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本文以2011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逻辑回归分析方法对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并购决策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表示,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并购决策呈现正相关的关系.也就是说,在公司并购的过程中,管理者过度自信更容易导致发生公司并购.  相似文献   

2.
中国资本市场已进入全流通时代,股价的变动是否会影响公司的并购行为尚无定论。本文选取2007-2013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并购事件作为研究样本,通过Probit回归模型,验证了市场错误定价假说。研究表明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的条件下,股价错估是驱动上市公司并购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股价被高估的上市公司更有可能发生并购活动,并利用公司层面的短期股价高估主动发起并购。  相似文献   

3.
文章结合我国社会心理文化背景,以我国上市公司年报上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的"归因事件"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对年报业绩存在自我服务归因偏差,其产生的动因主要来自于信息加工处理过程中无意识的认识偏差,而并非有意的合理化动机。这意味着应该从改善认知偏差方面来纠正管理层自我服务归因偏差行为,这为监管层提高上市公司年报中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的信息质量提供了参考建议。此外,文章的研究发现进一步证实了管理层自我服务归因偏差的动因具有显著的东西方心理文化差异,这为跨文化"因果归因"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增添了新的知识。  相似文献   

4.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利益相关者可以根据不同的资本形式分为货币资本利益相关者、社会资本利益相关者和人力资本利益相关者。本文以2012-2018年发生并购事件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并购事件发生前三年和并购后三年的经营业绩水平,评价其并购价值。  相似文献   

5.
针对新股发行过程中频繁出现的超募融资现象,基于权力“寻租”和“法与金融”理论视角探究IPO 超募融资与企业过度投资行为之间的联系,并利用2009-2015 年深市A 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IPO 超募融资越严重,过度投资也越严重。机制分析结果表明:超募资金诱发企业投资过度主要依赖自由现金流和管理层过度自信等路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管理层权力加剧了超募资金对过度投资的正向影响;优化法制环境能弱化超募资金对过度投资的 正向影响,也削弱了管理层权力对过度投资的正向影响。文章结论深化了权力“寻租”行为的理论认知,为合理评估投资者法律保护机制等政策所引发的微观治理效果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以2009—2013年沪、深股市发生并购事件的103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KMV模型对不同生命周期、不同并购类型的上市公司并购事件发生前和并购事件发生后的信用风险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不同并购类型的上市公司并购前后的信用风险变化情况呈现生命周期差异。处于成长期的公司,实施相关并购会降低信用风险,实施多元化并购会增加信用风险;处于成熟期的公司,则相反。同时,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发现研究结论不变,进一步验证了结论的可靠性。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研究并购类型对上市公司信用风险的影响,补充和拓展了现有上市公司并购风险方面的研究文献,同时也对企业并购决策和公司治理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公司并购动机理论,揭示了我国控股股东行为的深层次原因,指出了市场制度缺陷较大和法律对投资者保护较弱,获取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单位成本越低,控制权私人收益发生率越高,结果导致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并购行为被扭曲,低效率的并购频繁发生。提出规范和制衡控股股东行为  相似文献   

8.
贺亮 《中国经贸》2012,(4):50-52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开始走出国门,通过跨国并购来实现自己的全球发展战略。但是,有并购就有反并购,中国公司收购外国企业的过程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外国(或境外)法律均针对并购其本国企业设置了反并购措施。外国(或境外)法律关于企业反并购措施规定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充分保护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利益,禁止公司管理层出于自利动机而进  相似文献   

9.
西方学者的研究表明,实施上市公司管理层的收购,公众股东将会获得超额收益。本文选取已发生管理层收购的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发现,实施管理层收购尽管股价发生很大波动,但总体上没有给上市公司的流通股东带来显著的超额收益,本文就此结果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盈余管理的动机及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权 《特区经济》2007,226(11):273-274
盈余管理的动机可以归纳为契约动机、资本市场动机和政治成本动机三类。出于不同的动机,上市公司会使用不同的盈余管理手段,但是过度的盈余管理不但严重扭曲上市公司的信息,误导投资者,而且使上市公司的利益受到损害。因此,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应进行有效监管,例如完善现有会计准则,健全公司治理结构等。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利用2007-2010年我国深市A股上市公司中管理者持股的公司为样本,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实证检验管理者薪酬对其过度自信的影响,结果发现:管理者薪酬对其过度自信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与非国有上市相比,提高国有上市公司管理者的薪酬更容易导致其过度自信.当公司所在地市场化进程不同时,市场化程度越高,管理者薪酬越高越容易导致其进度自信.  相似文献   

