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刘初春  王杰  郎岩松 《国际石油经济》2015,23(3):18-23,109,110
近年来,随着我国炼油能力的快速提高,炼油产能过剩的问题凸显。为了保持炼厂运行的经济性、缓解国内成品油消费结构与产能结构不匹配问题、提高炼油企业竞争力,我国原油加工贸易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国家经济形势、成品油供需结构发生变化,现行原油加工贸易管理政策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原油加工贸易的需要:不合理的税收政策导致产品竞争力降低、企业负担重和加工贸易结构畸形;来料加工比重过大导致炼油企业税收流失;配额管理的限制不利于缓解国内供需矛盾,还影响出口灵活性等。建议对进料加工出口成品油暂缓或取消征收消费税和增值税;放宽出口配额管理;加快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接轨步伐,通过市场手段调节产品流向等,以促进我国原油加工贸易合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2005-2015年,中国炼油企业加大成品油出口,出口规模年均增长10.3%,2015年出口量达到2544万吨.出口品种结构、目标市场等均发生重大变化,出口贸易已经成为中国化解炼油产能过剩、应对国内市场低迷的重要手段.未来中国成品油出口将呈现常态化、主体多元化、市场细分化、品质差异化的趋势.建议:中国炼油企业要优先巩固东南亚传统市场,大力拓展亚太地区新市场,积极开辟区外市场,同时加强生产出口油品的炼厂的规划和储运设施建设;国家要研究出台相关的支持和鼓励政策,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主流贸易公司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2015年,中国成品油供大于求态势加剧.主要石油公司国内炼油能力与销售能力的矛盾日益突出,出口需求强烈.尽管成品油出口配额逐年增加,但石油公司出口积极性会受到国内销售价格、社会批发价格和出口价格差异的影响.国内外成品油品质差异导致炼厂生产面临两难境地,出口物流设施也存在瓶颈.原油来料加工复出口的模式不能从根本上降低库存和缓解产销矛盾.进出口权放开后,地炼油品出口将进一步加剧亚太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亚太及周边地区炼油能力增长较快,挤压中国传统出口市场,开发潜在新市场需求迫切.从短期看,中国成品油出口呈增长的趋势,亚太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从长远看,中国成品油出口结构将发生变化,炼能过剩趋势将放缓,国内成品油供需也许会伴随着中国经济转型达到新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4.
2015年,受经济低迷及核电站重启影响,日本石油需求量进一步萎缩,炼厂加工量和原油进口量都降至20年来的最低水平.在经济增长和低油价的驱动下,印度石油需求量大幅攀升,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三大石油消费国.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国内需求,印度油品出口量有所下滑.韩国的石油需求量和原油进口量创下历史新高,较高的炼油毛利支撑韩国炼油商保持较高的开工率,并不断扩大油品出口,使韩国超越印度成为亚洲最大的油品出口国.日本炼油能力萎缩和印度油品出口削减为中国扩大成品油出口提供了契机;日本、印度两国规范炼油业、取消行业补贴等举措以及韩国炼油商极其灵活的经营策略都为中国炼油业和炼油商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
欧洲的石油消费市场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基本成熟,其典型特征为:市场体系完善,竞争机制作用充分;实行高价格、高税率政策引导节能消费,轿车柴油化程度高;成品油零售竞争激烈,且管理规范。如意大利和法国作为世界两大石油消费国在成品油市场化、定价机制和税收政策以及成品油零售经营管理策略方面,都有很多宝贵的经验可供我吲行业管理部门和石油企业借鉴。  相似文献   

6.
越南炼油工业快速发展,成品油供应能力不断增强,未来几年,越南成品油将供过于求,富余的成品油或将出口。2009年2月,越南1号炼油厂投产后,结束了成品油几乎全部依赖进口的历史,对越南国内成品油市场带来重大影响,并将影响周边国家的成品油市场。成品油供需基本平衡2011年,越南石油消费量约为1650万吨,石油产量为1590万吨,石油供需基本平衡。在原油加工能力为700万吨/年的1号炼油厂投产之前,越南仅有PVOIL在头顿市附近有一家于2004年投产的加工能力27万吨/年的凝析油处  相似文献   

7.
石宝明  张镍  徐庆 《国际石油经济》2013,21(3):72-76,110
越南是亚太地区重要的成品油进口国之一,也是中国汽柴油出口的主要流向国之一。自2011年开始,越南石油需求量已经超过其产量。2010年2月年加工能力为650万吨的越南1号炼厂开始正常运转,结束了越南成品油需求几乎全部依赖进口的历史。越南国内现在已有和计划建设的炼油厂共有6座,随着越南多家炼油厂的相继投产,越南国内炼油能力将逐渐提高。未来,越南成品油进口数量将减少,并可能有成品油出口;原油出口减少并开始进口原油。越南炼油厂的增建和扩能对本国乃至周边油品市场的影响将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8.
结合中国经济发展增速、人口变化、汽车保有量增长、百公里油耗下降,以及客货运输等发展前景,预计2015年中国汽油、柴油、煤油需求量将分别达到9350万吨、17900万吨和2500万吨.根据炼油能力规划,届时中国的汽油、柴油、煤油产量预计可分别达到8950万吨、18200万吨和2600万吨.2010-2015年,中国的成品油市场将由目前的有少量缺口转为基本平衡.但由于亚太地区特别是日本、韩国炼油能力过剩的矛盾突出,且日、韩油品质量标准较高,未来其成品油出口到中国的竞争力将会增强.未来中国将对东北亚成品油供需的增长起主导作用;中国成品油战略储备的建立将对地区供需起到稳定作用;逐步放开的中国成品油市场将对东北亚地区成品油期货市场的建立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张家仁近日表示,我国石油炼化企业受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的压力很大,为缓解炼油企业压力,当前也可以适当调高成品油价格。张家仁介绍说,我国原油价格虽然已基本与国际市场接轨,但成品油批发零售基本还是国家定价。原油价格上涨对我国上游的石油开采企业当然是有利的,但必然使国内炼油企业成本大幅上升,利润空间减少。国家计委在1999年和今年2月20日对成品油价格分别作了一次上调,但幅度较小。2月20日以后,汽油、柴油零售价每吨分别上涨50元和100元,但仍远低于国际市场。张家仁认为,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接轨,依照…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成品油市场的开放,跨国石油石化巨头纷纷抢滩中国成品油市场,国内成品油市场上国有成品油销售企业“一枝独秀”的格局将演变成国内成品油零售企业与跨国石油巨头百舸争舟的竞争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