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4 毫秒
1.
耿姗姗 《魅力中国》2010,(23):80-80
在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的历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这些人学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在新的时期,要以实际问题为中心,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中国化进程,构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当代形态。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理论界开始逐步关注与研究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尤其是十七大的召开,提出“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对于马克思主义人学方面的思想加以研究就更加迫切和深入了。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为依托来阐释马克思的人学思想中对人的类本质的界定,以及对人全面发展的阐释,进而说明在现代社会,对于人才得培养以及人力资源的开发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人学研究在我国逐渐形成热潮,学术界就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学的指导作用、人学与哲学的关系以及人学同哲学的内在联系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取得了不少成果。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人学研究范式也必将发生相应转变。要把握时代精神,吸取中西文化精华,在理论和学科建设及核心理念上开拓创新,树立起当代中国人学的旗帜。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双创"新时代背景下,运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指导高校创业教育是保证其实效性的必由之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高校创业教育存在必然逻辑联系,前者是后者的指导理论,后者是前者的内涵实践,两者的逻辑起点都是基于"现实的人"并且终极目标都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高校应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从人的主观能动性、社会属性和发展性等基本思想来指导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技能。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灵魂是科学发展观,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其意蕴不但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刻反映,更是对时代精神的集中反映: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充满着理论创新的睿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新的理论形态,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文章从如下三个方面探讨了科学发展观的人学价值: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弘扬了马克思主义人学关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彰显了把"现实的人"作为出发点的马克思主义人学理念。  相似文献   

6.
石长起 《黑河学刊》2014,(1):138-139,141
在当前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思想政治课程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高校思政课程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是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要方式,对于当前高校思政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在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改革教学的途径,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孙志祥 《黑河学刊》2008,(6):138-139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提出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未来社会是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西方发达国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为解决现有的大量社会问题也提出了社会和谐的执政理念,为未来社会准备了“入口”。我们党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和人学理论的丰富与完善,是对国家治理模式和对人的价值实现的一种创新。  相似文献   

8.
年勇 《乡镇经济》2011,(6):51-54,93
行政人的伦理道德问题是行政伦理学所要探寻的主要问题,而"现实的人"及其存在方式是理解行政伦理学的前提。马克思主义人学是关于人的科学理论,它从人的存在、人的本质、人的地位、人的价值以及人的发展等多个角度为理解行政领域中的人提供了新的路数。以人学为向度的行政伦理学研究有助于理解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9.
旺堆 《魅力中国》2010,(27):120-121
中学阶段不仅是青少年积累知识、增长智力和增强体力的重要阶段,也是思想道德培养的关键时期。处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的社会环境中的中学生,其思想道德的形成受到多方面复杂因素的影响,面临着多种困扰和考验,那么,如何提高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作为一名中学一线教师更有义务和责任观察研究自己每天面对的一个个鲜活生命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变化、提高和教育问题。下面根据我的教育实践对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问题提出一些见解,以供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司岩 《重庆与世界》2011,(13):61-63,91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与中国改革、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对于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也同样具有指导意义。从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指导方针、教育本质、培养过程和落实途径4个方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与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具有特殊的社会实践性,它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教师和学生都是教育过程的主体;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应体现以学生为本;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学生的头脑;无论是教师教育的过程还是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都表现出富于情感的社会实践性。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的人学思想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发展观不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原则和方法,而且从社会实践出发,对当代中国“人的发展”问题进行了理性的思考与回答,指明了当代中国“人的发展”的现实途径,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王韵青 《魅力中国》2013,(29):221-221
目前大多数在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整体良好,但也有少数学生存在消极被动、叛逆散漫等思想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社会经济发展不稳定、传统教育弊端等等。笔者认为广大教师应从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转变思想教育观念,教师引导和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推行实践活动。努力优化校园文化环境,树立榜样等方面正确处理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问题,切实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论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分析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及成因。第二部分提出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最后一部分总结。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内地西藏班为例,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对内地西藏班教育教学管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思想政治课程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高校思政课程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是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要方式,对于当前高校思政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在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改革教学的途径,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我国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紧扣时代脉搏,得到进一步发展,呈现出一些基本特征,即在指导思想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导性,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在思想道德教育目标上坚持层次性要求,思想道德教育方式趋向多元化,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中心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体系等。  相似文献   

17.
陈晖阳 《理论观察》2013,(2):105-106
研究马克思主义“人学”及其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旨在揭示这一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建立具有基础性作用,通过改革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评估、教育保障等四个方面,建立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比较完善的体系。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在其本质上是类本质、社会本质和个体本质三者的统一,人的发展要经历人的依赖性、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自由个性三个阶段。这些观点构成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在我国当代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引发人们对人性问题的思考。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能够引导我们正确认识人的本质,理解人性,从而找到解决当前社会中出现的一些矛盾的方法,帮助我们建立一个和谐发展的社会。  相似文献   

19.
《资本论》第一卷的人学思想,探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人的本质、价值和发展的规律.《资本论》中的人学思想,不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宝库,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密切联系实际,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根基.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某种人学观为依据。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是一种具体生成性存在。在现实社会,尤其是进入当代以后,这种具体生成性存在日益表现出复杂性、变异性,面对人的生成方式及生存理念的转变,政治学理论架构中的人学研究应予以更多的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方法手段也必须相应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