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经贸实践》2014,(6):34-36
解决垃圾问题的目标是将垃圾减容、减量、资源化、能源化及无害化处理.目前,通行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技术主要有焚烧、填埋、堆肥,另外RDF技术、厌氧生物制沼技术以及其他处理技术也在国外出现并应用于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实际上这些技术大多为焚烧、填埋、堆肥技术的延伸、配套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董鹏 《环境经济》2014,(9):35-35
正日本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垃圾处理也经历了从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到减量、再使用、再生循环的改革过程。现在,全日本有80%的一般生活垃圾通过焚烧处理,其余约14%通过破碎、分选等其他中间处理方式处理,通过焚烧等中间处理垃圾总量减少了80%,而一般生活垃圾中被直接填埋的仅占1.3%。上世纪50年代~70年代是经济高速成长期,垃圾产出也大量增加。由于越来越多的垃圾填埋场达到饱和,需要新建填埋场,而垃圾填埋场造成的恶臭、虫害等恶劣影响,导致其选址时遭到了市民及地方政府强烈反对,由此造成了全国范围内的抗议和骚乱,其中就有著名的"东京垃圾战争"。  相似文献   

3.
正在北京,大部分垃圾的处理方式仍是焚烧和填埋,而在美国旧金山,厨余和园林废弃物并不会被填埋,而是被加工为堆肥。旧金山是美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垃圾填埋分流率为72%。35万户居民和9万家企业都基本实现了守法的垃圾分类。目前,北京市一天大概有18400吨的生活垃圾,其中厨余垃圾产出量占50%左右。北京垃圾处理的基本思路也是不同的垃圾用3种不同的方式处理,但是旧金山有回收利用场,北京没有。北京的主要任务就  相似文献   

4.
陈婉 《环境经济》2021,(5):36-39
作为"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置生活垃圾的最佳方式,垃圾焚烧发电引起国家重视,近年来,我国生活垃圾分类、垃圾焚烧发电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垃圾"零填埋"即将到来。那么,生活垃圾禁止填埋了?填埋是落后的技术?生活垃圾填埋行业、市场以及从事填埋的公司将如何发展?填埋行业有了新的发展思路和增长空间"随着焚烧行业的高速增长,填埋市场有明显的萎缩趋势,但依然拥有500亿的市场空间,很多机会在‘红海’和‘蓝海’的转换中出现。"E20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表示。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城市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和市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已成为污染环境、影响生活的社会问题。世界目前已把垃圾处理发展到综合利用、洁净排放的阶段。常用处理方法有卫生填埋、焚烧、堆肥和再生利用。焚烧发电方法与其他方法相比较,更好地达到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治理目标,且有占地面积小、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选址难度低等优点,目前在发达国家及部分发展中国家得到了较多应用。  相似文献   

6.
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城市生活垃圾(MSW)的传统处理方法非但不能实现能源和资源的回收利用,本身也造成严重的空气、水体以及土壤等方面的污染。本文分析了填埋、堆肥、焚烧等传统MSW处理工艺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实现MSW处理业良性运营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市垃圾数量正在以每年平均10%~15%的速度增长,且在目前无法真正实现垃圾的分类回收,垃圾中大量的可回收物质不仅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而且这些物质的存在也会增加垃圾后期堆放、填埋和焚烧处理的压力,增加处理成本加剧环境污染.文章探索在目前社会和环境条件下利用经济学原理促进垃圾回收、提高垃圾回收率从而从源头上控制、减少垃圾产生量的有效途径,最终实现减少垃圾污染与资源循环利用的目的,缓解城市垃圾处理压力.  相似文献   

8.
崔德斌 《经济师》2012,(8):273-274
宁波枫林绿色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有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和千吨级焚烧厂各一座,因地制宜选择适合的可持续城市生活垃圾终端处理综合利用管理模式,特别在垃圾填埋产生的副产物的处理和再利用上,达到了最大的"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效果,该管理模式在垃圾综合处理方面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9.
城市垃圾资源化的生态经济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垃圾资源化不仅可以使生态环境朝良性循环方向发展,而且还有巨大的生态经济效益。填埋法处理垃圾,既造成生态环境污染,侵占大量有限土地,又浪费了可再生利用的垃圾资源。本文运用系统工程观点,提出了综合开发利用城市垃圾资源的思路,并分析了垃圾资源化的生态经济效益,为解决日益增加的城市垃圾消纳问题寻找出路。  相似文献   

