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控制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流失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事业单位占用的国有资产是我国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全面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仅仅抓好国有企业的国有资产运营监管还不够,还必须切实加强国家事业单位财产监管,促进提高事业单位财产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2.
国有资产监管机制影响着国有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本文在阐述国有资产监管机制对国有企业自主创新作用机理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山东省国有资产监管机制对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作用效果。研究表明,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对国有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促进作用明显;国有经济结构与布局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负责人考核机制的促进作用较小;经营者选聘机制制约了国有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  相似文献   

3.
张永刚 《经济界》2010,(2):28-32
国有企业资产流失问题一度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有资产流失呈快速增长的态势,成为严重制约国有企业经营发展的障碍,也为社会埋下了诸多不稳定因素。因此,防止国有企业资产流失已刻不容缓,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堵住国有资产流失的漏洞,但前提是必须分析清楚国有企业资产流失形成的原因。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特点,从国有资产流失的概念着手,按国资监管体制、市场机制、国企改制、经营管理、国资监管立法、责任追究、税收管理等方面加以分析,探讨国有企业资产流失的原因,并提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相应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4.
国有资产监管目的是促使国有企业资本有效运营,规范国有企业经营秩序,确保国有资产及其权益不受侵犯。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是监管的手段之一。本文分析了国有企业财务报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关注重点,提出了防范国有资产异常变动、加强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前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源自于十六大报告关于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的论述,它的运行已经十年,而且也取得了良好效果。但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也要进行相应的变革。但变革的方向在哪里,路径在何方,我们在此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我国县级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一直处于各县自行探索之中,各地在监管机构设置与监管模式方面有很大的差异。应坚持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循序推进县级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的改革,以有效的制度来保障国资监管体制的有效运作;在此基础上,推进县属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  相似文献   

7.
国有资产监管就是按照公共资源特征与市场资本特性相结合的视角,对国有资产在国有企业经营、投资、筹资等领域的运转活动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在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的前提下,使有限的国有资本增强其控制力,能发挥其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通过建立监管博弈模型对国有资产监管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内部审计应如何发挥作用,建立起有效的国有资产审计监管机制,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和盘活存量资产的效能,已是摆在我们内审人员面前的一个新课题。笔者认为,对国有资产实施内部审计监管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对存量国有资产...  相似文献   

9.
贯彻实施《监管条例》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王常义为进一步切实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在总结多年改革实践经验和借鉴国外成功作法的基础上,国务院于1994年7月24日颁布实施了《国有企业财产监督管理条例》。这是一项保护国有资产的重要行政法规,是落实加强国有企业财...  相似文献   

10.
为了借鉴发达国家企业管理方式,搞好深圳市国有企业的财务监管工作,笔者对法国的国有企业监管模式和国有企业管理制度进行了考察,法国国有企业财务监管模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加强我国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当前国有资产退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国有资拳退出时必须加强内部控制和监管,以保证国有资产能够安全退出。井有力促进改制后国有企业管理水平的改善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在由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加强和改善对企业国有资产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避免出现“内部人控制”问题,是当前所面临并要切实解决的一个大问题。到1996年底,我国国有资产总价值达到65894.6亿元,国有企业约302万家。在政企分开的同时,国有资产的有效监管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此,我们将讨论一下国有资产的监管方式。一、国有资产监管的三种方式经过多年的探索,在实践中产生了三种国有资产监管方式:国有企业监事会,会计委派制和稽查特派员制度。l国有企业监事会。1994…  相似文献   

1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带来新的思想解放,为国企改革进入新阶段指明了方向。今年成立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预示着国有资产经营管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目前国家直接拥有的国有企业有9,000家,国有企业的资产总量达174,000亿,国资委监管的国有企业有196家。面对国有资产管理的新体制,如何在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中防止腐败,将最终决定发展壮大国有经济的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4.
王军丽 《企业活力》2004,(10):20-21
<正>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监管的有效形式,维护所有者权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财务总监委派制作为国有企业进行监管的形式之一,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已成为对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进行有效监管的方法。 一、财务总监委派制是对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 在国有企业进行产权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国有企业产权不够明晰,法人治理  相似文献   

15.
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以来,随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由出资人推动的新阶段。4年来,国资委作为代表政府对企业国有资产履行出资人职责的特设机构,紧紧围绕建立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推进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做了一些开创性的工作。以组建  相似文献   

16.
宋琦 《活力》2011,(8):119-119
国有企业监管,是国有企业改革中的重要内容,是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也是进行产业调整筹措资金的主要渠道。这对于国有资产的安全运行意义非常重大。如何搞好对国有企业的监管,这也是国有企业改革当中遇到的现实的问题,也是改革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事关国企改革的成败。因此,必须要搞好对国有企业的监管。  相似文献   

17.
《国有资产管理》2014,(3):31-35
加强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监管,规范企业负责人履职行为,是提高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内在要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资委在总结近几年监事会加强国企领导人履职行为监管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经研究形成本课题。  相似文献   

18.
一、过去五年的主要工作国有企业监事会工作是国有资产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监事会监督是出资人监督的重要形式。几年来,各级国资委监事会依照《公司法》、《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紧紧围绕国有资产监管中心工作,牢  相似文献   

19.
西方国有企业防止资产流失做法及对中国改革的启示陈华孟冰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如何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机制,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而西方发达国家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一些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20.
2003年国务院成立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第一次在国务院机构设置上实现了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的分开。国有资产监管机构是一个全新的机构,履行的是全新的职能,如何做好国有资产监管工作,这是我国企业界特别是国有企业界十分关注的问题。为此,本刊记者专程采访了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李荣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