12.
论外资并购与中国本土私募股权投资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小乐 《特区经济》2008,(3):104-105
近年来发生在我国的外商并购投资中,外资私募股权基金的并购活动日趋活跃。其在目的、方式、发展预期以及参与管理的程度等四个方面不同于一般跨国公司的产业并购,对我国经济产生了品牌消灭、行业控制、短期效益以及内资企业外资化等消极影响。克服这些消极影响的措施之一,就是大力发展中国本土的私募股权投资行业。  相似文献   

13.
完全用西方的代理理论去解释转轨经济中中国上市公司的并购行为及绩效是缺乏说服力的。基于此,本文选择2007年-2010年我国上市公司的资产收购、股权收购等扩张性并购事件为样本,从国有产权及政府控制类别这一视角来考察政府干预对并购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因存在不同程度的政府干预而导致并购绩效较差,这一点在地方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表现尤为明显;进一步研究还发现,金字塔层级能够缓解地方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因政府干预对并购绩效产生的负面影响,但是在中央政府控制与非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里没有发现类似的证据。  相似文献   

14.
利用A股上市公司2001—2010年的数据研究发现,商业信用能提高高管薪酬,但是不能提高公司价值。商业信用和高管薪酬在对公司价值起负作用时存在替代关系,这种替代关系在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并无明显差异。研究表明:当高管薪酬主要还是以业绩为基础,高管就有足够的动机利用商业信用制造"不真实的增长",从而达到获得高额报酬的目的,但是高管这一行为损害了股东的利益;商业信用和高管薪酬在降低公司价值的作用中存在替代关系,上市公司要在商业信用制度性安排和高管薪酬激励机制之间权衡。  相似文献   

15.
何玲雁 《科技和产业》2023,23(12):136-141
国有企业员工薪酬体系优化与员工激励机制建设一直是国企改革的重点。为此,对高管薪酬制度现状以及国有企业高管薪酬政策等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分析,梳理影响国有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因素,建立面板数据分析模型,选取2010—2020年中国国有上市公司样本,探究不同类型的国有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经营业绩、薪酬政策的关系。研究发现,高管薪酬政策与经营业绩对两种类型的国有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基于研究结论,从政府薪酬管制、公司治理、增强高管薪酬的业绩敏感性、改进薪酬激励的方式等角度,分别对两类国有上市公司提出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选取2010年度沪深两市去除金融企业,pt,st企业以及未公布财务报告的1645家上市公司为样本。按照样本公司高管持股比例的不同,将样本分为了两组。分别对两个样本进行线性与非线性的回归,并设置了股权集中度,公司规模等控制变量,用来检验货币型报酬与高管持股与上市公司业绩的相关性。发现相对于货币性报酬,高管持股比例在一定范围内,与上市公司业绩呈正相关,且相关程度超过货币性报酬,但超过一定的范围,则与上市公司业绩呈负相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邓希婷  余忠 《科技和产业》2022,22(10):139-143
农业上市公司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参与者,其中,知识资本是农业上市公司提升绩效的重要手段。通过选取2016—2019年56家农业上证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进行回归,分析农业上市公司中知识资本对绩效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支持了员工的本科率指标与农业上市公司绩效正相关的假设,认为员工的学历在一定程度上对农业上市企业有益处;同时,农业上市公司前一年的研发投入能为下一年公司带来经济效益,提升企业的绩效,但研发费用占比过高会负向影响农业上市公司的绩效水平;而员工培训费用的增加则会积极促进公司绩效的提高。因此,农业公司应重视知识资本的作用,在管理方面合理引入知识资本提升公司绩效。  相似文献   

18.
选取深沪A股上市公司2006-2010年数据为样本,对董事会勤勉及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过度投资的关系进行理论与实证研究,分析了董事会勤勉对企业由于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导致的过度投资的治理效应。结论表明:董事会勤勉与企业当年过度投资水平不存在显著相关性;董事会勤勉度的提高也不能改善企业下一年过度投资状况;管理者过度自信会引发企业过度投资;董事会勤勉对企业由于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导致的过度投资没有显著治理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盈余管理是公司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公司上市后的股权再融资(Secondary Equity Offering,SEO)中通常会存在盈余管理。本文通过横截面估计方法,对2006年至2008年间有股权再融资的公司进行操控性利润的分离估计和检验,验证其是否存在盈余管理现象,并通过上市公司的盈利数据及累计超常收益率的回归检验,揭示市场对股权再融资和非股权再融资两类公司公布的财务状况的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