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以"人人贷"为特征的校园网贷得到了迅速发展。通过对中国药科大学在校学生校园网贷行为的现状分析,发现校园网贷平台存在着风险控制能力差、虚假宣传、引导学生不良的消费习惯和心理等问题,应通过加强网贷平台风险管控、培养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加强行业监管等措施来进一步规范和改进。  相似文献   

2.
在"互联网+"的国家发展战略背景下,民间借贷行业依托互联网推出的"校园贷"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与此同时,大学生深陷"校园贷"危机的事件也屡见报端。根据其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现行主流校园贷平台的信息分析与南京地区高校大学生使用校园网贷概况两方面,来探究"校园贷"存在的合理性和风险性,为有关部门规范校园贷行为,维护校园安全稳定提供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最近几年,受政府大力推动"互联网+"的影响,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网络借贷业务也迅速兴起,一些互联网金融公司以在校大学生为目标客户,开展了校园网贷业务。校园网贷业务在帮助大学生应对消费、培训、创业资金困难的同时,也造成了种种不良后果。深入分析了大学生参与校园借贷的原因,大学生参与校园网贷的风险,并提出了进一步监管校园贷,防范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经济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校园贷在大学生群体中慢慢发展,以"蚂蚁花呗"为代表的借贷平台出现后,在大学生群体中很受欢迎并迅速发展。本文以"蚂蚁花呗"为例,简要分析大学生参与校园贷的现状,就蚂蚁花呗的特点提出在使用这类借贷平台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金融业的发展,贷款方式日益多样化。"校园贷款"虽满足了大学生经济需求,但大学生在风险防范方面疏忽大意,易陷入校园贷旋涡。文章选取阜阳师范学院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大学生校园贷现状,从政府、信贷平台、学校、大学生自身等方面分析校园贷的问题及危害,并给出相应的建议,为网络借贷平台存在的诸多问题及完善提供对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校园网络贷款平台为大学生的消费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的问题,本文从社会稳定视角出发,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针对"校园贷"问题对内蒙古自治区的在校大学生展开调查,指出"校园贷"有需求市场、校园网络贷款机构经营不规范、不良借贷平台"挖坑"逾期后"暴力催款"、校园网络贷款机构间未形成信息共享机制等问题,从而提出国家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校园贷"的监管、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和管理、学生家长应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理财习惯和学生应自身抵制,提高个人风险防范意识等对策。  相似文献   

7.
在"互联网+"风潮的推动下,"互联网+"金融得到快速发展,P2P类校园贷金融凭借其方便、快捷、门槛低等特点快速占据校园市场,但同时校园贷的发展也带来一些安全隐患。我们依托九江各大高校样本,通过调查当前校园网络借贷的发展现状、发展特点,分析大学生进行网贷行为的原因,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得出大学生网贷行为发生与P2P网贷平台诱惑力度、学生月收入状况、消费习惯、创业资金需求、羊群效应等有密切联系,并对此提出一些建议,以促进大学生网贷风险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随着消费主义思潮的崛起和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作为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产物"校园贷"产生,并在大学网络信贷市场得到迅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负面影响也不断见诸报端,甚至发生了一些大学生无力还款而自杀的惨痛悲剧。如何正确认识"校园贷",防止类似负面事情的再次发生,已经成为高校以及高校大学生需要面对的一项重要内容。据此,分析了校园贷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商》2016,(8)
<正>一、引言P2P网络借贷指通过互联网平台个人直接借贷给个人的互联网金融新模式。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民间借贷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P2P网络借贷是未来金融服务发展的新趋势。截止2015年6月底,中国P2P网贷行业的成交量累计超过了6835亿元。2015年上半年网贷行业成交量以月均10.08%的速度增加,上半年成交量累计已达3006.19亿元。虽然我国P2P网络借贷行业发展迅猛,P2P借贷平台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校园贷"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在弥补大学生资金短缺的同时,引发的负面消息层出不穷,逐渐引起了社会、学校、家庭以及政府有关部门的多方关注,各种评论褒贬不一,日益成为社会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调查山东省泰安市部分高校"校园贷"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可能引发的社会危害,从家庭教育、学校引导和社会监管三个角度探讨应对策略,有效规范目前"校园贷"不良的发展现象,预防借贷危机产生,有效保护大学生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各类贷款机构发现了学生信用消费领域的商机,校园贷应运而生。在不良事件频发后又遭遇强监管,校园贷平台前途未卜。认为学生信息消费领域供需不平衡是引发不良校园贷的主要原因,指出构建校园贷征信系统是解决不良校园贷的可行措施。主要贡献有:通过问卷调查获取学生信用消费供需的一手数据,为类似研究提供参考;系统梳理国内校园贷平台模式,指明做好征信、加强风控是平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构建了校园贷征信概念模型,为后续研究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2.
随着网络的普及度呈现爆发式增长的态势,当下已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流量时代","互联网+"理念的出现更是网络创新迈向新高度的产物。校园信贷本质上属于互联网金融,是以互联网为载体,以在校大学生为潜在优质的贷款对象的贷款平台,其主要的特点是门槛低,放款快,但也隐藏了风险。近来校园网贷滋生的暴力催款、裸贷、盗取信息及欺诈等恶劣事件将校园贷推至社会焦点,校园贷变质"校园高利贷"。通过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以A校大学生为例,分析校园贷款的现状,研究校园信用贷款所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缘由,给出相关可行性建议,致力于净化互联网+时代的校园贷款生态环境,规范大学生消费和信用理念,维护社会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相似文献   

