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战备 《魅力中国》2013,(19):146-146
中国戏曲,是一种综合舞台艺术样式,在世界的戏剧舞台上独树一帜,博大精深,有着辉煌灿烂的历史,在世界的戏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中国拥有几百个剧种、多达上万个剧目的戏曲,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深深地扎根在广大群众之中。正是由于戏曲表达了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喜怒哀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载歌载舞,说、唱、表兼重的戏剧形式,生气勃勃、充满活力,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相似文献   

2.
侯晓娟 《魅力中国》2011,(10):330-330
戏曲源远流长,是我国的经典,不同地方的戏曲有不同的风格和特色,它让人赏心悦目,其情节催人泪下,有振奋人心,多姿多彩,出神入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黄岩 《魅力中国》2011,(21):103-104
中国戏曲博大精深,在我国表演艺术历史的长河里渊源流长,它是表演艺术宝库中一颗闪亮的明珠,在历代无数的戏曲作者和表演艺术家的不断创新下,至今已形成集“唱、念、做、打”为一体的程式化表演体系,在戏曲舞台上,无论是唱、念、做、打、都有它很规范的表演形式,而这些规范的表演形式都来源于生活,但是它经过艺术的加工提炼,又高于生活,至今已经形成我国传统戏曲所独有的一种舞台表演模式。传统的程式化身段表演套路“起霸”就是戏曲程式化身段表演的典范,同时它也是传统戏曲最具代表性的程式化表演身段套路之一,它是传统戏曲身段表演艺术魅力的最好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江凤香 《魅力中国》2013,(19):131-131
河南是中国戏曲艺术的主要发源地,而戏曲是反映生活的艺术形式,它通过艺术形象把生活中的人物和事及人物和事之间的互相关系夸张集中地表现在舞台上,奉献给观众,作为一名戏曲演员,在进行艺术创造时,对生活加以提炼,舞台形象具有节奏感,韵律感和造型美;在似程式而非程式;似生活而非生活的表演状态中,将人物的感想,外形艺术等展现在舞台上。  相似文献   

5.
李宝霞 《魅力中国》2010,(22):57-57
中国戏曲属于通俗化的范畴,它主要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一种表演艺术体系。作为一名戏曲演员,对“表演”这个词汇是最熟悉不过的。而我则是在越调表演艺术的一个青年后辈,主攻旦行,在戏曲舞台上度过了二十多个春夏秋冬,对艺术的追求孜孜不倦。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时光流逝、年龄的增长,在戏曲艺术天地中,自己也曰益成熟。我认为要想成为一名好演员,  相似文献   

6.
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创作的源泉,戏曲表演程式当然也不例外。寻根究底,中国戏曲表演程式都是来源于生活的。但是,戏曲演员在塑造舞台形象、创造表演程式的时候,不仅致力于对直接生活的体验和提炼,而且放眼于广泛的间接生活和各种艺术、  相似文献   

7.
陈学彦 《魅力中国》2011,(10):323-323
虚拟性是戏曲演出形式的特点。它是在基本上没有景物造型的舞台上运用虚拟动作调动观众的联想,形成包括环境、事件、人物关系等因素的特定戏剧情境,创造一定的舞台形象的一种独特的舞台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8.
车强福 《魅力中国》2013,(28):106-106
戏曲艺术作为农耕时代的产物,有着辉煌灿烂的历史,在世界的戏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关于对当代戏曲的思考我觉得这是一个较为宽泛宏观的命题,很难用三言两语来论述。然而,在数字化技术的日新月异发展和全球范围普及应用的信息化时代的变革中。探讨其传承和发展,却又有着实际的现实意义。这或许是一种“文化自觉”的最根本的表现吧!  相似文献   

9.
李凯文 《魅力中国》2014,(20):101-101
中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艺术更是缤纷多彩,而戏曲则是中原文化的一支独特的奇葩,魅力无穷,深受中原人民的喜爱,它行当齐全,剧情丰富,表现形式更是多样化,我们河南的豫剧是以旦角。生角为主的多些,但武丑,尽管在戏曲五个行 当生,旦,净,末,丑中排名最后,可他在戏曲表演中却起着重要的作用。每次当武丑演员出场的时候,一趟键子,小翻过后,台下的观众都会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效果呢?这就是武丑的魅力所在。武丑演员在舞台上凭借扎实的基本功把中华几千年的武术展现给观众,让观众充分领略到戏曲中武行的风采。如果把戏曲比喻成一朵绚丽的奇葩,那么戏曲中的武丑演员就是衬托在它周围的绿叶,虽然没有花的芬芳花的娇艳,但却别有一番风情。作为一名演员要做到“想人物之所想,行人物之所行真听、真看、真感受”。不能无动于衷,未卜先知,不演过程,只演结果,矫揉造作,虚情假意,用伪装掩盖真诚,久而久之,形成了概念化、公式化、脸谱化、一般化的表演,使人物苍白失色。  相似文献   

