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殷杰 《北京房地产》2007,(2):103-104
买房再租房 社会新人购房心得 对于刚走出校门的社会新人来说,买房是实现真正独立而跨出的第一步。但买了房之后,随之而来的房贷,往往给独立生活的起步阶段形成一道重压。如何买了房又能轻松生活?邱小姐的故事颇有启发。  相似文献   

2.
2004年,许多朋友都买了房。如今,大家在一起聊天,感慨很多。有的说本来没有计划买房,但怕以后还得涨价,一狠心就提前买了。买了以后就觉得压力很大,后悔了。有的是过去买股票买得心寒,改投资房产,可股票又涨起来了。总之,不太顺心。其实,买了房的和想购房的,都需要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是不是真的那么急,必须在短期内购房?买房时会不会一时热情和冲动,遭遇了陷阱还不自知?也许,我们都应该在买房的过程中多一些冷静,多一些慎重。  相似文献   

3.
2004年,许多朋友都买了房。如今,大家在一起聊天,感慨很多。有的说本来没有计划买房,但怕以后还得涨价,一狠心就提前买了。买了以后就觉得压力很大,后悔了。有的是过去买股票买得心寒,改投资房产,可股票又涨起来了。总之,不太顺心。其实,买了房的和想购房的,都需要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是不是真的那么急,必须在短期内购房?买房时会不会一时热情和冲动,遭遇了陷阱还不自知?也许,我们都应该在买房的过程中多一些冷静,多一些慎重。  相似文献   

4.
替你看房     
《东南置业》2013,(3):35-43
投资有道,买房亦有道。买房一直是大众口中经久不衰的话题。对于生活,有人买房是为了成立一个家;有人买房则是在原本生活基础上建造上层建筑。看好房,挑好房,买好房,住好房这一系列的过程决定了购房成为一门需要细细推敲的学问。  相似文献   

5.
替你看房     
《东南置业》2013,(4):45-47
投资有道,买房亦有道。买房一直是大众口中经久不衰的话题。对于生活,有人买房是为了成立一个家;有人买房则是在原本生活基础上建造上层建筑。看好房,挑好房,买好房,住好房这一系列的过程决定了购房成为一门需要细细推敲的学问。  相似文献   

6.
《东南置业》2013,(1):53-55
投资有道,买房亦有道。买房一直是大众口中经久不衰的话题。对于生活,有人买房是为了成立一个家;有人买房则是在原本生活基础上建造上层建筑。看好房,挑好房,买好房,住好房这一系列的过程决定了购房成为一门需要细细推敲的学问。  相似文献   

7.
微博观     
《中国企业家》2010,(7):121-121
4928转发冷笑话精选:98年,马化腾等一伙凑了50万创办了腾讯,没买房;98年,史玉柱借了50万搞脑白金,没买房;99年,丁磊用50万创办163.com,没买房;99年,陈天桥炒股赚了50万,创办盛大,没买房;99年,马云等18人凑了50万,注册阿里巴巴,没买房,如果当年他们用这50万买了房,现在估计还在还着银行大爷的贷款吧!3月13日19:26来自新浪微博|评论(1302)  相似文献   

8.
假如你积攒了大半辈子的钱或想用银行贷款去买房,你最担心的是什么?是找到了房源,不知道怎么购买?是想买房又怕房屋质量有问题?买了房不知怎么去办房屋所有权证?会不会陷入黑中介圈套?……也许诸种因素都有。  相似文献   

9.
吐槽     
《楼市》2012,(14):20
工作四年,收入一年比一年寒酸,前两年抽阳光利群,还经常跟朋友去敲个背按个摩。第三年抽长嘴,连洗脚都不怎么去了。今年趁乱买了房了,改抽10块钱一包的白沙,内心自慰:我心飞翔……——买房对很多人而言就像是一座围城,没房的人天天盼着买房,买了房的则有说不出的苦。楼市持续高温,眼见着刚需们纷纷崛起,加入到购房大军,网友"airghos"在论坛发帖自嘲,奉劝刚需千万不要冲动买房。希望政府能及时出台有力的措施,而不仅仅是喊口号!如果政府的话,老百姓都不相信了,房价依然上涨,情况会有多糟糕!政府的公信力在哪里?老百姓的安全感在哪里?和谐社会又如何谈起?请政府赶快出台有力的措施,让老百姓能踏实地安心地持续地相信!!  相似文献   

10.
房改已经进行了十几年,很多职工都买了房改房,但不少买了房的职工却几年都拿不到产权证。随着二级市场的开放和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买房职工想拿到产权证的愿望十分迫切。于是,大家寄希望于房屋产权发证部门早日把产权证发到职工手中。  相似文献   

11.
购房体验     
让我们听听购房人的心声了解房地产业的终端刚开盘的房不一定是好房姓名:张立新职业:网管年龄:29性格特征:好较真买房难,难于上青天啊。如今,售楼方式灵活多样,宣传手段让人眼花缭乱,概念化造房模式仍然流行,买房好似雾里看花。买房置业的全过程就像盖楼一样,选择适合自己的楼盘并进行认购就是在打地基,而地基当然要打得又好又省钱。  相似文献   

