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宗宁 《经济研究导刊》2013,(10):125-127
离婚损害赔偿是中国现行婚姻法中离婚救济制度的一种,能使离婚中的无过错方得到保护和救济,体现了法律的公平和正义。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在中国作为一项新的制度,在其主体、构成要件、适用情形及举证责任方面仍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和不足,还有必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使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更具有实际操作性。  相似文献   

2.
离婚经济补偿制度与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经济帮助制度共同构筑起离婚时的权利保障体系.离婚经济补偿制度客观地评价了家事劳动的价值,协调了婚姻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体现了法律真正保护个体权利的目的.但是,这一制度也存在着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本文从离婚经济补偿制度完善的必要性出发,阐述了其理论基础,进一步评析了现行立法在离婚时权利保障的不足,最后提出了经济补偿制度的立法完善.  相似文献   

3.
2001年4月28日我国修正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首次规定了离婚精神损害赔偿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有利于保护无过错方的合法权益,制裁过错方的违法行为。婚姻法中的损害赔偿在保护婚姻关系中受害方的权益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从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法律性质、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的主体、离婚损害赔偿的责任主体以及离婚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等四个方面对离婚损害赔偿制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张云  李雪梅 《经济师》2003,(5):259-259,290
在过错离婚案件中如何保护无过错配偶方权益 ,是新婚姻家庭法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建立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有利于完善我国法制建设 ,保护配偶的合法权益 ,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离婚损害赔偿可包括精神损害赔偿和财产损害赔偿。  相似文献   

5.
2001年中国修订的《婚姻法》增加了离婚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加强了对婚姻关系中弱者一方的保护。但是离婚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在理论、立法及司法上仍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更好地保护受害者的利益,实现法律救济途径的衔接与有效运作,对离婚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之初,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会议通过了《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决议》,这是我国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过程中迈出的可喜一步。作为二十一世纪婚姻家庭立法的新篇章,新《婚姻法》重要的成果之一就是确立了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离婚损害赔偿制度体现了惩罚、保护与补  相似文献   

7.
2001年修改后的《婚姻法》增设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到目前为止该制度实施已经十余年了,然而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运行却不尽人意。损害赔偿作为侵权者应承担的民事责任之一,具有制裁和预防违法行为的功能,离婚损害赔偿本身就体现了对违法行为的制裁,并且对其他发生侵权行为的人而言,也有警戒和预防作用,从而最大限度的保障无过错方的合法权益,实现其立法价值。  相似文献   

8.
登记离婚制度反映了婚姻当事人婚姻意思自治的现代法治精神,具有程序简易,离婚协议易于自愿履行等特点。但我国的登记离婚制度规定过于原则化,缺乏可操作性,易产生虚假离婚,草率离婚等现象。确立我国登记离婚限制性条件,与国际社会的普遍实践相结合,是我国婚姻立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张恩乐 《时代经贸》2007,5(7Z):191-192
2001年修改后的《婚姻法》第46条确立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该项制度设立的基本功能在于,离婚时因夫妻一方的违法行为给另一方造成损害时,受害方享有向对方提出损害赔偿的权利。但由于立法迫切导致的时间仓促等因素,新婚姻法对此项制度的规定过于原则性,还有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本文重点讨论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及完善措施。笔者的论述综合了诸多专家学者的观点,未必成一家之言,但希望能对该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2001年婚姻法确立的过错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对遏止破坏家庭婚姻关系的重婚、姘居、家庭暴力、遗弃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婚姻关系的稳固性起到一定作用。但其相关制度规定并不十分明确,在司法实务中存在一定问题。文章通过深入分析该制度操作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希望进一步完善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11.
张恩乐 《时代经贸》2007,5(7):191-192
2001年修改后的《婚姻法》第46条确立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该项制度设立的基本功能在于,离婚时因夫妻一方的违法行为给另一方造成损害时,受害方享有向对方提出损害赔偿的权利.但由于立法迫切导致的时间仓促等因素,新婚姻法对此项制度的规定过于原则性,还有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本文重点讨论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及完善措施.笔者的论述综合了诸多专家学者的观点,未必成一家之言,但希望能对该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香港作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婚姻法律制度方面与中国内地有很多相同之处。但香港被英国政府统治之后,继受了大量的英国法内容,并逐渐形成了一套不同于中国内地的法律体系,造成了两地在婚姻制度方面的差异性。就中国内地与香港婚姻法律制度中婚姻观念、婚姻成立要件、离婚制度等方面进行研究比较,通过相互借鉴各自的精华以完善两地的婚姻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3.
离婚损害赔偿引发“诉讼爆炸”,但真正获赔的不多,发生诉讼危机的原因有经济的、财务会计制度控制模式技术层面的,更有道德层面的,其核心还是婚姻立法的缺陷造成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行《婚姻法》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规定过于狭窄,现实生活中也有着用婚内损害赔偿制度来填补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空白的需要。从在现行法律框架下对婚内损害赔偿制度进行分析到对完善婚内损害赔偿制度如建立配偶权等人身权的立法建议入手,探讨婚内损害赔偿制度的构建。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法院离婚案件出现了上升的趋势,并且呈现了一些离婚年龄降低,闪电结婚、闪电离婚等新的特点,其中一些离婚案件引发的社会问题和法律问题,值得社会深思。现在就本院的婚姻案件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找出这些案件的特点及成因,以及今后在审理婚姻案件时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离婚率一直呈上升态势,对离婚的调节也出现了日趋明显的非道德化倾向。我国社会的婚姻现实、离婚的道德成因、婚姻关系的伦理本质、离婚的双重影响及道德调节的特殊作用,都决定了当代社会的离婚行为不能没有道德调节。只有将道德调节与法律调节、心理调节有机结合成“金三角”,才能共同构筑家庭和社会的稳定和谐。  相似文献   

17.
我国登记离婚制度保障离婚自由,手续简单,方便快捷,但同时其又过分强调当事人的意思自治,显得自由有余、限制不足,促使草率离婚、假离婚现象频发,使未成年子女利益受到侵害.针对这些问题,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登记离婚制度,以更好地保护未成年子女利益,维护婚姻家庭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8.
我国夫妻财产制度以法定财产制即婚后所得共同财产制为主.本文紧紧围绕我国的婚姻立法和司法解释,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结合我国的审判实践,借鉴国外的相关立法,对离婚时夫妻财产的分割,大胆探索.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离婚制度从产生之初就受到了宗教、习俗和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同时俄罗斯的离婚制度在宗教、习俗和文化的共同作用下,呈现出了不同的发展形态。宗教、习俗和文化对俄罗斯离婚法律制度均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圆满离婚”的提出是对离婚问题解决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20.
段彬 《时代经贸》2012,(8):45-46
夫妻财产制度是夫妻关系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法律制度。社会的巨大变革赋予夫妻共同财产新的内容,离婚时如何对其进行分割,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团结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婚姻法》在这个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诸如在夫妻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的范围上,一些财产的归属认定不清。本文从对特殊财产的分割和立法的完善方面着手,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