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当中,越来越多的农村土地被征用,随之而来的是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失地农民既有别于一般的农民,但又不是城镇居民,他们不能享受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却又面临着空巢家庭大量涌现,传统"养儿防老"体系崩溃的尴尬情形。妥善处理好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关系到中国城镇化建设,关系到中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现有的农村养老保障模式有其优点,也存在不足的地方,对比两种模式,分析其存在问题可以为完善中国失地农民养老保障体系做出有效建议,从而更好地解决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  相似文献   

2.
张丹 《时代经贸》2014,(2):175-175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成为一个日益庞大的群体为社会所关注。本文以北京市F区C村为个案,对该地区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城市化进程中C村失地农民所面临的问题,并为进一步缓解失地农民问题、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提出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城市化与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进程中,山西农民失地问题及其社会保障问题日益凸显。解决山西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必须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与监管制度,建立失地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和医疗保障制度,进一步加强失地农民的就业和培训工作,建立维持失地农民长远生计的其他制度性保障。  相似文献   

4.
失地农民已成为城市化发展进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在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和解决好失地农民问题方面,政府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在实际运作中,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面临着公共性流失的困境.本文以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公共性流失为视角,论述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公共性流失的表现,并从制度层面和价值层面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公共性流失的原因作出分析,最后提出具体的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5.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是农村社会繁荣与稳定的关键,同时也是城市化进程顺利推进的重要因素。文章分析了我国失地农民的现状及其社会保障缺失问题,并提出了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失地农民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中必然出现的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本文通过对黄家湖地区进行实地调研,得到黄家湖大学城建设中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现状,分析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面临问题的原因,并探讨了如何更好地完善黄家湖地区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养老、医疗、就业等社会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7.
建立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城市化与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进程中,我国农民由于失地而导致的社会保障问题日益突出。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必须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与监管制度,建立失地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和医疗保障制度,进一步加强失地农民的就业和培训工作,建立维持失地农民长远生计的其他制度性保障。  相似文献   

8.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是农衬社会繁荣与稳定的关键,同时也是城市化进程顺利推进的重要因素.文章分析了我国失地农民的现状及其社会保障缺失问题,并提出了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罗遐 《生产力研究》2006,(10):35-37
失地农民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新的社会群体。目前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存在的政策短视问题、政策内容缺失问题、政策衔接问题、政策执行问题以及配套政策支持不到位问题,文章在阐明建立发展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重要性的基础上,从政策设计、政策执行、支持政策的建设以及广泛的社会参与机制的实施等方面,提出了构建发展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贵军  翁海丹 《经济师》2009,(12):24-25
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大量农村土地被征用,从而出现一个新的弱势群体一“失地农民”,这一特殊的弱势群体,成为诱发社会不稳定的一大隐患。因此,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势在必行.本文从失地农民的现状出发.通过分析农民失地社会保障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而对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日益成为学术界与各级政府关注的焦点。失地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成为了我国一个较为迫切的社会问题,并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在对辽宁省失地农民以及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本状况及其相应原因阐释的基础上,针对辽宁省的实际省情,提出了完善失地农民工生计保障的基本思路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地农民是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与城市下岗职工相比,失地农民没有最低生活保障和稳定的就业渠道,缺乏政策和财政支持,显得更为弱势。目前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还存在不少问题,迫切需要深入研究并认真解决,否则有可能影响社会稳定和谐与持续发展。政府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失地农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3.
建立失地农民生活保障制度的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丽娟 《经济论坛》2005,(14):108-109
土地是国家赋予农民社会保障的载体,然而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征地权的滥用,以及没有妥善处理失地农民的安置问题等,导致失地农民既丧失了拥有土地所带来的社会保障权利,同时又无法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权利,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面临着极大的社会风险。如何妥善安置失地农民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失地农民由于其形成的特殊性,在城市化进程中往往因为心理健康的恶化而产生诸多不稳定因素。文章通过实地调研与实证分析,揭示了失地农民心理健康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影响失地农民心理健康的基本因素,提出通过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失地农民心理健康的改善。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福利水平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民失地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失去土地的农民天然地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保障资源,研究其福利损失与补偿问题意义重大。本文从失地农民经济状况、获取资源的能力、福利水平再生、福利补偿、社会保障损失五个指标,衡量失地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福利水平。对广东省佛山市周边地区的调查结果表明,存在失地农民相对收入减少、对征地补偿满意程度低、职业发展困难、社会保障明显不足等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了对失地农民进行福利补偿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集体土地将大量被征用,越来越多的农民将成为失地农民,使得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日益突出。目前我国存在征地补偿标准偏低且安置方式单一,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不充分,失地农民缺乏非农技能等问题。本文就如何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提出一些对策与措施:重视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强化就业培训制度,建立健全就业服务体系以及拓宽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17.
赵友谊 《经济师》2005,(9):193-193,195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越来越多。如何妥善安置失地农民,是我国社会发展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浙江省尝试将失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的思路和做法具有启示性,文章试从此角度来探索浙江省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以苏州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林德明 《生产力研究》2005,(8):44-45,106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集体土地被大量征用,许多农民被迫成为失地农民,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已被政界和学界所关注。本文从土地功能演变角度阐述了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然后以苏州为例,在评价现行征地安置补偿制度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基本思路,并对土地征用过程中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的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因征地造成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日趋严重。土地补偿标准偏低、补偿资金分配和使用缺乏透明度等问题的症结在于缺乏相应的土地补偿标准以及地方政府行为不规范。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必须综合考虑社会保障机制的建构,从创新土地出让机制、改善社会保障机制、建立教育培训机制和法律援助体系等方面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20.
城中村是武汉市城市化进程中近期的征地重点,调研结果显示城中村失地农民对土地征用、利益补偿和保障服务满意度不高。征地过程不透明,征地补偿费标准不统一,农民分得补偿经费比例过低,缺乏对被征地农民安置和就业的配套措施,安置措施不能确保对失地农民的长效保障等是主要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应明晰保护失地农民合法权益的法律规定,给予农民直接参与征地谈判的权力并加大法律援助力度,完善风险共担筹措安置资金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失地农民非农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