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货币流动性的变化趋势反映了宽松或者紧缩的货币环境,货币流动性如何作用于资产价格、资产价格又怎样作用于货币的流动性,不仅是货币政策执行者关心的问题,也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本文结合中国的实际,运用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Granger因果检验等计量经济的方法,认为货币流动性对股票价格影响不显著、对房屋销售价格影响显著,反之股票和房地产价格都对货币流动性产生显著负面影响;从长期看股价和房价之间有此消彼长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3.
流动性过剩影响资产价格,本文运用实证分析的手段证实了流动性过剩与房地产价格、股票价格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从而得出目前我国资产价格快速攀升与流动性过剩的局面存在相关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流动性过剩的现象日趋严重,并通过不同的渠道推动了房市和股市价格的上涨。本文通过实证检验的方法验证了这一现象,并认为一旦股市和房市的价格发生逆转,将对经济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害。因此我们应深刻考虑这些潜在的风险,正确把握现代金融危机的本质,更好地制定适合我国经济发展和金融改革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5.
陈乐一杨依筠 《复印报刊资料:金融与保险》2022,(1):30-40
21世纪以来,我国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流动性过剩现象。在流动性过剩持续加剧的背景下,缓慢上升的物价水平与过快增长的资产价格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运用TVP-SV-VAR模型,探讨了1995-2019年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与资产价格三之间的时变关系。研究发现,高货币供给与低通货膨胀之间的矛盾,早期可以归因于货币化过程,中期主要是因为货币传导的滞后性,后期资本市场在与消费品市场的竞争中占据了吸收流动性的优势地位,挤压了消费品价格的上涨空间,造成了较低的通货膨胀率。为优化货币政策、减缓资产价格上涨,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充分考虑货币传导的滞后性,将稳定资产价格列入货币政策目标。同时,还应当全面促进消费,引导流动性从资本市场转向消费品市场。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我国一直面临\"流动性过剩\"问题,伴随\"流动性过剩\",股票、房地产等各类资产价格出现膨胀。本文认为,不能仅从货币供给总量的角度将\"流动性过剩\"理解为货币发行过多,货币供给过剩。事实上,近年来我国和全球M2、M2/GDP的变化趋势并不支持\"流动性过剩\"的判断,而且持续数年的\"流动性过剩\"首先带来的是资产价格泡沫,而非一般物价水平的膨胀。为准确把握\"流动性过剩\"的本质,应从货币需求角度加以结构性考察。本文提出,近年我国出现的\"流动性过剩\"是\"在货币供应具有较强内生性的情况下,货币需求出现变化,微观主体具有较高风险偏好,投机交易性货币需求极大旺盛,出现大量货币追逐有限非货币资产,并导致资产价格膨胀\"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8.
本文在流动性影响资产价格的理论框架下,研究了银行信贷与资产价格之间的关系,认为银行信贷是货币流动性能否影响资金流动性和市场流动性的关键,银行顺周期的信贷扩张或者收缩造成资产价格过度上涨和下跌,并且是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诱因。作者在实证中用VEC模型证实了在中国银行业信贷与资产价格成正相关关系,银行信贷与资产价格如果偏离其... 相似文献
9.
资产价格与货币流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去几十年里,许多经济体已经变得更富有弹性和具有更强的抗冲击能力,但是金融市场本身似乎对实时数据更加敏感。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复杂,不断地向决策者提出难题。中央银行改善决策过程的透明度,对市场理解政策既有新的好处, 相似文献
10.
11.
流动性、物价稳定与资产价格上涨——从理论模型看日本的经验教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日本为对象,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研究在低利率、物价稳定的背景下,资产泡沫形成的原因,以及日本银行货币政策失误的教训,并对我国当前低利率、物价稳定、资产价格上涨并存的现象提出政策建议。本文认为,应避免汇率升值对利率产生过大的影响,维持国内利率政策的独立性;货币政策以物价稳定为主要目标,但应密切关注持续的资产价格上涨;维持稳健的货币政策,防止货币政策矫枉过正。 相似文献
12.
次贷危机是一场金融市场流动性紧缩的危机.在流动性紧缩的过程中,连接多个利益主体的资产证券化负有很大责任.本文采用计量经济理论中的VAR模型对次贷危机中资产证券化对金融市场流动性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在次贷危机的演进过程中,资产证券化确实对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产生了持久的负面冲击效应,并导致了流动性紧缩的传导和扩散.因此,... 相似文献
13.