10.
杭州市自2007年实行生活垃圾市场化处置改革以来,生活垃圾处置市场化、产业化发展顺利。依据杭州市"焚烧为主、填埋为辅"的产业发展指导原则,通过对杭州市区从事生活垃处置的6家企业的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对杭州市远期垃圾市场形势进行了发展趋势预测。在此基础上针对性提出了扩大焚烧处理的对策、加大政府政策扶植与投入、加强行业监管等产业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近年来年产生活垃圾23710.4万吨,总量增长率约10%,均居世界之首。其中难于自然降化的物质越来越多,可用于填埋的土地越来越少,焚烧垃圾又造成二次污染。许多城市被垃圾团团围住,大量农田为塑料残膜充斥,铁路沿线更是成为垃圾高密集区。“洋垃圾”的峰涌而至对我们这个“垃圾大国”无异是“雪上加霜”。 为了避免有毒垃圾在发展中国家泛滥成灾,联合国倡议采取世界性行动。据外电报道,在联合国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垃圾填埋气的能源化利用以及渗滤液的高效处理,通过构建垃圾焚烧厂运营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寻找焚烧厂与其附近的垃圾填埋场之间的合作关系,利用填埋场的填埋气作为辅助供应能源,对焚烧厂产生的垃圾渗滤液进行回喷蒸发处理。以成都市区的某垃圾填埋场和焚烧厂为案例,模拟结果表明假设的合作模式是存在的。在保证焚烧厂经济效益的同时,最多从垃圾填埋场购入20%的填埋气,可回喷蒸发处理掉焚烧厂内40%的渗滤液,实现经济、环境的双赢。  相似文献   

13.
一、垃圾处理场基础情况 哈尔滨市现有市区人口348万人,112万户(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平均居民日产生活垃圾3500吨,年产生活垃圾127.7万吨。现有垃圾填埋处理场6座,垃圾焚烧发电厂1座。其中6座垃圾填埋处理场均为简易填埋(垃圾倾卸后仅表面覆土,未做渗滤液防渗处理),大部分未达到国家规定的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标准要求。只自日处理200吨的垃圾焚烧发电厂达到了无害化,哈尔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仅为6%。跑国家标准(2000年底大中城市应达到10%以上)相差甚远。与哈尔滨市创建生态园林城市确立的85%的标准庆功距甚大;  相似文献   

14.
据估计,英国平均每人每年要产生出400—500公斤垃圾(不含工业垃圾)。这样,英国平均每年要处理2800万吨垃圾。这些垃圾只有10%左右靠焚烧解决(主要是商业垃圾),其余的都要进行填埋。然而垃圾从居民家里到填埋场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如清扫、收集、运输等处理不好都会对环境产生威胁。在这方  相似文献   

15.
各国固体垃圾的处理和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垃圾处理的基本状况1.美国根据美国《有机堆肥及回收》月刊2001年12月所登载的调查,美国50个州2001年城市固体垃圾总量为4亿多吨,比2000年增加了37%,人均每天产垃圾量为1.9公斤。这些垃圾中有61%被填埋,32%被回收,7%被焚烧。根据1990至2001年的统计数据,美国的城市垃圾11年来增加了1.5倍。其中垃圾的回收利用率增加了24%,而垃圾的填埋率则下降了23%。垃圾焚烧的百分比基本保持不变,在7%左右。垃圾回收率的不断上升,主要原因是因为垃圾填埋费用的不断上升,加上环保、政…  相似文献   

16.
垃圾焚烧处理方法是早在 1 90 1年由美国人提出的。当初 ,主要任务是使垃圾减容 ,由于当时垃圾燃烧的烟尘无法控制 ,一直未能得到广泛利用。到 60年代 ,随着烟气处理技术的进步 ,这种焚烧处理垃圾方法在欧洲得到了普及和发展。近十几年来 ,国内研究垃圾焚烧技术和开发垃圾发电设备的单位已有很多。有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有的自行开发 ,都处于起始阶段。目前国内外垃圾焚烧技术主要有三种 :一是层状燃烧技术。层状燃烧技术发展较为成熟 ,一些国家都采用这种燃烧技术。为使垃圾燃烧过程稳定 ,层状燃烧关键是炉排。垃圾在炉排上通过三个区 :预…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生活垃圾产量不断递增,垃圾的成分也更趋复杂。生活垃圾在填埋过程产生的渗滤液对周围环境产生了严重威胁,某种程度上也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城市生活垃圾的填埋处理、渗滤液产生及污染控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焚烧发电是目前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城市垃圾处理技术,由于顺应了回收能源的要求,正逐渐上升为焚烧处理的主流。  相似文献   

19.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在生产电器电子产品时并没有考虑到要对如此庞大的电子垃圾实现无害化处理,更没有预先安排巨额处置资金,这个问题已成为我国电器电子环境标志产品发展的严重制约.同时这些电子垃圾的手工原始拆解、焚烧、填埋,给我国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相似文献   

20.
污泥处理由于在城市污水处理的设计阶段被“遗忘”,以及其他方面的一些原因,这些含有大量重金属、病原菌和有机污染物的城市污泥,有相当一部分未经处理就被随意弃置或简单填埋,重新回到环境中,对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