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位于扬子地台北缘的武当推覆体是南秦岭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经历了漫长的构造演化历程。该区的层固性结构和加里东—晋宁期的伸展滑脱作用造成了武当群构造堆垛岩系的形成,华北板块和扬子板块在印支运动期间的会聚、碰撞造山作用使武当巨型推覆体逐渐形成,至喜山运动时期完全定位。本文分析了这些构造运动所产生的变形效应及构造变形的复合关系,揭示了本区变形环境由低温高压或高应变速率环境向中温低压及低温低压过渡的特征,阐述了武当推覆体的形成、武当群岩系的变形效应与动力作用方式、变形岩石的边界条件、变形岩石的结构构造以及力学性质的关系,把武当群的形成、武当推覆体的演化分为三期五个阶段,其构造变形的主要动力来源为沿大陆边坡的重力滑动和陆-陆碰撞的挤压作用,其应力作用方式为由上述动力所产生的近南北向伸展和近南北向挤压两大地应力场的转化。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太行山中段呈斜列式分布的阜平隆起和赞皇隆起相接区域的构造特征和成因分析,认为它是在大古宙平缓隆起基底上发育起来的变质核杂岩构造,它包括两个变质杂岩核、剥离断层和盖层三个构造部分,其构造性质各异,代表了不同层次岩石的变形特征。由沿下元古界和太古宙岩石间不整合面发生滑脱形成的韧脆性拆高,断层带将下盘韧性变形和上盘的脆性变形隔开,上盘盖层中滑覆—推覆构造系向滑覆—滑覆构造系的演化,反映了本区中、新生代陆内伸展环境下在重力滑脱条件下,由简单剪切向转动的复合剪切作用机制转化,是造成本区变质核杂岩构造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3.
南大寨逆冲断层域的构造岩,完全是脆性变形机制下,在递进变形过程中所形成的一套碎裂岩系,并具有Saltville逆冲断层的碎裂变形发育顺序特点。从断层域中心到两盘,碎裂变形由强变弱,宏观上也有较明显的构造分带。一些碎斑中反映韧性变形的显微构造,主要是前逆冲期剥离断层下盘糜棱岩的残余,不是南大寨断层本身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在与赞皇太古代片麻岩隆起接壤的井陉盆地南缘盖层中广泛发育斜冲推覆断层。这些断层沿地台“双层”结构的构造界面发生滑脱,下部地层由 NW 向SE 沿与滑脱面呈约45°夹角的斜截面向上斜冲推覆,形成‘背驮式’推覆断层。区内斜冲推覆断层以 NNE 向测鱼—香寺沟断层(F_1)和皂门界断层(F_2)为剪切边界组成脆性剪切变形系,当边界断层发生右行斜冲剪切运动时,构造地块内依次产生低序次的 NE 向皂门界—朱会沟断层(F_)及 NE 向洞沟断层(F_4),它们与剪切边界断层的力学性质一致,属于同一构造应力场作用下的同向构造。中新生代,伸展环境下的井陉盆地在阜平、赞皇两变质核杂岩演化的差异上升期间,因受区域 NW—SE 向主动应力作用,盖层沿不整合面滑脱向 SE 运动受阻于赞皇隆起而形成该区叠瓦状斜冲推覆构造。  相似文献   

5.
推覆构造的概念一开始便与造山作用联系在一起。经过一个世纪的研究,认识到推覆构造的本质是在地壳挤压的条件下,造成岩石物质的水平运动而使地壳表面积相对缩小的一种构造形态。中国东部和美国西部在晚侏罗世同时形成了具有相似性的推覆构造。以后的构造发展、演化也具有相似性,如此次构造运动之后引起了大规模的花岗岩及花岗闪长岩的侵入活动,在新生代形成一系列构造盆地,在以后的发展中发育了高角度正断层及伸展构造。这些盆地又都是陆相含油盆地。中国东部和美国西部在中新生代的构造发展上之所以如此相似是因为它们同处于全球走滑带同纬度的对称位置上。由于地球自转速度变更引起地球质量向两极及赤道的移动,这种移动是沿着全球走滑带发生的,同时造成巨型断裂的走滑作用。其结果造成了中国东部及美国西部构造应力场的左右旋扭及缩、伸构造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北京西山南大寨逆冲推覆构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大寨逆冲推覆构造,为推土机式的双重逆冲构造。它的主干逆冲断系及其间断夹块,一起构成背形叠置双冲式;主逆冲岩席及断夹块叠在一起形成推覆体堆,如同一个推土机沿底冲断面向前位移,致使主断面下盘出现由一系列次级逆冲断层域交织而围限的透镜状断片域,类似于推土机前侧的堆积区,称为前积带。南大寨逆冲推覆构造的这种总体结构特征,可以与Boyer和Elliott所提出的理想冲断带模型相对比。  相似文献   

