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黄土高原立体旱作循环农业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在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黄土高原名优杏、草、药旱作模式示范实验区"的示范基础上,通过对旱作循环农业模式的调研、总结,从旱作立体种植和清洁生产的角度,探讨黄土高原冷凉地区旱作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提出了适宜同类地区的旱作立体农业模式、清洁生产模式以及相应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2.
王朝良和芮建华两同志在《中国农村经济》1990年第4期发表的《黄土高原旱作区农业发展战略的抉择》一文(以下简称《抉择》)我有不同看法,现提出来与王、芮两同志商榷。 一、要把种草、种树大方向和工程设计的失误区别开来 1.《抉择》讲的是“生态与经济的关系”。作者认为“草畜转化慢,养殖业没跟上”,据我所知这是客观存在。但这不是群众的过失,而是工程设计者的失误。他们受专业的局  相似文献   

3.
甘肃省常年干旱少雨,自然灾害频繁,农业基础薄弱,70%的降雨量集中在7、8、9三个月。山旱地绝大部分分布在黄土高原沟壑区,往年小麦平均亩产只有一二百斤,一遇旱灾往往是“种了一坡,收了一车”,碰到自然灾害严重年份甚至颗粒无收。为了摆脱“小旱小灾、大旱大灾、年年抗旱、年年受灾”的被动局面,甘肃省积极创新和推广旱作农业新技术,着力创新变被动抗旱为主动抗旱、变单一技术为综合技术、变传统技术为现代技术的科学抗旱体系,形成了以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为主的一整套旱作农业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4.
5.
本文结合辽宁省西北地区自然经济特点和长时期抗旱避灾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重点围绕该地区干旱少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借鉴过去旱作节水的工作经验,从科学合理利用耕地资源角度出发,在对阜新、朝阳两市调研的基础上,对旱作节水农业发展模式进行了大胆的探讨。其重要意义在于,采取怎样的措施从根本上解决长期抗旱避灾、恢复生态、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阜新地区干旱频发、春季风沙大、生态环境脆弱、农业产业发展滞后,近年来,阜新地区深度挖掘旱作文化精髓,建立旱作与节水农业特色示范区,积极发展应用以集雨-蓄水-保墒-补灌为核心的旱作与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完善配套机具与产品,集成创建现代旱作与节水农业模式,有效增加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旱作农业生产能力,实现旱作农业生产加工提质增效,推进阜新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一、发展旱作农业的重要意义 所谓旱作农业,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雨养农业,一般是指年降水250—500毫米,没有水利灌溉条件的农业。在内蒙古自治区确立旱作农业的地位,是基于反映地区实际的三个特点:一是我区地处贫水区,人均水资源仅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3,很多地区无灌溉条件,有的即或能搞一些水利工程,但投入大、产出低、比较效益差。二是旱作面积大。全区总耕地面积的75%是旱作农田,其中又有近90%的面积是丘陵山地。旱作区的农业人口约占全区农业总人口的53%,粮食产量约占60%,旱作区粮食的丰歉左右着全区的粮食形势。三是旱作农业区又多属山、老、边、穷的集中地带。这些地区既属水资源贫乏区,又属地方财力困难和群  相似文献   

8.
旱作农业     
旱作农业指无灌溉条件的半干旱和半湿润偏旱地区,主要依靠天然降水从事农业生产的一种雨养农业。在相当长一段时期里,我们的农业研究重点在水浇地,而相对忽视对旱地农业增产技术的改进。这是因为灌溉的增产效果比较明显。但是,随着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灌溉面积的继续扩大已经接近极限,现在,我们必须十分重视旱地增产技术的改进。各地的生产实践表明,我国北方旱作农业有巨大增产潜力,其改进技术措施主要有以下九种土地规划、径流农业(或集水区系统)、选择布局、水土保持、间混套种、调节播期、覆盖农作、旱地施肥、抗旱保墒。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循环农业模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业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兴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农业是实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该文对安徽省现已形成的循环农业模式归纳为农业种养结合、立体复合型发展、农业副产物再利用、农村庭院型发展、休闲观光型发展5种模式。根据自然资源禀赋和发展现状,将安徽省划分为5个循环农业区,并提出相应的发展模式。同时,提出发展安徽省循环农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中国持续农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和目标,分析了黄土原高水土流失等自然和经济发展特征,指出了黄土原高持续农业的原则,基本思路,八个模荛主要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11.
瓦房店市地处辽东半岛中南部,气候类型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常年降雨量 70- 750mm左右。就降雨量而言,好象不属于干旱地区,但实际上是一个十春九旱,伏旱、秋吊经常发生的一个地区。外加上河流偏少,水源不足,水分蒸腾量大,给农业生产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1、旱作农业的现状 1.1农业整体布局不合理。坡耕地面积较大土质瘠薄,特别是坡度在 25°以上的耕地水土流失严重,保水保肥能力极差,种植的作物产量低下,稍遇干旱就会造成绝收。 1.2灌溉技术落后。在我市农业用水资源紧张的条件下,由于灌溉技术落后,没有充分发挥现有…  相似文献   

