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协整理论对1978--2006年天津市财政收入与GDP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论是:天津市财政收入与GDP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均衡的协整关系和短期动态调整机制;天津市财政收入与GDP之间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通过误差修正模型可以具体解释协整关系背后的内在原因和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
一国财政收入和GDP之间有着高度的相关关系。利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财政收入与GDP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揭示它们之间的长期和短期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给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出口贸易与GDP的短期和长期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1985-2005年的出口贸易和GDP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认为:我国的出口贸易和GDP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和短期的动态调整机制;我国的出口贸易对GDP的弹性小于1.  相似文献   

4.
我国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运用时间序列经济计量技术对1950~2001年我国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1)我国的财政收支之间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财政收支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互促进效应;(2)我国的财政收支之间具备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和短期动态调整机制;(3)实证结果显示,需要充分重视我国财政收支之间的有机联系,在继续研究如何增加我国财政收入的同时,研究和着手解决我国的财政支出问题,以实现我国财政收支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5.
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动态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运用协整理论,研究了1953--2006年中国能源消费与实际GDP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能源消费和实际GDP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建立了能源消费与实际GDP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并通过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分析了中国能源消费和实际GDP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存在能源消费到实际GDP的短期格兰杰因果关系,存在实际GDP到能源消费的长期格兰杰因果关系。采用HP滤波技术分离出能源消费和实际GDP的趋势成分和周期成分,对能源消费和实际GDP的趋势成分、周期成分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能源消费和实际GDP的趋势成分之间存在共同趋势,能源消费和实际GDP的波动成分具有相同的波动特征。最后得出结论:中国能源消费与实际GDP之间的协整关系与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的共同波动有关。  相似文献   

6.
研究经济发展与房价的关系,对促进房地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SPSS19.0软件对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然后采用Eviews6.0软件对河南省1998—2012年GDP对房价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GDP与房价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当GDP增加1%时,房价上涨0.286488%。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说明房价和GDP之间存在着双向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7.
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通过对中国1978-2010年的能源消费和GDP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分析,发现中国GDP和能源消费数据是一阶单整的,存在协整关系,并表现为从经济增长到能源消费的单向因果关系。这表明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能源消费并不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强外生变量。  相似文献   

8.
选取中部地区湖北省作为研究对象,计算该省2000年-2010年的创业活动指数,进而运用协整理论研究GDP与CPEA之间的均衡关系。结果表明GDP与CPEA存在着长期协整关系。经Granger因果检验存在着从CPEA到GDP的单向因果关系。这表明创业活动推动了湖北省经济的增长,但经济增长对创业活动的作用并不十分显著。本文针对上述现象,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一个国家的财政支出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历来备受人们关注。对于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现有的文献并无确定性的结论,促进论、促退论以及无关论均在不同国家的实证检验中获得了支持。主要利用协整理论对1978~2011年中国的财政支出与GDP之间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财政支出与GDP之间并不存在协整关系,即不存在长期的经济均衡关系。这对当前中国的财政支出安排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研究市政债券发债规模、地方财政收入和地方GDP三者之间的关系,探讨市政债券的马太效应。首先,运用KMV模型建立市政债券发债规模与财政收入的定量关系;其次,运用中国省市的面板数据对财政收入与GDP的关系进行单整检验和回归分析;最后,运用乘数理论确定市政债券与GDP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市政债券发债规模、地方财政收入和地方GDP三者之间存在的循环促进效应是造成市政债券马太效应的根本原因,并通过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确定了马太效应放大因子。  相似文献   

11.
利用广州市1980~2013年的逐年的灰霾日数、低容量日数、人均GDP、第二产业占比等资料,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等确保数据稳定基础上,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并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开展脉冲响应分析。结果表明:(1)第二产业比重和灰霾之间存在着单向因果关系,第二产业比重的波动显著影响灰霾日数的变化;(2)代表大气污染扩散条件的广州低容量日数的波动不是灰霾序列波动的格兰杰原因;(3)第二产业比重比人均GDP对灰霾影响更强。  相似文献   

12.
中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基于VEC模型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赵爱文  李东 《技术经济》2011,30(11):84-88
利用1953—2010年中国碳排放量与GDP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协整理论、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并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对中国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从短期来看,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动态调整机制;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最后,提出了降低碳排放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传统经济理论认为净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净出口对经济增长具有较大的贡献.本文通过对1999-2009年季度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虽然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不明显.为了深入研究外贸因素对中国GDP的影响,本文选择1978-2008年的外贸年度数据与GDP年度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协整检验揭示出GDP和出口额、GDP和进口额、GDP和进出口总额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存在着出口额、进口额对GDP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4.
黄勇 《经济研究导刊》2009,(26):176-178
根据1997-2007年西安市房地产价格与GDP数据进行分析,运用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等统计分析方法对西安市房地产价格与GDP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西安市房地产价格与GDP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GDP波动是房地产价格波动的Granger原因。  相似文献   

15.
李珝 《经贸实践》2016,(18):10-11
在中国,房地产价格变动与人均GDP是基本同步的.本文运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对合肥市人均收入与合肥市房地产开发投资额的关系进行分析.实证研究表明,合肥市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与合肥市人均生产总值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且动态均衡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1996-2010年我国GDP与REI数据对我国房地产投资与GDP之间进行了协整分析。结果表明,房地产投资与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二者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短期内房地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并不互为因果,但是在长期房地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互为因果。二者之间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通过采用协整分析与误差修正模型,考察1979—2010年间中国的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协整检验分析的结果表明,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且在引入实际GDP指标的情况下也得到了同样的结论,而且实际GDP在长期中对于通货膨胀是没有影响的,这与货币数量论的结论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选用1985 ̄2003年期间我国的六类环境污染指标,从时序维度考察了环境污染与我国人均收入变化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相互作用机制。首先,基于MaddalaandKim提出的改进的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表明,在具有协整关系的四类变量中,只有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与人均GDP之间存在正的协整关系,其他三类污染指标(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烟尘排放量、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协整关系均为负,这表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并不必然导致环境的恶化;其次,分别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因果关系检验与TodaandYamamoto提出的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考察了六类污染指标与人均GDP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研究发现环境污染与我国人均GDP之间的一般规律:人均GDP是导致污染排放量变化的重要原因,但污染排放并不是导致人均GDP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汪会宝 《时代经贸》2008,6(11):70-71
本文采用协整理论对1993至2006年我国的货币供给量(M1)与表征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各指标(GDP、CPI、FER、FAI)进行了平稳性分析、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得出结论货币供给与物价和产出之间都存在显著的长期协整关系,这些变量组之间都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中央银行可以根据均衡关系适当调节货币供给增量和存量以控制国家的通货膨胀与通货膨胀预期.  相似文献   

20.
基于陕西省2014—2016年间的面板数据,研究陕西省各市域间PM2. 5的空间集聚特征,实证分析陕西省经济增长与雾霾污染的空间滞后关系。结果显示:(1)陕西省人均GDP与雾霾污染之间存在EKC曲线关系,经济水平的增长将使得PM2. 5污染继续恶化,同时一个地区人均GDP的增加将会减轻邻接地区的雾霾污染;(2)二产占比和PM2. 5污染之间有正向相关关系,二产占比增加将使陕西省PM2. 5污染加重,但会减轻邻接地区的PM2. 5污染;(3)单位GDP能耗与PM2. 5污染之间存在着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