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