10.
申桂红 《魅力中国》2014,(15):243-244
豫剧是中国四大剧种中历史文化最为悠久的剧种.听众人数居全国第一。明清以来,有据可查的剧种有45种之多。到了80年代。专业或业余剧团演出的戏曲剧种仍有31种,剧种主要有豫剧、曲剧、越调、大平调、宛梆、怀梆、怀调、落腔、道情戏、四平调、柳琴戏、坠剧、豫南花鼓戏、蒲剧、大弦戏、京剧、二夹弦等等。比较出名的有《朝阳沟》、《小二黑结婚》、《人欢马叫》、《倒霉大叔的婚事》、《试夫》、《苹果,红了》、《泪洒相思地》等等。据1956年统计,传统剧目有647个。河南省作为戏曲大省,戏曲资源相当丰富,这些资源的文化内涵和价值非常高,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1.
郭志成 《魅力中国》2014,(7):114-114
戏曲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经过各个时期的传承发展、兴衰不一、今日见证,它好像是一桌丰盛的宴席,各有特色,品味具佳,多年来舞台上呈现出了生、旦、净、末、丑不同行当的艺术家。他们一生的作品被后人所继承,受观众所喜爱,他们的声音以及高尚的艺德,将永远留在了观众心中。  相似文献   

12.
刘宽营 《魅力中国》2010,(35):297-297
戏曲声唱.作为一门艺术学科,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学发声,最闲难的问题之一就是“喉结上提”的问题(即在发声中,喉头向上跑),在声乐上,“喉结上提”可以说是个“绝症”。  相似文献   

13.
房晓 《首都经济》2013,(8):38-40
建设"中国戏曲中心"是解决戏曲产业现实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推动戏曲文化复兴的有效途径,也为国有院团改革提供重要的平台中国戏曲赫列世界三大戏剧体系,资源丰富、魅力无穷,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然而,目前由于戏曲内容缺乏创新、经营管理体制陈旧、赢利模式不清等问题,戏曲文化在电影、电视和网络文化的冲击下,市场萎缩,投入下降,人才断档,戏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面临重大挑战。我国戏曲培养、演出机构仍以国有为主,国有院团缺少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创作的剧目不能与时俱进,难以迎合市场需求,亟待进行市场化改革。目前  相似文献   

14.
黄敬 《魅力中国》2014,(11):90-90
历史反复证明,中国戏剧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因为,戏曲是融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于一炉,具有高度综合性的艺术。它在舞台上展现的是斑驳陆离的生活图景,刻画的是多姿多彩的人物形象,描绘的是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表现的是中华民族对爱情、自由、平等、和谐、幸福的憧憬,再现的既是生活的真实又是美的观赏。正因为此,从先秦的原始歌舞到宋、金时代戏剧形成,以及元杂剧的兴盛、明清传奇戏剧的脱颖而出,显示出浩浩荡荡的庞大气势。清代中叶,地方戏更是如雨后春笋、似烂漫山花遍布神州大地。经过近千年的不断发展、更新,一直持续到今天。可以说,从始至今,还没有一种文学形式比戏剧更接近人民群众,使人民群众感到欣慰和满足。  相似文献   

15.
王春雨 《魅力中国》2014,(11):270-270
戏曲艺术历史久远,表现形式丰富多彩,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戏曲有其独特的表现风格和审美取向,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和古老典雅的艺术情韵,承载了传播传统文化和正统价值观念的重任,历经积累和沉淀从而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长久以来,戏曲将艺术和文化巧妙融合,使之发展成为一门综合艺术,融表演、文学、音乐、美术、舞蹈、雕塑、服饰、道具等于一炉,可以说是博大精深。丰富了观众的视野,活跃了百姓生活,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谢启国 《魅力中国》2014,(12):79-79
民间文化,包括民间文学和民间艺术,她是民族文化的根文化,是一切文化的源泉。戏剧舞台艺术是一种综合艺术,她源于深厚的民间文化,在她的基础上传承发展,又得到了升华。  相似文献   

17.
赵娟 《魅力中国》2010,(31):195-195
戏剧界有一句谚语:“戏无情不感人,戏无技不惊人”这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舞台表现。一个优秀的戏曲演员要演好戏,创造出丰满感人的艺术形象,就要紧紧抓住“情、理、技、声”的关系,并能将其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可达到赏心悦目的艺术美、形式美、意境美的和谐统一,使观众所获之美感。  相似文献   

18.
钤贯州 《魅力中国》2014,(12):81-81
虚拟性是戏曲演出形式的特点。它是在基本上没有景物造型的舞台上,运用虚拟动作调动观众的联想,形成包括环境、事件、人物关系等原因素的特定戏曲情境,创造一定的舞台形象的一独特的舞台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19.
桓伟民 《魅力中国》2013,(31):111-111
中国戏曲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是有器乐与歌唱两部分组成的。它的重要表现手段是戏曲音乐,它是一种独立的综合艺术,也是迄今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表现形式。它是中华民族文化中最为普及、最受群众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20.
权一品 《魅力中国》2013,(25):104-10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农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农村民间戏曲艺术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当前,随着城乡一体化的逐步推进。这些土生土长的艺术形式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河南省新农村民间戏曲艺术的发展存在种种问题。本文对于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