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众多学者关注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问题,相关研究日益深入,从区域性的角度来研究该问题成为当前国际上开展LUCC研究的一个新趋势。本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两种方法,以呈贡区为研究对象,进行小尺度范围的研究。基于陆地卫星影像数据提取的分辨率为30 m的呈贡区2003年、2010年和2017年三期TM影像数据,用ENVI遥感图像处理平台进行监督分类,得到监督分类栅格图,进而用Arcgis进行空间分析,研究呈贡区2003-2010年和2010-2017年各时序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分异特征,并对驱动力机制进行分时序的分析对比。研究表明,2003-2010年呈贡区的土地利用均衡性和多样性呈逐步增加的趋势,而2010-2017年呈下降的趋势,表明呈贡区的土地利用结构不均衡。2003-2017年,呈贡区土地利用变化情况主要表现为:建设用地和林草地增加,耕地和未利用地减少。促成该类变化的因素主要有自然、社会经济和政策等,但主成分分析表明,主要原因是城市化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2.
文章利用包头市2010年及2017年遥感影像,对包头市住房类型、住房面积和住房分布进行遥感监测,获取住房板块;利用住房采暖面积调查、燃煤量现场抽样调查等技术手段,估算了包头市市三区冬季民用燃煤总量;结合相关文献调研的无烟煤排放因子,计算出包头市市三区民用燃煤排放污染物的排放量概数;对比分析包头市近10年民用煤炭散烧排放污染物的总量,为包头市民用煤炭散烧管控及大气污染防治提供基础数据。研究结果表明:相比2010年,2017年包头市市三区平房总面积减小了17.87 km2,其中东河区平房面积减小最多(15.35 km2),但昆都仑区平房面积增加了2.36 km2;2017年包头市东河区民用燃煤量最多(14.57万t),昆都仑区燃煤量次之(10.16万t),青山区燃煤量最少(9.58万t),三区冬季燃煤总量、PM、SO2和NOx排放总量分别减少了2.27 t,18.78 t,90.8 t和63.56 t。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明干旱区绿洲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规律以及归因,以乌伦古河流域为研究区,以Landsat遥感分类数据、水文气象数据、社会经济数据为主要数据源,通过对2002年和2017年遥感影像解译结果分析,获取了15年来乌伦古河流域绿洲的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利用土地动态度、贡献率、转移矩阵等动态变化模型,对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以及驱动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15年来,乌伦古河流域土地利用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特点,其中耕地增加显著,主要由未利用地和草地转化而来。林地、建设用地以及水域呈小幅增加趋势,而草地、未利用地面积有所缩减,这与城镇化建设的过程是一致的。影响研究区土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有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其中,人口的迅速增长以及宏观政策调控对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
榆林市是陕西省未利用土地面积最大、耕地后备资源潜力丰富的地区。本文根据有关年鉴及文献资料的数据,对榆林市的常用耕地面积以及耕地后备资源量进行了初步分析。总体来看,榆林市的常用耕地面积总体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从1949年7.57×105 hm~2减少到2013年的5.95×105 hm~2。榆林市现有耕地后备资源总量为3.98×105 hm~2,宜耕性面积为1.50×105 hm~2,宜耕比例为37.84%。榆林市北部的榆阳区、靖边县、神木县、定边县、横山县和府谷县的宜耕性耕地后备资源量为1.43×105 hm~2,约占全市耕地后备资源总面积的95%。  相似文献   

5.
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可以揭示土地利用变化规律,为宏观管理提供依据。本文以朝阳市双塔区和龙城区为研究区,选用2014—2021年的5期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利用ENVI软件分析双塔区和龙城区土地利用现状和发展趋势。其间采用监督分类法将朝阳市土地利用类型分为林地、草地、耕地、建设用地和水域五大类,通过对比各期土地利用和植被覆盖变化,综合评价朝阳市土地利用转化情况。  相似文献   

6.
《江苏科技信息》2019,(36):42-45
城市空间格局是反映城市空间扩展的最直观标识,文章以地理国情监测成果、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提取常州市2015年、2016年、2017年三期城市建成区边界,构建了常州市城市空间格局监测分析指标,分析监测常州市城市格局的变化特征和空间扩展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了常州市扩展的区域差异。结果显示:常州市主城区发展进入相对稳定的阶段,溧阳市发展较快;空间扩展方面,2015—2016年增速相对较快,而2016—2017年相对平稳。  相似文献   

7.