12.
发展旱作农业和节水农业是干旱地区农业的出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干旱灾害仍然是我国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最大威胁。北方干旱地区按自然条件可划分为若干类型区 ,但按照水利设施条件划分 ,可划分为无水利设施区域和有水利设施区域。无水利设施区域应以旱作农业为重点 ,有水利设施区域应以节水农业为重点。旱作农业、节水农业是两个相互交叉、相互区别的概念。在实践中 ,既要把握其共同点 ,把二者结合起来 ,又要把握其不同点 ,在不同区域实施不同增产技术。无水利设施区域要重点推广地膜覆盖、作物绿肥带状轮作培肥保墒、蓄水保墒耕作、秸秆覆盖、种植结构调整优化、窑窖蓄水灌溉等旱作农业技术。有水利设施区域要重点推广输水系统节水、田间节水、节水型井灌、非充分灌溉和局部灌溉等节水灌溉技术。要把发展旱作农业、节水农业作为下世纪农业发展的战略任务来抓 ,一是各级党政部门要增强紧迫感 ,尽快制定发展规划 ;二是要加大投入力度 ,用政策调动各方发展旱作、节水农业的积极性 ;三是要加强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推广 ,探索不同区域农业增产增收新路子 ;四是要加大行政推动力度 ,办好样板工程。  相似文献   

13.
旱作农业,也称雨养农业,是指干旱、半干旱地区在不利于发展灌溉的条件下,主要利用天然降水,通过建立合理的旱作农业结构采取一系列旱作农业措施,最大限度地提高天然降水的利用率,实现高产、稳产的农业模式。我区75%以上的耕地是旱地,旱作区粮食产量约占全区粮食总产量的60%。旱作区的丰欠直接左右着全区农业的形势。治旱兴农,提高旱作农业产量既是发展农业生产、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的根本措施,也是改变旱作区乃至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落后状况措施之一、制约旱作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1.干旱我区地处半干旱气候区,不但降水少,而且季…  相似文献   

14.
发展旱作节水农业的设想和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我国旱区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阐述了农业部重视旱作节水农业所采取的具体措施,提出了发展旱作节水农业的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有效发展循环农业,是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方式。浙江省在资源、环境的紧缺约束下,把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作为全省现代农业建设的主攻方向,把发展循环农业作为实现高效生态农业的重要途径。该文在具体介绍当前浙江省循环农业的发展现状和3种主要实践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对其模式产生的社会经济特征环境的分析,提出了推进循环农业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山西省屯留县是全国农机化试点县,是典型的农区。近几年农业后劲不断增强、粮食产量稳步提高,关键是科技型的农机化开了路。实践表明,发展机械化是旱作农区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是建设现代化农业的方向。要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建设区域性旱作农业系统工程,就必须用先进的农  相似文献   

17.
夏树让 《农家之友》2003,(23):34-34
一、种、养结合1.形成种养自然生物链。利用立体农业技术,将种植美国提子和水蛭、鸡、蚯蚓巧妙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自然生物链,在有效的空间内创造生态立体效益。在3×2.5米的葡萄树行间,挖深1米、宽50厘米的沟,沟内放水,种  相似文献   

18.
青岛市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岛市新农村建设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循环农业建设也如火如荼的开展中.二者之间存在的密切的联系,如何把二者结合起来,通过发展循环农业来促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本文以"青岛市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为题,重点分析了青岛市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关系,同时找出了青岛市目前存在的四种主要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并加以分析研究,最后根据青岛市目前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攀枝花市立体农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地制宜探索发展立体农业是实现地区农业发展,改善农业资源利用状况,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 力和产品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四川省攀枝花市地处川西南攀西大裂谷,发展立体农业气候条件优势明显, 正逐步发展成为中国西部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南亚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该文介绍了攀枝花市立体农业 发展所依托的自然资源情况,并概述了其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对立体农业发展中的特色水果、早春蔬 菜、烤烟、畜牧、生物医药、特色观光休闲农业等几个主要方面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并对攀枝花市立 体农业发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半山区在吉林省内地域很大.有3大经济类型区和4种资源利用体系.文章介绍了半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的技术组合模式理论和垂直结构的技术组合模式、循环利用结构的技术组合模式、种养加结构的技术组合模式和平面结构的技术组合模式等4种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