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5 毫秒
1.
问题篇     
《西部大开发》2013,(7):64-65
编者按: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十三年以来,陕甘宁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总体发展水平低,丰富的资源亟待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比如:农业乏力,产业发展动力不足,能源资源的外依度增加,文化旅游产业难以一体化,城镇化贪大求全,以及区域合作难以共融、体制机制改革难以破解等。针对这些振兴难点,本次"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研讨会"举办了六个主题论坛,通过对专  相似文献   

2.
如何深度融合、一体化发展?如何走出一条陕甘宁革命老区特色的振兴之路?2012年3月2日,《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国务院正式批复,明确了陕甘宁革命老区发展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方针政策,展现了陕甘宁革命老区发展的光辉前景和宝贵的发展机遇。陕甘宁革命老区(以下简称老区)在我们共和国的创建史上占有  相似文献   

3.
本文为 2 0 0 0年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陕甘宁革命老区旅游扶贫开发研究———以甘肃庆阳为个案》成果之一。作者认为 ,庆阳革命老区的旅游资源是庆阳革命老区实现旅游扶贫开发的重要依据。而庆阳地区人文方面的旅游资源主要是丰富多彩的文物古迹、得天独厚的革命遗址、独具特色的生活习俗、乡情浓郁的民间文艺。  相似文献   

4.
振兴意见     
本刊对"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研讨会"六场论坛和专家们的演讲报告,进行总结,形成了以下13条振兴意见:意见一:将《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与《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国家战略一体化融合。构建产业、能源、旅游、文化、生态等融合发展机制,实现相促互动、共同发展;将能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协调推进,共建国家能源基地;连接、打通"两区"与环渤海的高速通道,使陕甘宁革命老区、关天经济区直通沿  相似文献   

5.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人才是老区振兴的希望。陕甘宁革命老区的振兴,需要社会各方面的资金支持,需要搭建一个思想智库平台。本次研讨会倡议成立"陕甘宁地方银行"、"陕甘宁发展研究中心",得到参会来宾的一致支持和赞同。地方银行是硬实力,研究中心是软实力,软硬实力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履行的是一种社会责任,承担的是振兴老区经济、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使命。  相似文献   

6.
陕甘宁革命老区具有"两个优势",一是红色政治优势,二是能源资源优势。"西部新区"陕甘宁把"红色文化"作为纽带,着眼于相连的地缘关系,相似的资源禀赋和共同的革命历史地位而发起创建,将是西部地区的新经济增长带。  相似文献   

7.
编读往来     
读者评刊为《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出台而欢呼天津市宝坻区王宗征:看了贵刊今年第5期"特别策划",我为《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的诞生而振奋。促进革命老区建设与发展,已经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振兴革命老区,规划必须先行。这一规划的出台,  相似文献   

8.
王希宁 《开发研究》2012,(1):134-137
陕甘宁革命老区拥有储量丰富的能源资源,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是建设国家能源基地的重要地区。目前,《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2011—2020》已编制完毕并即将获得国家批复。基于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的思考,在建设国家能源基地过程中应当构建完善的金融支持体系来大力推进该地区的能源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9.
陕甘宁革命老区曾为中国革命作出无数牺牲奉献,老区人民的脱贫致富始终牵动着党和全国人民的心。习总书记春节前在陕西调研期间,主持召开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并指出:"我们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老区的全面小康,特别是没有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那是不完整的。"今天的陕甘宁,贫困情况到底如何?离全面小康还差多远?本刊记者就此进行了调研,希望能呈现出一个真实的陕甘宁。陕甘宁地处黄土高原地带,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交通不便,对外开放条件较差,经济发展相对缓慢,诸多因素导致的贫穷落后成为  相似文献   

10.
建构一个秩序优良、权力规范、运转高效的法治环境,才能确保陕甘宁革命老区的振兴。法治环境是区域竞争力和软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振兴陕甘宁革命老区的战略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与法治环境的完善程度密切相关。因此,建构一个秩序优良、权力规范、运转高效的法治环境对于陕甘宁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建议重点从以下五个方面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营造符合老区振兴所需求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1.
贺信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值此"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研讨会"召开之际,我谨表示热烈祝贺!陕甘宁革命老区地位特殊  相似文献   