On September 23, 2002, facing a regulatory mandate issued by the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Island teminated the position of the Nasdaq 100 Index Tracking Stock (QQQ) on its book. While the market volume remained almost the same, Island's market share in the QQQ fell significantly. However, Island still dominates other trading centers in the price discovery process and volatility spillovers. The spreads on most trading centers became narrower after Island removed its quotes from the public view. The overall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decrease in market transparency does not compromise market liquidity. Informed traders who provide price discovery in the QQQ are willing to sacrifice potential price improvements for the fast speed and reliable execution that Island offers, and are able to trade in the absence of displayed quotes. 相似文献
14.
货币政策目标、资产价格波动与最优货币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海城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11,(2)
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是判定货币政策优劣的标准。通过建立中央银行的决策模型,推导出忽略和考虑资产价格的最优货币供应量反应函数,并据此对中国不同货币政策目标下的宏观经济运行进行模拟,以认识货币政策目标对资产价格波动与最优货币政策之间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货币政策是否应该对资产价格的波动反应取决于货币政策目标。因此,应充分重视货币政策目标的取向,同时加强对最优货币政策目标确定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资产价格泡沫与虚拟经济发展及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由于货币进入或退出虚拟经济领域会引起整个经济体内货币数量的重新分配,虚拟经济部门开始起着调节货币流的功能。因此,虚拟资产价格的暴涨和暴跌都会对实体经济中的货币数量造成重大影响。本文就虚拟经济对经济增长、就业和居民持有资产结构变化等三个关系指标,分析了我国虚拟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对我国经济生活的实际影响,指出虚拟经济的发展和运行情况不但与企业、居民的经济生活息息相关,而且也是政策制定者不可忽视的领域。 相似文献
16.
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一个理论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对近几年国内外学术界对资产价格如何影响实体经济,货币政策是否应该考虑资产价格,如何将资产价格纳入到货币政策指标体系中等问题的研究进行了理论综述。文章认为,资产价格变动会通过财富效应,托宾Q值效应,金融加速器效应和预期效应等影响实体经济活动,但学者们对货币政策是否应该考虑资产价格以及如何将资产价格纳入到货币政策指标体系中始终存在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7.
企业进行金融资产配置,一方面能够为企业提供流动性,缓解融资约束;另一方面也因投机动机而占用企业流动性资源,加剧融资约束,对实体投资造成挤压。这是形成企业金融化的"投资挤出效应"和"蓄水池效应"两种现象并存的内在机制。为衡量这种内在机制,本文使用2007—2018年我国上市公司样本,对金融资产配置的流动性管理效应展开分析。结果显示:非金融企业的金融收益会推动超额现金的持有,通过超额现金的中介效应引致了融资约束程度的缓解;而企业持有金融资产行为则产生相反的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典型的公司治理机制中,无论是外部股东的投票机制,还是来自内部的代理成本与高管持股机制,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金融资产配置产生的流动性效应。 相似文献
18.
顾成军 《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14,(2):20-24
在对流动性和流动性过剩的内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文章从货币超额供给、外汇占款持续快速增加、银行业金融机构货币沉淀快速扩大、价格泡沫日益显现和各因素的综合表现等五个方面分析了流动性过剩的主要表现。提出了流动性过剩宏观调控的对策建议:明确流动性过剩宏观调控应关注的方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完善中央银行的宏观货币调控体系和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This article compares the properties of several common liquidity measures including the bid-ask spread, the liquidity ratio and firm size. We also use the proportional hazard model to develop a new measure, the relative odds ratio, based on the volume necessary to move prices by a predetermined amount. Although each measure displays a liquidity premium, a composite measure better explaims expected returns, suggesting that liquidity is a multidimensional phenomenon. 相似文献
20.
In the syndicated loan market, borrowers and syndicate arrangers sometimes employ contractual restrictions that influence
a loan’s liquidity. We analyze two types of constraints on loan resales: (1) prior consent constraints implemented by the
borrower or the syndicate’s lead arranger and (2) a minimum denomination requirement for loan sales. We hypothesize that constraints
could be mechanisms for fostering relationships and/or facilitating the resolution of financial distress and find some support
for each notion. We find that resale constraints are more likely when borrowers are small and have relatively poor credit
ratings. We also find that loans with any type of constraint have higher all-in-spreads and are more likely to be secured
than unconstrained loans and that the marginal cost of constraining liquidity is relatively high.
相似文献
Donald J. Mullineax (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