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普及,网络消费必将成为消费者消费的主流模式。消费者消费模式的改变促进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操作利用模式上的独立化,但是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表现得越来越明显。有效地将三者结合运用将极大地推动现代消费模式的发展,降低社会物流成本。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普及,网络消费必将成为消费者消费的主流模式。消费者消费模式的改变促进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操作利用模式上的独立化,但是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表现得越来越明显。有效地将三者结合运用将极大地推动现代消费模式的发展,降低社会物流成本。  相似文献   

3.
时代的进步催生现代电商不断更新,传统物流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消费者的物流配送要求。作为连接生产端和消费端的关键,“最后一公里”的城市物流环节的在当下社会占据较高的物流成本,因此城市末端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的优化问题便成为物流行业的一大困扰。本文从城市末端物流配送的现实情况出发,分析当前物流配送面临的难题,并将城市末端物流的配送模式进行分类,最后对城市物流配送未来发展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4.
闭环供应链的渠道选择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陆忠平 《物流技术》2002,(11):20-21
1介绍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物流业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全新阶段。美国后勤管理协会对物流的定义是;“物流是有计划地对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由生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流通活动”。这样一种物流定义强调了物流的方向是从生产地指向消费地,本文把这种定义称为正向物流。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增强促使许多国家及企业越来越重视产品的回收处理,逆向物流也应运而生。逆向物流是使商品自消费地回流到生产地的过程,其目的是适当地处理回流商品并获取价值、利润。所谓闭环供应链是指:将商品从生产地流通到消费者,又将消费者退回的商品运送…  相似文献   

5.
《价值工程》2013,(4):10-11
农产品物流模式的转化将直接影响到农产品流通的成本与效率,进而影响到农户和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本文结合"农超对接"中涉及的物流主体及运行机制,分析了传统农产品的流通模式,提出了对于农户、超市、消费者互利共赢的"农超对接"三种物流模式。  相似文献   

6.
格林·派将二维码技术融入移动互联网,同时也与快递物流相结合。消费者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进入专营网店,了解商品信息。消费者一旦相中某款商品,就可以实现"扫货"购买。"格林·派"这种人货分流同步到家消费模式为旅行者免去了千挑手提的劳苦,同时也能促进商品的销量增长。  相似文献   

7.
摘要:消费者是物流服务的需求方,针对物流发展,消费群体的需求结构、购买方式、时空分布等都已发生变化,消费者对自身剩余、废弃物回收的期望也逐渐提高,物流要发展,就要加强物流需求管理、发展参与式物流营销、促进正逆向物流一体化发展、关注消费者剩余、合理进行物流服务的定价。  相似文献   

8.
张盛杰 《企业导报》2004,(1):107-108
一位德国经济学家曾预言:未来的世界只有生产者、物流者和消费者三种.随着生产自动化、信息化的不断深入,生产者、物流者的工作可以有更多比率让机器完成,而消费却是人的消费,人人都是消费者,也就是说未来世界只有三种人,那么其所占的比率可能是:10%、10%、100%,如果未来世界生产消费仍延续今天的方式,那么将有80%的人没有工作,没有收入来源.  相似文献   

9.
逆向物流是指对原材料、中间库存、最终产品以及相关信息,人为推动其从消费地到起始点的沿供应链的流动,因而逆向物流外包全过程是由核心企业、第三方逆向物流服务商、销售商、最终消费者连成的一个整体性功能网络结构模式。逆向物流外包管理则是对整个系统进行计划、协调、操作、控制和优  相似文献   

10.
传统物流业忽视了环境成本.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因此构建循环型物流业迫在眉睫。在介绍循环型物流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基于供应链和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循环型物流运行模式,并提出了政府要积极引导、创造良好外部环境,企业实施绿色经营策略,倡导消费者绿色需求、绿色消费三个方面来构建循环型物流。  相似文献   

11.
金融网络中个人经济行为资金流动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歪融网络中,资金以电子的速度在各个资金帐户节点之间流动,而当前在金融监管领域缺乏一种先进的资金流动检测技术,并且真实的交易数据又很难得到。本文提出了为了监测出正常及异常的资金流动模式研究基于Agent技术的个人账户资金流动仿真是必不可少的,本文界定了个人的经济行为包括消费行为和投资行为引起的资金流动,并且对于推理机的整体框架作出了详细设计。  相似文献   

12.
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础是技术进步。技术进步的结果是新产品产业的出现和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与升级。为了保持社会总供求平衡和促进新产品产业的发展,政府干预社会工资水平的调整成为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所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将直接降低产品成本和销售价格,从而也必将增加社会居民的消费福利。社会工资收入水平应随着本国产业结构的发展与完善而不断进行调整,使居民的消费结构和消费福利随之不断完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13.
基于供应链的竞争将成为21世纪的主要竞争方式。随着人们对供应链认识的深化,供应链价值流成为人们关注的新的焦点。供应链价值流的实现与否以及实现程度直接关系到供应链的竞争能力。通过对供应链价值流的再造,消除一切不增值活动,消除各种浪费,最终实现供应链整体竞争能力的提升和加强。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上海作为已经初步具备建设国际消费城市基础的重要经济体,在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应借力构建国际贸易中心与旅游城市建设的机遇,不断丰富完善各种消费品与服务供给,有效降低消费成本,推进建设国际消费城市。本文结合上海已有建设国际消费城市的基础,切实分析上海构建国际消费城市存在的不足,在借鉴吸纳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努力提升消费总量、不断提升消费品供给质量、优化消费结构等上海构建国际消费城市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文章根据国家节能调度要求,系统分析广西电网丰水期运行特点,初步建立购电成本最低和燃料消耗最少的双目标节能调度优化模型函数,并结合电网运行要求,提出7点改善广西电网节能调度工作的建议,对于充分利用水能资源,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提高企业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incorporates an agent’s time-inconsistent preferences into the Sannikov (2008) contract model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an agent’s preferences on his own behaviors: the incentive effort choice, the optimal retirement time and the consumption flow during his whole career life. We find the agent’s time inconsistency makes it difficult for him to be motivated and makes him need more compensation. An agent’s time-inconsistency erodes both the principal and his own income. The time-inconsistent agent will choose a lower incentive effort level, retire at an earlier time and have a lower consumption flow compared with his time-consistent peer. The time-inconsistent preference exactly influences the agents behavior and makes the agency problem more serious. Therefore, the firm has to cost more to stimulate such a time-inconsistent agent, which will damage the firms profits, as well as the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17.
建立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同步化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本文论述了制造业采购、生产和销售三个过程的“三流”统一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8.
Consumer credit and consumption forecast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ecent advances in the theory of consumer behavior indicate that consumption may exhibit non-linear dynamics characterized by occasional surges. Building upon them, and taking explicitly into account the forward-looking nature of consumption, this paper argues that rising consumer debt can signal such surges, as well as the consumption underprediction which will occur if they are not taken sufficiently into account in forecasting. This insight is tested with and strongly confirmed by the Organization of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s forecasts for the USA. The results should be of interest not only to professional forecasters and policy-makers, but also to theoretical economists and econometricians who study non-linear dynamic models.  相似文献   

19.
《城市问题》2006,(3):27-32
随着上海城市的发展和国际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城市中不断涌现出新消费景观和高档住区,这两者不仅具有空间上的毗邻性,在形成上也具有密切的联系.基于对若干高档住区的实地考察及与相关政府部门及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访谈,从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个角度探讨了上海城市新消费景观与高档住区形成之间的因果关联性.消费景观与高档住区相伴而生并导致了上海住区的分化,其间隐藏着经济、社会和环境资源分配的不平等,不利于城市的和谐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