13.
"网贷"即网络借贷,包括个体网络借贷(即P2P网络借贷)和网络小额贷款。网贷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借贷,这种新型的贷款形式于传统的金融贷款不同,网贷极大地增加了资金流动的效率,因此也吸引了大批投资者和借款者的进入,我国的各种网络借贷平台也由此迅速增长。但网贷在增加了借贷便利性的同时也带来了融资风险,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负面事件纷纷出现在网贷平台上,一时间"网贷"、"""、"等新型名词成为了诈骗的代名词。但网络借贷作为一种新型借贷手段也有其独特优势,因此,分析网贷平台中存在的风险,并制定合理的规避措施,使网贷平台更好的发挥其作用,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互联网+"的国家发展战略背景下,校园贷作为互联网金融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蓬勃发展。由于校园贷受众的特殊性,加之近期又出现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校园贷一时成为人们舆论的中心。随着各种政策相继出台,校园贷的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关键阶段。文章通过网络调查全国各地在校大学生在P2P平台校园贷的现状,分析校园贷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最后提出加强大学生财商、提供多途径勤工助学、提高商业银行渗透率三点完善校园贷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校园贷"是互联网时代出现的一种新兴事物,既能够满足大学生对金融的需求,又能够促进互联网金融事业的高速发展,但是在"校园贷"的大背景下,出现了危害大学生的"高利贷""裸贷"等问题,这些问题极大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的良性发展,因此,要切实解决大学生"校园贷"的乱象,高校就要从纠正学生消费观念、增强大学生的金融管理知识、提高大学生金融素养等方面入手,加强大学生金融风险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提高社会消费能力。大学生作为一个具有较高消费潜力的群体,资金短缺对其消费能力有极大影响,为了满足大学生群体消费,互联网金融平台分期购物、现金贷款等校园贷服务应运而生。探讨了互联网经济时态下"校园贷"的现状及发展,对其引发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并为大学生理性使用校园贷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各种借款平台正处于如火如荼的发展状态,其中校园网贷平台更是风起云涌,但它却由于"裸贷""裸条"等事件一直备受社会各界的诟病。文章针对校园网贷存在的风险及问题本源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结合现存风险给出了合理的预防机制。  相似文献   

18.
最近几年,随着基于P2P的网络借贷平台大量的涌现,"校园贷"这个词也越来越被我们熟知[1]。大学生校园贷也屡见不鲜。因"校园贷"引发的诸多恶性案件也吸引起了各界人士的注意。其原因在于国家监管漏洞、社会教育宣传不全面以及部分学生的拜金主义,今天"校园贷"给学生和社会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合法网络信贷,构建高校学生正确的消费观成为当前严刻不容缓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从2016年河南某高校大学生欠贷自杀及"借贷宝10G裸条"等恶性事件发生之后,学术界开始研究"校园贷"的前因后果,这些研究主要聚焦于校园贷发展历程、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等方面,现有研究成果中目前还没有学者从不同层次高校学生的角度进行研究,因此,未来我们会基于不同层次高校的调研,对不同类型校园贷业务现状进行描述,分析其存在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对策,为提高大学生信用认知及加强政府对金融机构校园贷业务的监管提供启发。  相似文献   

20.
大学校园网贷成为当今社会讨论的热点。大学生频频陷入校园借贷的陷阱,"高利贷"、"裸贷"等乱象的涌现,反映出当代部分大学生理性消费观欠缺。这一问题的出现,既有家庭、学校、政府及社会等方面的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引导和培育大学生理性消费观显得尤为重要。远离校园贷陷阱、培育理性消费观,需要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升,家庭教育的熏陶,学校教育的完善,政府监管力度的加强以及社会正确舆论氛围的营造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