区域耕地资源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密切,不同经济发展阶段,耕地的数量和质量变化表现出不同特征。陕西省西安市和榆林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明显,西安市已进入后工业化发展阶段,榆林市已进入全面工业化发展阶段。根据1990~2015年的统计数据,分析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西安市和榆林市的耕地资源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西安市的耕地面积年均减少3 549hm~2;榆林市1990~2005年间的耕地面积年均减少17 480hm~2,2005~2015年期间的耕地面积则年均增加13 905hm~2;人均耕地面积也存在类似的变化趋势。西安市的耕地生产力及耕地产出率明显高于榆林市。1990~2015年,西安市的耕地面积与三大产业产值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1990~2005年,榆林市的耕地面积与三大产业产值呈负相关关系;受国家政策等因素影响,2005~2015年二者则呈现正相关关系;此外,西安市和榆林市的耕地面积变化和人均GDP均存在显著的对数关系。建议西安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注意挖掘现有建设用地潜力,通过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缓解人地矛盾紧张的现状;榆林市应加大农业生产投入并提高耕地质量、注意节约用地,促进当地经济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8.
由于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常常使用遥感影像对城市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进行研究,这种研究已经成为当前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进行动态监测土地利用变化的重要手段。文章以砀山县为例,借助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使用1994年和2014年砀山县的两期TM影像进行土地利用人机交互解译,获取高精度的两期土地利用图,再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空间分析,管理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和成图输出等功能,可得出砀山县近1994年到2014年的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基于土地利用转移流、土地利用活跃度等土地利用变化测度指标,对江苏沿海地区1990、2010年土地利用动态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江苏沿海地区土地利用转移流集中于耕地转为建设用地,占区域土地利用转移流总量的34.72%,连云港和南通的土地利用转移流更为集中,而盐城土地利用转移流较为均衡;(2)从土地利用活跃度来看,江苏沿海地区各土地利用类型活跃度的顺序为未利用地建设用地水域林地滩涂湿地耕地;(3)受到沿海岸段类型和开发利用方式的影响,江苏沿海三市各土地利用类型活跃度差异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利用MODIS NDVI遥感数据和GIS技术,结合多种计算方法,从高到低划分红色、橙色、黄色三个预警区间对西藏自治区2005~2014年草地承载力开展监测预警研究,结果表明:1.2005~2014年西藏自治区草地退化问题严重,2005、2006、2009、2012和2014年草地退化程度处于红色预警区间,其余监测年为橙色预警区间;2.区域草畜平衡指数由橙色预警区间降至无预警区间,草地载畜量趋于合理;3.研究期内西藏自治区草地承载力总体呈上升趋势,提高草地覆被、遏制草地退化速度是提升区域生态承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而对其重要组成部分的农用地进行研究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变化度、动态变化指数等方法对黄土丘陵区县南沟流域2009~2015a的人口、土地面积、产业状况等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其变化过程及产生原因。结果表明:7a来林地和果园分别增加488hm~2和23.34hm~2、耕地和牧草地面积分别减少87hm~2和25.7hm~2。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是:退耕还林相关政策的实施,大面积坡耕地和不适宜的荒草地转为林地;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部分耕地向园地过渡;同时科学技术与其他相关政策对其也有一定的促进、引导或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2.
喀斯特地貌区生态环境脆弱,研究其生态效应可以有效减少区域水土流失,促进生态质量提升。本文以我国典型喀斯特地区贵州省清镇市作为研究区,以2008年、2013年和2018年三期Landsat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解译生成了研究区土地利用专题图。利用InVEST模型的生物多样性模块和碳储量模块,定量分析了研究区的生境质量和碳储量在2008~2018年的时空变化,探讨了时空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研究区生境质量在2008~2018年总体呈增加趋势,生境质量平均值由0.679增加到0.710,变化率在4.57%左右,增幅不明显。增长量最大的部分位于研究区的中部和西南部,即为犁倭乡中部、站街镇和红枫湖镇的西南部以及卫城镇的中部。研究区碳储量在2008~2018年总体呈增加趋势,总碳储量范围在0.453 6~1.010 7kg·m~(-2),研究年间平均碳储量为0.977kg·m~(-2);总碳储量在研究年间增加了0.75%,由2008年的133 460.7t增加到了2018年的135 457.06t。研究区主要坡度集中在6°~15°,碳储量在坡度上呈差异性,平均碳储量在陡坡处最大,为1kg·m~(-2)左右,而总碳储量分布在缓坡处最大,为69 6061.43t,主要是受研究区地形影响;研究区生境质量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险坡处最高达到0.81,主要是由于随着坡度增加,人类活动也在不断减少,植被覆盖率不断增加,生境质量也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3.
