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良忍气     
《人力资源》2008,(8):77
《史记留侯世家》记载:秦朝末年,张良在博浪沙谋杀秦始皇没有成功,便逃到下邳隐居。一天,他在镇东石桥上遇到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老人的鞋子掉到了桥下,便叫张良去帮他捡起来。张良很惊讶,心想:你算老几呀?敢让我帮你捡鞋子?但见对方年老体衰,而自己年轻力壮,便克制住怒气,到桥下帮他捡回了鞋子。  相似文献   

2.
哲理的故事 《史记留侯世家》记载:秦朝末年,张良在博浪沙谋杀秦始皇没有成功,便逃到下邳隐居。一天,他在镇东石桥上遇到位白发苍苍、胡须长长、手持拐杖、身穿褐色衣服的老人。老人的鞋子掉到了桥下,便叫张良去帮他捡起来。张良觉得很惊讶,心想:你算老几呀?敢让我帮你捡鞋子?张良甚至想拔出拳头揍对方,但见他年老体衰,而自己却年轻力壮,便克制住自己的怒气,到桥下帮他捡回了鞋子。  相似文献   

3.
《人力资源》2015,(6):92
在一个既脏又乱的候车室里,坐着一个满脸疲惫的老人,身上布满尘土,鞋子沾满污泥。开始检票了,老人往检票口走。忽然,候车室外走来一个胖太太,她提着一只很大的箱子,累得呼呼直喘气。胖太太看到了那个老人,冲他大喊:"喂,老头儿,你帮我提一下箱子,我一会儿给你小费。"老人没有说话,拎过箱子朝检票口走去。他们一上车,火车就开动了。胖太太抹了一把汗,庆幸地说:"还真多亏你,不  相似文献   

4.
《乡镇论坛》2010,(11):38-41
精彩片段 叶玲玲说到伤心处,悲痛欲绝,接着说道:“他的爸爸出事,我尽了一份女儿都很难做到的孝心。有人说我想当好媳妇,为了名誉,其实不是;我就是牢记着咱妈生前的教诲,她说,你公公一天到晚吃苦劳累是为了你们好,你好好待公婆如父母,人家还能亏待了你。看看自己的父亲与人家老人比比,自然知道老人在家里的用处:对外可以掌智,对内可以持家。  相似文献   

5.
19世纪,一位法国青年从乡下来到巴黎想找份工作,但到处碰壁,无奈之下他想起了父亲的嘱托,就去拜访父亲的一位将军老友。寒喧之后,老人问:“年轻人,你有什么特长吗?数学、几何、物理怎么样?”青年不好意思地摇摇头。“学过法律吗?懂会计学吗?……”青年不停地摇头。最后,青年十分窘迫地说:“我没有任何特长。”老人却耐心地说:“你是我老朋友的孩子,我总得帮你找一份差事做呀。你先把住址写下来吧。”  相似文献   

6.
学会欣赏     
《企业家信息》2012,(10):122-122
一个年轻人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碰到一位老人,年轻人问:“这里如何?”老人反问:“你的家乡如何?”年轻人说:“简直糟糕透了。”老人接着说:“那你快走,这里同你的家乡一样糟。”又来了另一个年轻人问同样的问题.老人也同样反问,年轻人回答说:“我的家乡很好,我很想念家乡……”老人便说:  相似文献   

7.
里根的鞋     
化石 《中外管理》2008,(9):59-59
哲理的故事 美国前总统里根小时候曾到一家制鞋店做一双鞋。鞋匠问年幼的里根:“你是想要方头鞋还是圆头鞋?”里根不知道哪种适合自己,一时回答不上来。于是鞋匠叫他回去考虑清楚后再来告诉他。过了几天,这位鞋匠在街上碰见里根,又问起鞋子的事情。里根仍然举棋不定,最后鞋匠对他说:“好吧,我知道该怎么做了。两天后你来取新鞋。”  相似文献   

8.
王瑞红 《人力资源》2006,(4S):78-78
传说有一个穷人,一心想成为一个人见人羡的大富翁,几经努力没有实现心愿,绝望之下找到上帝,要求上帝赐给他财富,让他实现自己的愿望。上帝禁不住他的软磨硬泡,便给了他一袋子品德。那个人见状,失望地朝上帝嚷嚷:我要的是能让我变成富翁的金钱啊!上帝说:没错呀。我给你的是品德。但品德能帮你创造得到金钱的机遇啊!带着些许的疑惑,这个人背着那袋品德回到人间,广泛散布上帝给他的东西,若干年后,他终于成了一个富翁。[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一天,我拉着沉甸甸的一板车稻谷去加工。到了一个山坡下,望着前面那一段长长的上坡路,我不禁望而却步,心想:“靠我一个人绝对拉不上去,肯定得有人帮一把才行。”可附近来往的路人很少,正在为难之际,过来了一个中年人,他看出来我的窘境,对我说:“我来帮你。”说着便利落地卷起袖子,摆开了一副推车的架势。于是,我就咬紧牙,  相似文献   

