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张子学 《商业会计》2011,(25):61-62
企业年金是在国家政策指导下,由企业及其职工依据经济状况自主建立的一项养老保险制度,是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外,企业年金又称为职业年金、超级年金、私人养老金计划、公司年金计划、雇主承办计划等。企业年金是在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加剧和基本养老保险债务负担日益加重的状况下产生的。随着我国企业年金的迅速发展,如何完善企业年金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成为会计界的重要课题。本文重点围绕企业年金信息披露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我国企业年金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发展势头良好.但与国外相比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对企业年金进行规范管理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对企业年金的性质,年金会计主体、年金实施形式及年金的会计信息披露等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企业年金是养老保险三支柱体系的第二支柱,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我国现在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还不成熟,企业年金的提存只采用缴费确定型,提存和处理比较简单,尚未形成系统的会计核算体系.本文将从企业年金会计的类型和年金会计主体简要分析入手,浅析我国现阶段年金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发达国家企业年金会计处理的基本规范及准则,为我国完善企业年金会计处理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徐剑 《现代商业》2008,(6):141-142
财政部于2006年初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年金基金》对我国企业设立企业年金基金的会计处理进行了规范。新准则首次把企业年金作为一个独立的会计主体来核算,充分运用公允价值技术,披露相关信息,反映企业年金的财务状况及资产变动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企业年金制度的利益相关者涉及到各个方面,因此客观上要求对企业年金的缴费和管理公开化、透明化.本文收集整理了我国上市公司对企业年金信息披露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企业年金信息披露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最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年金基金》(以下简称企业年金会计准则)首次把企业年金作为一个独立的会计主体来核算,披露相关的信息,对我国企业年金的会计处理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对此笔者谈几点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7.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企业年全的发展为会计界带来了一个新课题,即企业年金及其会计处理问题.本文参考了国际会计准则对企业年金的会计处理,通过分析设定缴存年金与设定受益年金两大类型年金的优缺点,对规范我国企业年金会计处理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企业年金制度在我国得到了很大发展,但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特别是道德风险问题严重制约了其发展。我国企业年金制度道德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道德风险、由委托--代理关系产生的道德风险和税收优惠政策不完善导致的道德风险。因此,应从建立信息披露与报告制度、加强内外部监管和完善税收优惠政策方面来规避企业年金制度的道德风险。  相似文献   

9.
郭宁 《财经界(学术)》2013,(15):144+150
企业年金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涉及年金计划内部和外部两个层面的监管效果,对年金治理及受益人权益维护具有重大影响。本文通过对中外企业年金会计准则有关信息披露方面的对比,以理事会受托模式为前提,就企业年金会计信息披露潜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完善的企业年金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是实现年金有效监管、保障年金受益人利益、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的重要手段。由于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历史不长,企业年金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刚刚起步,在理论和实务上还存在不足。本文就我国企业年金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我国企业年金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1.
财政部下发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年金(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首次对我国企业年金会计处理以及列报作了规定。但是笔者认为,《征求意见稿》尚未明确受托人、托管人、账户管理人和投资管理人对企业年金相关信息披露的责任,财务报表构成也不够完整,现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2.
企业年金制度作为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第二支柱,计划、税收、投资是该制度三个最重要的因素。2004年,以《企业年金试行办法》、《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为标志,国家推出政策,开始在全国试行企业年金制度。至2013年,以《关于扩大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范围的通知》(人社部发[2013]23号)、《关于企业年金养老金产品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部发[2013]24号)为标志,国家扩大企业年金投资范围,使企业年金更加积极的参与到国家经济发展重点投资中来。该文主要讨论投资政策的演变及政策落地的市场效果。  相似文献   

13.
韩维刚 《现代商业》2008,(2):200-201
企业年金是在国家政策指导下,企业和职工自主建立的一项企业退休金计划,是我国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模糊的税收政策和年金现行运行模式的弊端是目前制约企业年金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从税收政策的制定和建立“信托管理“模式防范风险两方面探讨了应如何促进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企业年金是企业自愿为职工建立的福利计划,成为大多数现代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增强企业凝聚力、创造力的有效制度。但它的发展程度和覆盖范围却受政府财税政策的影响,大多数工业化国家政府对企业建立企业年金采取鼓励性政策,如何借鉴国外的经验,在给予企业年金计划税收优惠的同时,调动企业和员工参加企业年金计划的积极性是本文的宗旨。  相似文献   

15.
与企业年金制度的不断发展壮大相比,我国会计界对以企业为会计主体的企业年金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的研究比较匮乏。本文以沪市A股上市公司2008年年报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年报中企业年金的披露位置和披露内容的统计研究,找出目前企业年金信息披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6.
徐勇 《商业会计》2007,(8):20-22
企业年金,或称补充养老保险,是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的有关政策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按照国际惯例,养老保险制度由三个层次构成,即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一般来说,企业年金按给付方式不同可分为设定缴存计划企业年金和设定受益计划企业年金,不同的给付方式会计处理方法也就不同。  相似文献   

17.
姜志松 《北方经贸》2010,(11):69-71
归纳总结国外发达国家—美国、国际会计组织及我国企业年金会计准则的发展历程,并在此基础上,将美国和国际会计组织及我国在企业年金会计准则的制定和会计处理方法上进行比较分析,对我国企业年金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逐步加剧,迫切需要企业建立补充养老保险即企业年金制度来缓解养老压力。我国企业年金监管在监管理念、税收监管、信息披露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基于此,文章主要从转变监管理念、根据"金鱼缸效应"健全信息披露机制、增强监管的透明度、注重事前监管等方面给予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19.
陆珩瑱 《商业研究》2006,(23):43-46
企业年金是基于国家强制性的基本养老保险之外,由企业和企业员工共同负担的旨在为职工提供基本养老保障以外的一种补充养老保障体系。DB和DC是两种不同形式的年金计划,由于我国企业年金计划是一种全新的制度设计,DC计划具有优越的一面,我国在《企业年金试行办法》中规定:“企业年金基金实行完全积累,采用个人账户方式进行管理”。因而我国企业年金主要采用DC计划。  相似文献   

20.
我国最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年金基金》(以下简称企业年金会计准则)首次把企业年金作为一个独立的会计主体来核算,披露相关的信息,对我国企业年金的会计处理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对此笔者谈几点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