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恰亚诺夫《农民经济组织》一书从农民家庭生存需要的满足决定农民农场的全部经济活动内容和过程出发,论证了小农经济的合理性与稳定性。这一理论有利于认识我国当下的小农经济:社会化条件下的小农经济将长期存在,研究农民经济行为的基本单元是农户,劳动-消费均衡理论能部分解释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行为,农业改造和现代化的路径选择是多样化的。  相似文献   

2.
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还处于由工业化初期阶段向中期阶段的过渡时期, 需要农业为工业化推进提供全方位的贡献。西部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形态属于典型的小农经济, 加快小农经济改造就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决定了加快小农经济改造、走出“三农”困境的关键在于建立完备的全国统一大市场,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在此基础上通过农民的联合与合作,建立完备的农业产业组织体系, 使农业生产经营向着产业化、社会化、组织化的方向演进。  相似文献   

3.
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关于小农和小农经济的基本理论和政策入手.论述新中国成立后小农经济的新发展,分析小农经济经久不衰的原因及其经济技术特点,阐述了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经经营、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村的城镇化发展的小农经济是我国现代社会经济条件下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4.
小农和小农经济是以家庭为单位,从事传统农业的个体小生产。小农经济的长期存在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小农、小农经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出发点与客观依据,更是我国当代"三农"政策的客观依据。小农意识成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阻力,应从制定正确的政策入手,把家庭承包经营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条件下,小农经济是否能够实现规模经营以及实现条件与路径,一直是理论界的研究热点。本文认为,现代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下,小农经济将长期存在。文章从农产品市场结构的两个方面分析小农经济存在原因以及实现再生产的内在机制特征。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邓小平农业"两个飞跃"思想指导下,我国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小农经济不断向现代农业发展。邓小平关于农业的"两个飞跃"思想,不仅是对列宁合作制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而且揭示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规律,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是制约农民增收的重要原因。本文分析了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制约农民增收的内在成因,提出了推进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农民的组织化和农业的信息化等打破小农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具体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关于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思想集中表现为发展合作经济的思想,其目的是想通过对中国汪洋般小农经济的改造,探索出一条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新道路;它所取得的经验与留下的教训,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9.
永佃制是中国历史上一种重要的土地产权制度,它的产权结构在理论上具有激励土地流转和集中的功能,但在传统农业社会,永佃制不但没有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反而使小农经济得到强化和延续.中国现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依然是一种小农经济的土地经营制度和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实行农场化经营是中国农业摆脱小农经济束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理想而可行的变革方向,推进农场化经营需要对现行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和农业经济组织形式进行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10.
论文基于对文化生态与历史街区改造的概念探讨总结了两者间的关系,并结合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分析了南翔老街的改造目标、改造原则、改造对象、改造措施及改造后的优缺点,最后指出在历史街区改造中应保持理论结合实践的态度,尊重文化生态的完整性、多样性、进化性与延续性。  相似文献   

11.
农业地球化学与我国农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近几年农业持续丰产不丰收的被动局面,适时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势在必然。农业地球化学研究是进行农业区划、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手段。本文在平原进行农业地 化学调查、土壤中微量的地球化学机理及如何科学选择和使用微肥,以期为当前正在进行的农业结构调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基于DEA模型的我国农业生产效率综合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性工作之一。运用DEA模型对我国31个地区的农业生产效率进行综合评价,发现2003—2005年间一些农业大省农业生产效率始终在较低的水平徘徊,对此应从调整农业人力资源配置、建立科技导向型农业以及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等方面着手寻求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全球化、新型城镇化以及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我国三农发展正处于深刻变革时期,三农发展的内在动因和外部环境都发生了重大且深刻的变化,其中金融对三农发展的支持尤为关键。吉林省金融对农业的支持仍有不足,具体矛盾表现在由总量不足转变为总量不足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并且结构性矛盾正在逐步凸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等具有新时代特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进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最有利推手。吉林省在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方面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暂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进一步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调整农业结构和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增强现代农业的基础产业地位.加快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根本途径,有助于增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  相似文献   

15.
山西省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部发布的《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发展农业信息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水平"。遵循这一要求,在对山西农业各级主管部门广泛调研基础上,在了解和掌握山西农业农村信息化实际水平之后,本文对山西省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现状做了较客观、全面、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农业产业化与农产品品牌战略有机结合起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文章首先阐述了安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现状,分析了安徽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的意义,最后运用SWOT分析法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分析了安徽农产品实施品牌战略的环境。  相似文献   

17.
农业保险是促进农业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向绿色可持续发展转变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构建2001-2015年全国31个省份的农业投入产出与污染排放面板数据,利用GML指数方法对农业绿色生产率进行测算并将其分解为绿色技术进步和绿色技术效率,然后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农业保险对农业绿色生产率的影响。主要结论有:农业保险对农业绿色技术进步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农业保险对农业绿色技术效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农业保险对绿色技术进步的促进大于其对绿色技术效率的抑制作用,从而使得其对农业绿色生产率呈现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重农思想的指导下,秦政府设置了地方农官机构,县、乡、里都设置了相应的农官,形成了严密的、卓有成效的农官体系。这为秦国及秦朝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与组织保障。文章考证了秦国及秦朝地方农官的建置,介绍了地方农官的职责,分析了地方农官的特点,阐述了地方农官对秦国及秦朝农业、军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总人口85%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的突出问题。加入WTO之后,如何保护、扶持农业的发展已成为我国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农业保险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是WTO框架下政府国内支持的主要举措。本文从理论与现实角度出发,论证了在我国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分析了当前我国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面临的挑战,并结合我国实际,就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模式选择、相关立法完善及具体运行等方面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日农业金融支持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农业发展问题已成为我国理论界普遍研究的热点。农业的发展除与技术和人力资本有关之外,资金和政策倾向一直是影响其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受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影响,我国农业生产效率低下,抗风险能力弱以及受市场因素制约,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的发展以及农业结构和生产模式的转型,因此对中日农业发展和金融支持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为今后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