12.
微博     
《楼市》2015,(Z1):28
10年了,我还是买不上房楼市十年:当初还能买个厕所,现在只能买个马桶了“10年了,我还是买不上房,这是为什么?”和买了房的朋友一起谈到房子时,姜晓明常常会这么问。有这种疑问的可不是他一个人。10年的房价飞涨,既有投资投机因买房而暴发,也有开发商和地方政府赚得盆满钵满,也有很多落寞的人始终买不起房。  相似文献   

13.
《楼市》2011,(8):79
买房,我成了"啃老族""自从我踏上买房这条‘不归路’,原本不错的月收入就变得捉襟见肘,有滋有味的小日子也一去不复返。"章鸿伟和其他30岁出头的人并无什么两样,笔挺的工作服,整齐干练的短发,只是少了那么一份从容。"有房子之后,并没有开心多少。很多时候一想到买房掏空了父母的积蓄,就不好意思告诉别人自己买了房‘,啃老’不是我的本意。"  相似文献   

14.
《东南置业》2013,(5):39-47
投资有道,买房亦有道。买房一直是大众口中经久不衰的话题。对于生活,有人买房是为了成立一个家;有人买房则是在原本生活基础上建造上层建筑。看好房,挑好房,买好房,住好房这一系列的过程决定了购房成为一门需要细细推敲的学问。福州版图上待售的、在售的、未开盘的、已售罄的楼盘琳琅满目,跑腿看房成了购房者头疼的大事。本刊编辑部立于此点,将大福州分版块、分区域,为读者探究每个区域中各具特色的楼盘——替读者看房。记者观察团亲身探访项目,为您“打听”项目最新优惠、最新价格,亲自踩点观察周边环境、配套、交通,并货比三家道出项目价值。  相似文献   

15.
张君亚 《楼市》2012,(24):87
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大声地说三个字:买了它……从蜗居到裸婚时代,再到近期的为丈母娘买房,最近这几年的大众舆论导向就是有房才能结婚,只有有了房子结婚才会幸福。现在很多年轻人也是因为要结婚而去买房,我也不例外。我是个普通青年,没有钱,也没有有背景的老爸,但我现在非常勤奋地工作,不为别的,就为即将到来的属于我的结婚时代。  相似文献   

16.
符振彦 《北京房地产》2008,(11):106-107
刚开盘的房不一定是好房 买房准,难于上青天啊。如今,售楼方式灵活多样,宣传手段让人眼花缭乱,概念化造房模式仍然流行,买房好似雾里看花。买房置业的全过程就像盖楼一样,选择适合自己的偻盘并进行认购就是在打地基,而地基当然要打得又好又省钱。关于我买房的经历可是大有可说的。  相似文献   

17.
“买房送户口”曾一度给房地产开发商与一些业主带来不少纠纷,例如个别开发商利用外省市个人对北京市户口的需求,故意欺骗买房人,将与户口及投资无关的项目说成是能办理北京市户口,或者故意曲解北京市有关政策,做出与政策不符的承诺,或者以政策为诱饵销售非法项目;致使一些购房者投资买了房却办不了户口,有的甚至在买房后发现这些房屋是在集体所有土地上开发的项目,无法办理产权证。  相似文献   

18.
曾经个性、叛逆、痴迷学吉他、喜欢飙车,希望可以“笑傲江湖”的不羁少年,如今已经是福州排尾路一家种子店的年轻老板。他就是来自农村出生于1984年的噜咔(网名)。采访当天,噜咔对着笔者无奈地笑了笑:没有买房,发愁;买了房,更愁。  相似文献   

19.
新房、旧房,大房、小房,买房、卖房,换房、租房……房产成为一种多样化的商品,其交易也日益频繁。换几个地方、搬几次家,将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平常事。可换什么房、买什么房,这其中大有学问。于是,在房地产热的带动下,身为置业顾问的房地产经纪人和房地产估价师也以热门职业的姿态,走上社会生活的前台。  相似文献   

20.
瞽你看房     
《东南置业》2013,(7):35-41
平层大宅 投资有道,买房亦有道。买房一直是大众口中经久不衰的话题。对于生活,有人买房是为了成立一个家;有人买房则是为了改善原有的居住环境,提升生活品质。看房、选房、买房这一系列过程中包含了很多学问,需要购房者认真咨询,细心研读。而福州版图上待售、在售、售罄的项目星罗棋布,看房选房成了耗费购房者时间和精力的一件“痛并快乐着”的事情。因此,本刊将大福州房产项目分版块、分区域,安排记者观察团亲身探访项目,观察项目地段、周边环境、交通配套、生活配套、教育配套、医疗配套等,为读者探究每个项目基本信息、特色、最新优惠等,并货比三家道出项目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