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浙江、四川农民市民化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市民化,是伴随着城镇化发展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农民转变为市民的过程。实现农民市民化,不仅仅是单纯地进行农村劳动力转移,而且要让农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公共服务,并使他们在文化、习俗、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融入城市,成为推动城市经济、文化建设的重要动力。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  相似文献   

2.
推进农民市民化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进城农民真正变为市民.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既涉及到制度、政策的改革与调整,也涉及到观念转变、城市建设等方面。根据我国现实国情,应以多元城镇化发展为依托.以户籍制度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为保障,通过建立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城乡一体化、平等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民市民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农民市民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路径选择。然而在农民的市民化过程中,他们除了受到外在的体制环境的影响以外,还同样地受到自身主体性因素的制约。充分了解和把握这些影响农民市民化的主体性因素,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并努力清除这些主体性障碍因素,有利于推进我国的农民市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目前,农民市民化利益分割中出现了一些社会问题,其根源在于他们的文化素质低、社会分配的差异性以及现行政策的缺陷等.文章针对这些利益分割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使市民化农民与市民在城市中协调发展,共建城市和谐.  相似文献   

5.
目前,农民市民化利益分割中出现了一些社会问题,其根源在于他们的文化素质低、社会分配的差异性以及现行政策的缺陷等。文章针对这些利益分割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使市民化农民与市民在城市中协调发展,共建城市和谐。  相似文献   

6.
夏学文 《商场现代化》2006,(27):356-357
农民市民化是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有利于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和我国经济的发展。在农民市民化进程中,当前农民自身素质、资本、社会制度等是制约农民向市民的转化的主要因素。只有系统分析这些制约因素,才能有针对性采取措施,促进农民市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农民市民化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是一系列角色意识、思想观念、社会权利、行为模式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是农民角色群体向市民角色群体的整体转型过程(市民化)。农民市民化与农业现代化、农村城市化一样,将对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产生积极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李凌 《现代商业》2012,(33):273-274
农民市民化是我国在城市化改革道路中提出的现实问题。多位学者就这一问题从不同角度给予了理论解释,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站在我国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化的角度,从如何解决劳动生产模式差异化出发,对农民市民化问题进行了新的分析和解释。并根据这一新思考对传统农民市民化途径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9.
进城农民生活质量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问题,也是学术界长期关注的热点。提高进城农民的生活满意度,增强进城农民的心理认同感,成为促进城乡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内容。基于北京市近郊和远郊的进城农民调查数据,将市民化划分为户籍身份和心理认同两个维度,运用定序对数模型及工具变量法,分别检验市民化对进城农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于户籍身份,进城农民对城市身份的心理认同对其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更为显著。进城农民与城市居民的交流意愿越强烈,对城市居民身份自我认可程度越高,生活满意度也会随之提高。另外,户籍身份与心理认同对其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存在性别等个人特征差异。基于此,应进一步统筹推进进城农民户籍制度改革与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健全进城农民市民化配套政策体系,加快推动进城农民全面融入城市。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加速时期,安阳市作为河南省重要工业基地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其农民转型问题发展走在河南省各市县的前列,但与其他省市相比,发展进程较为缓慢。在农民转型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主要集中于农村人力资本的积累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完善方面,尽管农民的市民化意识较高,工资性收入比重较高,但伴随惠农政策的实施及金融危机的冲击,使得农村土地的传统保障功能强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其市民化转型。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民市民化进程中的障碍及对策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广泛流动,为农民增收,为我国城市经济和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然而,面对如此巨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如何破解广大农民市民化问题,已成为当前我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课题。通过对我国杖民市民化内涵的认定,农民市民化进程中的障碍分析,探究出破解农民市民化问题的对策,对于解决现阶段我国“三农”问题,拉动“内需”,大幅度地提高捉民生活水平,抵御当前世界金融海啸,保持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农民市民化的背景下,由于城乡社区文化的差异,城市社区文化建设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存在的社会问题,提出了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城镇化的过程就是农民转为市民的过程,城镇化的关键就在于农民工的市民化。农民工关系到"四农一村"(农业、农村、农民、农民工、城中村)、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建设。坚持"以人为本、道法自然"的城镇化就是要从体制机制层面深入解决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农民转为市民的融入问题。本文以贵州省为例,着重探讨我国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是未来城市健康发展、经济统筹协调、社会和谐稳定需遵循的规律。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农村生活方式必将逐渐转变为城市生活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向更高层次的未来生活方式的目标模式演进.通过对城市化不同阶段苏中地区农民消费生活方式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绝大多数农民的消费生活方式至今仍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需求的增长,从而制约了社会的和谐发展,阻碍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同时,这也导致了即使是进入城市的农民,也不能实现向享受现代文明的新型市民的转变.所以,我们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促进农民消费生活方式的演进.  相似文献   

15.
促进农民进城 鼓励市民下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五个统筹”的要求,并将统筹城乡发展放在首要位置,说明城乡统筹是整个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前提,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城乡统筹的工作量最大最难。文章认为在现阶段及今后一段较长的时间内,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农民进城,鼓励市民下乡”,并提出了一系列“促进农民进城,鼓励市民下乡”的政策意见。  相似文献   

16.
许坤红 《现代商业》2007,(17):259-259,258
农民工市民化是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进程,是中国社会结构具有本质性的伟大转变。现代性是农民工市民化不可或缺的品质。在原有社会结构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农民工被生硬地嵌入城市社会,使得农民工在实现现代性和转变为市民的过程中面临困境。全社会应当关注和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民工市民化。  相似文献   

17.
夏学文 《中国市场》2007,(14):36-37
农民转化为市民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在转移过程中必须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距,降低城市进入门槛,进行系列体制创新,才能促使农民顺利转化为市民。  相似文献   

18.
黄妮  税光辉 《商》2014,(4):190-190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的提高,农民工市民化是是现代城市亟须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解决农民工问题,就是要实现农民工由农民向市民的转变,即农民工市民化。找出农民工市民化的条件有利于市民化过程的顺利进行,会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带来良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农民市民化是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顺利与否是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和谐社会成功构建的大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农民市民化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加快推进农民市民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文章在门槛理论基础上分析了农民向城镇转移初期由于城市资源的有限性将导致的门槛必然存在。在推导了农民城镇迁移门槛的形成原理与过程后,以江苏省扬州市为例实证研究了市民化门槛的设置技术,得出了当前市民化经济门槛过高等研究结论,并对农民迁移进城市用门槛设置技术指导当前土地出让市场的指导性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