12.
振兴陕甘宁革命老区,钱从哪里来?最核心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金融。在金融政策方面,国家给予了积极支持。如何创新金融服务?卫思宇:振兴老区离不开金融支持,可以说,金融支持是振兴老区发展的核动力。怎么解决"钱"的问题?首先邀请来自甘肃的金融研究专家王老师,谈谈如何用金融这个杠杆把陕甘宁67个县(市)撬动起来。  相似文献   

13.
优势篇     
《西部大开发》2013,(7):26-27
编者按:陕甘宁三省区,地域相连,文化相近,人缘相亲,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但又是贫困老区,经济联系密切,有共同的发展诉求,更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分析研究陕甘宁革命老区的发展优势,就是为了把握好、利用好老区的发展机遇。我们必须对陕甘宁的资源禀赋、文化底蕴、人文风情、区域位置,以及发展潜力、基础设施等方面内容有足够的了解。  相似文献   

14.
3月18日,陕甘宁革命老区生态能源经济协调发展试验区第四次联席会暨《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新闻发布会在甘肃省庆阳市召开。国家发改委西部开发司副司长李应明宣读了《国务院关于<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的批复》。这标志着我国第一部为老区"量身定做"的区域性规划《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出台。  相似文献   

15.
陕甘宁老区的振兴,必须坚持发挥比较优势与促进区域合作相结合的原则,切实加强区内合作,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建立协作型发展机制,加强老区内部的协作,形成整体优势,实现互利共赢。陕甘宁革命老区(以下简称"老区")地跨陕西、甘肃和宁夏三省区,《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2012-2020年)为此设计了陕北、陇东和宁东南三大组团发展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6.
意见篇     
《西部大开发》2013,(7):94-95
编者按:历史又一次选择了陕甘宁。《规划》为陕甘宁的振兴发展带来了机遇,创造了条件,也为陕甘宁人民带来了福祉。对陕甘宁革命老区的振兴,我们必须以全国的乃至全球的眼光去看待,跳出"陕甘宁"看"陕甘宁",用长远的思维谋划陕甘宁,从可持续的融合发展中去探索陕甘宁。今天,我们召开"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研讨会",正是从这  相似文献   

17.
结语     
去年3月国务院批复实施的《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时至今日已经一年有余。这部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专门为革命老区"量身定做"的区域规划,为陕甘宁革命老区发展创造了新机遇。但随着"中国梦"的深入部署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加快,陕甘宁革命老区正面临着更多挑战,主要表现在:总体发展水平低,贫困面广,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结构单一,生产方式粗放,  相似文献   

18.
资讯     
国务院正式批复《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 3月18日,陕甘宁革命老区第四次联席会议暨《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新闻发布会在甘肃省庆阳市召开。 据出席会议的国家发改委西部司副司长李应明介绍,《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是我国第一部专门为革命老区“量身定做”的规划,涉及陕西、甘肃、  相似文献   

19.
湖北省在旅游资源相对富集的革命老区和贫困山区,坚持以旅游带扶贫,拓宽了扶贫渠道。目前,全省已有30多个重点老区乡镇、贫困乡镇的80多个贫困村,依托旅游摆脱了贫困。罗田县九资河镇,地处大别山主峰天堂寨脚下,充分挖掘当地山、库旅游资源,使昔日穷山僻壤变成了鄂东旅游重镇。  相似文献   

20.
机遇篇     
《西部大开发》2013,(7):12-13
编者按去年3月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从国家战略的层面积极支持陕甘宁革命老区的发展。陕甘宁这片神奇的土地,又一次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今年7月13日-15日,本刊在西安召开的"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研讨会",被专家评价是第一次有规模、成果显著的关于陕甘宁振兴的会议。陕甘宁三省区有关领导和全国各地众多专家高度重视,莅临会议,给予了很高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