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操纵价格型通货膨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操纵价格型通货膨胀□纪显举对于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和结构性通货膨胀,经济理论界已进行了较多探讨,但对于操纵价格型通货膨胀尚未探讨过,这不能不说是理论上的缺憾,本文拟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以弥补这一缺憾,并希冀对实际经济工作有大的助益...  相似文献   

2.
【摩根士丹利12月4日】国内外走势分化,中国经济可能出现四种情形中国经济虽出现了一些不确定的减速迹象,但总体上仍保持着快速增长,通胀率仍然居高不下。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已经把防止经济过热和防止通货膨胀作为2008年的关键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3.
【日本《富土产经商报》8月25日】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地位的北京奥运会于24日降下帷幕。但奥运会后,中国经济前景却出现了不明朗局面。在奥运会期间,股市大幅度下跌,且由于世界经济减速,中国的出口也放慢了增长速度,一些变数已经显现。另外,中国还存在通货膨胀压力与贫富差距等结构性问题。  相似文献   

4.
【日本《东洋经济》7月11日】人们对于美国经济复苏的担忧正在发生很大变化。仅3个月前人们还担心整个债券市场像以前日本那样会发生通货紧缩,但如今反而出现了关于通货膨胀的担忧。3个月前人们谈论的是与上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相通之处,如今则开始听到此类的评论:  相似文献   

5.
杨素芳 《中国经贸》2010,(2):158-160
二战后的日本,社会和经济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的破坏,并陷入严重的通货膨胀和粮食危机中,经济社会秩序空前混。当时企业基本停产,工业设备闲置,失业严重,粮食奇缺,交通瘫痪,农业荒废,物价飞涨,可谓是如履薄冰,举步维艰。就是在这样的战争废墟上,日本用了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日本奇迹”,很快又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本文从当时的日本所处的世界经济环境和日本政府为经济复兴所做经济战略等方面出发分析其原因,对我国的经济崛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美国《华尔街日报》10月1日】几年来,中国和其他地区的经济决策者一直有这样一种强烈的担忧,那就是中国草率地致力于通过投资和出口推动经济增长,这不仅加剧了通货膨胀,还污染了环境、惹恼了贸易伙伴。但最近几个季度,情况出现了新的变化。部分原因是随着美国和欧洲的经济表现低迷,中国自己也开始出现经济增长放缓的局面。  相似文献   

7.
<正> 日本在1956~1973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之所以没有带来严重的通货膨胀,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反通货膨胀政策所造成的良好经济环境。然而在我国每逢经济高速增长,就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而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又不得不降低经济增长速度,这其中总是把调控的着力点放在速度上,从而造成经济的大起大落。鉴于此,本文想通过对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反通货膨胀政策加以分析,以期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通货膨胀是指由于流通中纸币数量超过需要所引起的货币购买力下降和物价普遍上涨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近年我国消费价格指数(CPI)呈现趋势性增长,并由结构性通货膨胀向全面性通货膨胀演变。中央把全年CPI控制在4,8%作为2008全年的工作目标,但到2008年7月份,我国CPI已经达到5.6%,通货膨胀形势非常严峻,通货膨胀现象不仅危及宏观经济层面,影响了人民群众正常的物资生活,而且对企业的财务报表影响也很大。带来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9.
【日本《富士产经商报》7月28日】对中国经济可能出现下滑的担忧愈发强烈,有预测认为北京奥运会后这一问题将更加严重。30年来一直从事中国经济分析的日本贸易振兴机构海外调查部长蔽内正树指出,出口依存度高的中国极易受到世界经济的影响。政府为抑制通货膨胀实施的价格管理也开始产生不良影响,奥运会后中国经济将进入警戒水域。  相似文献   

10.
《西部论丛》2008,(5):57-58
今年以来,在整体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基本面总体良好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市场物价涨幅明显攀高,二是经济增速有所回落。在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放缓已成为全球面临的突出问题的新形势下,下阶段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如何选择,是以抑制通货膨胀为主,还是以防止经济增长可能出现的明显滑落为主,抑或两者兼顾?对此,我们作了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11.
今年以来,在整体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基本面总体良好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市场物价涨幅明显攀高,二是经济增速有所回落。在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放缓已成为全球面临的突出问题的新形势下,下阶段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如何选择,是以抑制通货膨胀为主,还是以防止经济增长可能出现的明显滑落为主,抑或两者兼顾?对此,我们作了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12.
难以摆脱的长期低迷--日本经济现状论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泡沫经济破灭以来,日本经济不但没能走出困境,种种迹象表明,其本身还陷入了一种螺旋式的紧缩状态.明显的表现为综合竞争力的下滑、结构调整的滞后和不良债权问题的日益严重。围绕这种状况还出现了所谓的不良债权处理优先论、通货膨胀论和竞争力提高论等论调。  相似文献   

13.
[日本《富士产经商报》3月11日]连续5年呈现两位数增长的中国经济,在光荣的“奥运年?’迎来了巨大的拐点。中国最大的出口目的地美国,经济遇冷,中国国内的通货膨胀、经济差距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又日益严重。  相似文献   

14.
日本经济的大变革—从模仿型经济到创新型经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陷入困境,连续4年经济实际增长率低于1%,1996年,日本经济出现了复苏的势头,但是,1997年第二季度又出现大幅度滑坡,经合组织12月1日的报告预测,1997年日本经济实际增长率仅为0.8%。  相似文献   

15.
陆国梁 《上海改革》1995,(6):20-21,27
今年是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史上关键一年。为了保证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为目标的各项改革顺利进行,确保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中央政府针对去年以来宏观经济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提出了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新任务,主要是以加快企业改革.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为重点,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各项改革;以抑制通货膨胀为重点,  相似文献   

16.
2007年经济增长率和物价上涨率均创本轮经济周期以来的新高,特别最近半年来以CPI衡量的通货膨胀率明显上升,正因为如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两防”目标,即防止经济出现全面过热及防止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当前物价上涨是结构的,并不意味着了已出现全面的通货膨胀。结构性物价大幅上涨对中低收入家庭的影响特别巨大,因此它变成了十分紧迫的民生问题。治理结构性物价过快增长,不能仅靠传统的升息等抑制总需求的办法,而要多管齐下。  相似文献   

17.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教授保罗·克鲁格曼于1998年5月初在其国际互联网址上发表了题为“日本的陷阱”的文章,文中他提出日本脱离陷阱的办法就是中央银行要大幅度增加货币的投放量,甚至出现通货膨胀也在所不借。克鲁格曼开给日本的是一剂猛药,但确实是目前治理...  相似文献   

18.
输入型通货膨胀是指在开放经济中,由于一国经济与国际市场密切相关,当国际市场上存在通货膨胀,价格上涨的现象时,这种价格上涨就会通过该国与国际市场的传导途径传播到国内从而引起国内价格持续上涨的现象。去年以来,中国国内物价持续上涨固然有国内经济增长较快带动需求强劲以及供需结构不合理等内部因素推动,但国际能源、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高涨以及外汇储备急剧增加导致广义货币流动过剩,则是推动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这也使得我国此次通货膨胀呈现明显的输入型通胀特征。  相似文献   

19.
“日本滥发货币无助于日本经济问题的解决、”如果把目光放在日本本身,我们一定会得出这样的答案、但如果我们把视野扩大到全球,我们得到的可能是截然不同的答案,  相似文献   

20.
日本老年经济红红火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是发达国家中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之一。日本商人正在抓住这样的商机,把老年经济做得红红火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