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6 毫秒
1.
张薇 《魅力中国》2014,(3):175-175
音乐是美育的重要方面,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中等职业学校的音乐教师,要使我们的音乐课堂更具活力。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教学内容,要引入多媒体教学技术,要做到音乐教学的动静结合。  相似文献   

2.
朱晓蓓 《魅力中国》2012,(32):111-111
中职教育是培养技术型、实用性人才的摇篮,加强中职院校素质教育,是促进高素质人才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最有效的途径.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工作对口性,而且对中职学生的思想品德塑造、艺术审美、身心健康、积极心态的培养、创造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等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如何让音乐教育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怎样上好音乐课,怎样提高音乐教学效果,怎样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是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周莲 《魅力中国》2010,(2):63-64
课堂合唱教学是学校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培养学生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审美力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认真分析教材,寻求更好的训练方法,重视和加强课堂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表现力,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4.
贾焕卿 《魅力中国》2010,(5):119-119
义务教育阶段音乐教学的任务,就是要面向全体.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开发,并从中受益。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课标”的实施,在音乐课上进行器乐教学显得十分重要,将口风琴引入课堂,为音乐教学丰富内容,调节课堂气氛,扩大学生音乐视野,对于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促进学生综合音乐素质的培养,激发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何抓住学生的特点提高口风琴课堂教学效果,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努力研究和实践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5.
杨品 《魅力中国》2010,(35):241-241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艺术教育中的音乐欣赏课对青年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审美素质,发展形象思维,启迪创新精神。音乐和人的生命有着密切的联系,没有音乐就没有完美的人生,没有音乐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解决高等院校音乐课程建设存在的基本问题,要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不同水平,探索出一条符合高等院校音乐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证了音乐审美素质对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音乐欣赏教学是培养大学生音乐审美素质的重要方法,对于大学生完美人格的塑造有着重要的作用.要培养学生热爱音乐就是热爱生活,培养健康的心理状态、积极的生活态度才能让学生在今后人生道路上战胜挫折,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7.
毛永胜 《魅力中国》2014,(5):157-157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学生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实践能力与技术能力综合性强的人才。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日常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住。要想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运用计算机网络的能力.就需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入手,采取相应的策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理论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张传宇  李烨阳 《黑河学刊》2012,(12):154-155
“实习性教学”是中等职业学校极为重要的一门课程,对于学生能否把学到的书本知识与理论技能,较好的转化为满足社会市场需要的实际能力有着关键性的作用。而“就业”是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命线,学生就业率的高低,就业质量的好坏关系着一所中职学校的生存与发展,这也是中职学校对社会的主要贡献与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明江 《魅力中国》2011,(10):282-283
通过分析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针对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现状及存在若干问题,提出了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应该达到的能力要求。对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结构以及计算机专业教师应具备的素质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0.
何大伟 《魅力中国》2014,(14):234-234
德育是我国学校教育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指学生以一定的社会要求,进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它同智育、美育、体育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试图从中等技工学校的现状、在中等技工学校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及在中等技工学校开展德育教育的建议的角度。讨论如何提高中等职业技工学校德育教育。  相似文献   

11.
梁鑫鑫 《魅力中国》2013,(14):213-213
通过对现阶段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分析与梳理,确定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管理定位要以就业为导向,这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理念,也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立足之本。在德育管理中不断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12.
胡志平 《魅力中国》2014,(3):171-171
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音乐作为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在中等职业院校音乐一直被放在副科的位置。作为一名中职院校的音乐教师,要根据中职院校学生的特点组织音乐教学,激发他们的课堂参与性,活跃音乐课堂的教学气氛。  相似文献   

13.
黄云 《西部大开发》2011,(2):131-131
音乐教材是教师对学生实施艺术教育的重要资源,而教材的内容又是教材的依据,是使学生获得音乐审美感受和体验的客观条件。因此,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必须吃透教材的编写思想和意图,学会分析和利用教材,善于发现和挖掘音乐教材中的审美、文化、知识等艺术特点.学会将自己的音乐审美体验、表现能力、学科综合能力以及对音乐文化的理解,积极地融入到音乐教材的分析处理中,形成浓郁的音乐审美动力和审美渴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笔者结合实践经验,就如何挖掘初中音乐教材中音乐艺术的特点提出自己的几点见解。  相似文献   

14.
王锋 《魅力中国》2010,(22):248-248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这是把音乐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必要条件”。这是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的名言。心理学也指出:人的情绪和兴趣,对人的认识活动有很大的影响,情绪高涨、精神愉快,认知效果就好,学习兴趣强烈就积极主动地学,喜欢学和坚持学。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对培养学生的音乐修养、健全审美心理、提高人的整体素质,有着重要作用的。  相似文献   

15.
从文化视角的角度对文化与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关系以及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对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新理念之构建提出思考和建议,旨在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鲁俊峰 《魅力中国》2011,(10):164-164
音乐新课程标准要求,音乐教育应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丰富审美情感,发展审美想象,深化审美理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因此,音乐教师要积极更新教育理念,站在音乐文化的高度上去理解和欣赏音乐,在教学上融入更多的人文色彩,让课堂教学走进社会,走进生活;让学生走近音乐,体验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音乐可以陶,台人的情操,培养人的良好品质。音乐课堂教学的社会化、生活化,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张晓杰 《魅力中国》2014,(10):148-148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音乐欣赏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可以丰富情感,发展想象力,提高感知、理解、表现、鉴赏音乐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周红 《魅力中国》2011,(9):79-79
德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紧紧抓住德育这一根本,造就培养四有人才。音乐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之一,通过各种音乐活动能使学生感受到高尚的审美情趣,通过音乐欣赏能使学生感受到强烈的爱国情怀,感受真、善、美,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不可轻视的作用,这远比空洞的说教效果来得好。  相似文献   

19.
霍小剑 《魅力中国》2013,(28):245-245
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等职业教育也包括一部分高中后职业培训,它是专门培养社会各行业所需技能性人才的教育领域,其特点是在完成初高中基础教育内容的同时。培养出各行业所需的技术能手.也同时进一步为各高等院校输送高素质的专门人才打下基础。陶艺是个特殊的艺术门类,其特殊性在于它的工艺性是作品价值的一部分。并且越采越被更多的人群所接受.陶艺课作为一门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对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艺术创作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佧用。它有着相当丰富的艺术材料。无论蔗釉料、泥料还是缝型、烧成的选择与可塑性,在无比丰富的排列组合中。陶艺能呈现壤纷不凡的艺术效果,创造出其他艺术门类难以比拟的审美体验。从事陶艺陶艺制作,对学生们的动手能力要求非常高,这一点很适合中职学生们操作能力强的特点.因此在中等职业教育中设立陶艺课程。是转变申职学生就业方向。提升学生就业质量较好的形式。  相似文献   

20.
为贯彻落实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充分展示中职学生文明风采,提高中职学生综合素质,促进中职学生全面发展,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第三届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