10.
《企业管理(北京)》2008,(3):100-100
有位商人到一个小岛上旅游,发现岛上居民没有穿鞋子的习惯,他认为这是个商机。于是他在岛上建了个巨大的鞋子雕塑,并在雕塑下面的石板上详细介绍了鞋子的功能、用途、使用方法,这引起了岛上居民的围观。经过近一年的引导,岛上居民都穿上了这个商人制造的鞋子。赚了钱的商人,开办了自己的鞋厂,把没有鞋子的其他小岛定为重点市场,还派出个业务经理进行开拓,临出发前,这个商人告诉业务经理,一定要在岛上建一个鞋子雕塑。  相似文献   

11.
激情主义     
有一幅漫画,画的是一个跋涉在群山之间的旅人正在倾倒他鞋子中的沙石。旁白是:“使你疲倦的往往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子里的一粒沙石。”  相似文献   

12.
阿碧 《企业世界》2006,(3):45-45
从前有一位智者收了很多学生,其中有个学生向他请教:“老师,我有时感到前途茫然,不知道自己的价值,你能讲讲我的价值吗?”老师从他的口袋里拿出一块光溜溜的石头,对他说:“你先帮我做件事情,我再告诉你人生的价值。你把这块石头拿到集市上去卖,但是无论别人出多少钱,你都不能卖。”  相似文献   

13.
某日,已退休的赵大爷准备为正上大学的孙子买一双真皮旅游鞋。来到一家商场的售鞋柜台前,赵大爷看了许久,选中了一双标价125元的白色旅游鞋,然后问服务员是否为真皮。此时服务员正忙着与另一服务员交谈,无暇顾及,要赵大爷自己看标签。赵大爷由于不识字,就再次向服务员询问,但仍一无所获。无奈之下,赵大爷便私下猜测:这鞋这么贵,应该是真皮的。便付钱买了那双标价125元的白色旅游鞋。回家后,孙子一看便说这鞋子不是真皮的。再找几个人看了鞋子,也说不是真皮的。第二天,赵大爷提着鞋子到商场去退货。售货员也承认这鞋不是…  相似文献   

14.
人生如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前有一位智收了很多学生,其中有个学生向他请教:“老师,我有时感到前途茫然,不知道自己的价值,你能讲讲我的价值吗?”老师从他的口袋里拿出一块光溜溜的石头,对他说:“你先帮我做件事情,我再告诉你人生的价值。你把这块石头拿到集市上去卖,但是无论别人出多少钱你都不能卖。”  相似文献   

15.
安德鲁是苏格兰乡下的一个穷苦孩子,在他出生时,父亲穷得连医生都请不起。后来,安德鲁全家移民到了美国。家庭的贫困,使安德鲁的父亲不得不走街串户推销自己织的桌布,安德鲁的母亲则在一家小鞋店里帮人修补鞋子,在这样的家境下,安德鲁只上了四年学就辍学了。  相似文献   

16.
一位旅行家去拜访一位高僧。那天他庸绪不好,满脸的烦躁,进屋后,他很费力地解开纠成一团的鞋带,然后使劲把鞋子往角落一甩,“砰”的一声砸到了门上,屋里的人都吃了一惊。直至见到了高僧,他才一改刚才的恶劣态度,彬彬有礼地向高僧问候。但高僧却对他说:“对不起,我无法平心静气地和你谈话,除非你先向方才那扇门和你的鞋子道歉。”  相似文献   

17.
赵宇 《企业标准化》2005,(12):17-18
鞋子,每个人都穿,当儿时第一次站起身蹒跚学步时,你便拥有了自己有生以来的第一双鞋。当人们摆脱贫困,生活步入小康后,穿鞋已不仅仅是为了保暖,足蹬一双名牌鞋更能体现出的是身份、地位以及品位。那么,如何才能买到一双货真价实的好鞋呢?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不是鞋业专家,还确实难以辨别何为真鞋,何为假鞋。  相似文献   

18.
汉高祖刘邦原是秦时一乡间小吏,无任何凭借,不像项羽等人有显赫的家世。他能够崛起于草莽之间,除了有萧何为他掌管后方,韩信、樊哙、周勃等为其冲锋陷阵之外,更重要的是他有一个能够运筹帏幄之间、决胜千里之外的头号智囊张良。在最困难的时候,刘邦总是问张良:“为之奈何?”张良智计百出,总能给出最睿智最有效的建议。刘邦则对其言听计从...  相似文献   

19.
《福建质量管理》2012,(8):55-55
在意大利威尼斯城的一座小山上,住着一位睿智老人,据说他能回答人们提出的任何问题。当地有两个小孩愚弄这个老人,他们捕捉了一只小鸟,问老人:“这鸟是死还是活?”老人不假思索地说:“孩子,如果我说小鸟是活的,你就会勒紧你的手把它弄死,如果我说小鸟是死的,你就会松开你的手把它放掉。你的手掌握着这只鸟的生死大权。  相似文献   

20.
管理小故事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任校长时,有一次在校园里偶然看到王友同学用小石块砸别人,便当即制止了他,并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室谈话。放学后,王友来到校长室准备挨骂。可一见面,陶行知却掏出一块糖给他说:“这奖给你,因为你按时到这里来,而我却迟到了”。王友犹豫地接过糖,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放到他手里说:“这块糖又是奖给你的,因为我教训你不要砸人时,你马上不砸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