以关中地区2009~2016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及相关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为基础,分析关中地区8年来耕地资源的变化趋势及特点,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关中地区耕地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9~2016年关中地区耕地面积及人均耕地面积呈现出逐年减少的变化趋势,8年共减少27 575.69hm2,人均耕地面积减少0.003hm2,耕地保护形势十分严峻。从耕地内部结构来看,水浇地面积大幅度减少,水田和旱地面积有所增加。同时研究区内耕地面积变化存在区域差异性,渭南市耕地面积有所增加,其余4个地市耕地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减少量和年变化率由大到小依次均为西安市、咸阳市(含杨凌区)、宝鸡市、铜川市;影响耕地变化的驱动因素有人口、经济、农业发展、产业结构等,且对耕地利用变化的影响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2007~2016年陕西省耕地质量变化的基础上,选取总人口、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区域生产总值等12个指标,运用SPSS软件,对耕地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7~2016年10年的耕地面积整体呈现为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耕地质量基本不变;人口变化、经济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是影响耕地变化的主要因素。根据陕西省目前的现状并结合研究结果,为耕地保护提出现实可行的措施和建议,以期为未来区域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5.
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通过研究耕地空间分布特征,改进耕地保护手段,优化耕地空间布局,对于保障十几亿人吃饭大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汪清县为例,以从土地利用变更数据中提取的耕地面要素为基础图层,运用重心模型、象限分析法及核密度估算法,定性定量分析研究区耕地空间分布特征;采用自然断点法进行核密度分区,深入细致分析耕地空间集聚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汪清县各乡镇各方位耕地空间分布特征不同,罗子沟镇耕地分布最多(19 403.97 hm~2),汪清镇耕地分布最少(3 717.44 hm~2),耕地分布最多的是东北方位(18 609.53 hm~2),分布最少的是正北方位(1 789.67 hm~2);耕地核密度变化范围为0~30.44个·km~(-2),汪清县主要以低密度区和中低密度区为主;汪清县区域内耕地呈现分散状态,且该分散状态与汪清县地形地貌及耕地自然条件息息相关,要因地制宜、适度开垦耕作,未来开发建设应着重考虑其生态价值;将核密度估算法运用到耕地管理工作中,从不同角度比较耕地分布情况,总结影响耕地空间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能有效为汪清县耕地质量提升、基本农田划定、土地整治等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森林资源的变化与更新情况一直是我国自然资源监管的重要内容,是新阶段"森林资源一张图"与"森林督查"工程的工作重点之一。传统的工程林地变化检测方式主要是通过目视解译逐影像、逐区域的提取变化图斑,费时费力。通过2017与2018年两个时期的影像数据,文章提出了一种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与Gamma图像变换的操作流程,便捷地提取了薛埠镇林地变化图斑的方法。经过对比验证与分析,方法可有效实现研究区变化林斑的辨识。该方法简单易操作,便于技术转化、普及与应用,在森林资源监测普查的相关项目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研究基于2016年陕西省县级耕地质量等别数据,采用标准粮为研究指标,分析了关中地区耕地质量现状及标准粮单产与产能,以期为关中地区耕地资源保护与粮食安全保障提供理论支持。研究结果表明:关中地区耕地质量等别分布在4~14等,以7~13等耕地为主,耕地质量综合等别为9.72等;关中地区耕地标准粮平均单产为9 084.88 kg·hm~(-2),在标准粮产能方面,7等和8等地较高,4等和14等较少;总体来看,关中地区粮食产能要大于粮食需求,随着人口的增加,粮食生产依然足以满足粮食需求,但是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18.
一览     
正2017中欧班列(重庆)开行数量实现重大突破,今年将开行1000班以上市政府官网发布数据,中欧班列(重庆)2017年开行数量实现突破,开行663班,提前两个月实现开行500班目标。累计开行超过1500班,约占中欧班列开行总量的四分之一。同时,进一步开拓霍尔果斯、满洲里、二连浩特3个进出境口岸,并实现常态运行,集结点和分拨点增加到10余个国家30多个城市;国际邮包业务常态化、规模化。另据重庆市物流办统计,2018年1月,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2015年12月,2016年3月、7月、9月、12月的遥感影像进行监督分类,得到土地利用覆盖数据,采用RS以及土地利用净变化量、交换变化量、总变化量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2016年鄱阳湖湖滩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结果表明,遥感影像监督分类的Kappa均大于0.90,满足数据的要求。年内鄱阳湖湖滩的土地利用覆盖呈现周期性变化:从3月到9月随着水量的增加,部分河湖滩地、沼泽转变为内陆水体;从9月到12月随着水量减少,部分水体转变为河湖滩地和沼泽。本文为鄱阳湖湖滩土地覆盖变化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科尔沁左翼后旗2009-2017年的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以及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模型,分析了该旗将近九年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9-2017年,科尔沁左翼后旗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草地及林地为主,其中耕地、城镇用地、交通用地面积持续增加,林地、草地及其他土地面积下降,而园地和水域用地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