7.
地处阜平、赞皇两个变质核杂岩体之间的南坡庄——井陉地区,不但在广大地区发育伸展构造,而且在东方岭地区发育滑覆构造。笔者通过对各种构造特征的研究,认为阜平、赞皇两个变质核杂岩体相对上隆及相对运动是形成区内这种构造格架的根本原因,发现区内伸展构造和滑覆构造具有内在联系,进而提出了该区伸展变形和滑覆变形的相关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8.
华北地台北缘、内蒙古温都尔庙—白云鄂博加里东褶皱带南侧,广泛分布的中晚元古代地层构造序列分析表明:1、构造变形由塑性向脆性演化,即早划变形以层(片)内同斜或平卧褶皱为特征;主期褶皱及面线组构发育,构造形态属 J.G.Ramsay(1967)分类中接近Ⅱ类的 lc 型和Ⅲ类,晚期变形则以脆—韧性的膝折构造和破劈理型式出现。2、早期和主期构造变形显示强烈的顺层(片)韧性推覆剪切作用性质,是深层次构造变形的产物。3、构造形变特征和演化序列的区域对比结果认为,研究区的岩层应属中上元古界的白云鄂博群,以往资料将其置于奥陶—志留系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9.
渤海盆地早第三纪基底内断裂构造最普遍的是犁式正断层,盆地内由于地壳向深部粘性增大,水平方向粘性剪切应变也相应增大,导致断层在一定深度以水平剪切方式消失。剪切带以下变形方式主要是拉张作用下的粘性伸展,因此盆地内地壳变形符合上部为脆性变形层及其下部为粘性伸展变形层的双层模式。晚第三纪由断陷转为拗陷是由于上地幔的热衰减和岩石圈热收缩,表现是地表热流值衰减,壳内高导层和上地幔高导层向下回落,盆地发生区域性统一沉降。区域构造环境上,盆地的形成演化受中,新生代大洋扳块向亚洲大陆的俯冲作用控制,俯冲于大陆岩石圈之下的洋壳熔融,引起上地幔物质调整形成穹隆体,结果岩石圈引张拉薄,地壳发生断陷。成因类型上,早第三纪时期渤海盆地属于主动型的裂谷盆地。  相似文献   

10.
对华北地台东部北段中生代以来,较为复杂的地质构造平演化构造特征有各种不同的认识。作者以板块构造理论为基础,根据区内不同阶段的地质构造演化特征、深部地质资料、褶皱和断裂构造的发育和分布特征、以及岩浆侵入活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等方面的研究,认为热隆对区内地质构造,特别是对盖层构造均演化和特征起着控制作用。洋中脊是大洋地壳中的高热能区,沿洋中脊形成热隆带,驱动洋壳向陆壳下面俯冲,与陆壳下部物质混合重熔成中酸性岩浆,构成高热能的活动核。这些岩浆又侵入到盖层中,同时,岩浆及围岩中的气体聚集在侵入体的顶部。因此,热隆是由侵入到盖层中的流动熔融体(岩浆)和气体构成。根据热隆构造不同部位的差异,作者提出了热隆构造的概念、模式,并将其划分为四个构造层次:1)隆核构造层;2)近隆构造层,3)中间构造层;4)外隆构造层。同时,总结了外隆构造层的各种断裂构造形式:1)滑落式断裂构造;①单式滑落断裂构造;②滑落式推覆构造;③复式滑落构造;2)逆冲式构造:①逆冲式断裂构造;②逆冲式推覆构造;③褶皱—逆冲推覆构造:3)滑落—逆冲式构造。作者还讨论了区内近东西向的伸展作用、北东向隆起带与断陷带内的构造差异和北东向较大规模推覆构造以及地堑构造与北东向热隆带的关系。作者认为,热隆对区内盖层构造、对某些内生矿田和外生矿田以及对古老片麻岩穹窿的成生分析都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浙北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性;指出了浙北高新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浙北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战略措施,为浙北在长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带中争得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2.
近代上海的开埠带来了国内市场的变化。19世纪60年代后,中国沿海与长江各口岸相继对外开放,沿海沿江贸易航运业快速发展,形成埠际贸易网络。上海转口贸易通过埠际转运网络的各级市场影响中国长江流域和华北、东北、西南、华南地区。在此过程中,上海与近代中国其他重要的通商口岸之间形成了固定的埠际转运网络,上海埠际贸易网络日益呈现出结构化特征。  相似文献   

13.
上海的发展定位是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长三角地区经济的新发展,迫切需要北翼形成一个经济中心城市。南通地处长"2T-A~海口北端,与上海隔江相望,能否建设成为长三角北翼的经济中心城市,不但对南通,而且对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三峡·神农架·武当山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战略构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峡、神农架、武当山旅游业在湖北省旅游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三峡·神农架·武当山区域实现跨区域联合,形成区域一体化旅游发展模式对湖北旅游形象的提升和旅游经济的跨越式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分析三峡·神农架·武当山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现实基础和条件,提出了三峡·神农架·武当山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15.
上海与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上海为龙头,以苏南、浙北为两翼,包括上海、江苏、浙江两省一市15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长江三角洲都市经济圈,正在成为中国经济腾飞的重要引擎.因此,深刻分析作为长三角都市经济圈龙头的上海经济发展态势,正确认识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形势,对于相关省市制定科学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对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外商投资区位变迁及其经济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外商投资是导致近年来中国地区经济增长不平衡和东西差异扩大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外商在华直接投资高度集中在沿海少数地区,尤其是东南沿海的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近年来,外商在华投资的区位选择出现了"北上"的趋势,但"西进"的趋势并不明显.从发展趋势看,外商在华投资的"北上西进"趋势将会逐步加快,应采取措施推动外商投资的这种趋势.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近年来区调新资料分析研究,初步证实了印支运动在燕山西段下花园地区的客观存在。该运动发生在晚三叠世杏石口组形成之前,运动方向是来自南北方向的强烈挤压,致使本区中新元古代─古生代寒武纪地层发生明显褶皱和断裂,并伴有中基性岩脉侵入。该构造运动对后期侏罗纪煤系地层的发育、分布和构造变化起着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长三角一体化与江苏产业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三角洲正在建设世界新型制造业基地,但是由于分属二省一市,地区间协调难度大,导致地区合作进展缓慢。打破地区本位、实现一体化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长三角一体化为江苏产业整合提供了良好环境,江苏应在充分利用上海辐射作用的基础上,凭借自身的竞争优势对现有产业进行整合,提升集聚和辐射能力;在省内产业整合方面,应区别情况分类指导,以发挥苏南、苏中、苏北的各自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