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9 毫秒
1.
贪污贿赂犯罪中适用死刑,在一定历史时期有其特殊意义.但当前贪污贿赂犯罪中死刑的废止问题已经不可回避.本文从中外关于贪污贿赂死刑适用的比较分析入手,论证了废止死刑的必要性,同时指出废止死刑后,贪污贿赂犯罪的刑事立法应做出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信息》2003,(14):44-44
日前,<法制日报>辟专版探讨"非暴力犯罪逐步废止死刑".该报认为,在尚不具备完全废止死刑条件的今天,探讨并促进对非暴力犯罪死刑的逐步减少与及时废止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陈袆 《魅力中国》2010,(8):105-106
死刑.是现代刑罚体系中最古老的刑罚方法,是几千年人类刑罚史上领衔的主刑,可以说与刑法有着同样悠久的历史。本文论述了死刑废止论者与死刑存置论者理论依据,并对死刑的价值进行分析,由此得出死刑在当代中国有保留的必要但会最终废止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王晓燕 《魅力中国》2014,(8):314-315
“罪行极其严重”是死刑适用的必要不充分条件,适用死刑应当坚持宽严相济、少杀慎杀的刑事政策。“罪行极其严重”涵盖客观危害极其严重和主观恶性特别巨大两方面。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结果,而且案件性质极其严重或杀人动机极其恶劣,是故意杀人罪死刑适用的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5.
一周要闻榜     
《中国经济周刊》2010,(34):26-26
死刑罪名 盗窃罪等13个拟取消 8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刑法修正案(八)草案。刑法修正案草案拟取消近年来较少适用或基本未适用的13个经济性非暴力犯罪的死刑,如走私文物罪,盗窃罪,盗窃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等,相当于取消了我国现行刑法死刑罪名的近五分之一,同时延长严重犯罪的实际服刑期。这将是1979年新中国刑法颁布以来第一次削减死刑罪名。此次修改刑法是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落实。  相似文献   

6.
一周要闻榜     
《中国经济快讯》2010,(34):26-26
死刑罪名 盗窃罪等13个拟取消 8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刑法修正案(八)草案。刑法修正案草案拟取消近年来较少适用或基本未适用的13个经济性非暴力犯罪的死刑,如走私文物罪,盗窃罪,盗窃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等,相当于取消了我国现行刑法死刑罪名的近五分之一,同时延长严重犯罪的实际服刑期。这将是1979年新中国刑法颁布以来第一次削减死刑罪名。此次修改刑法是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落实。  相似文献   

7.
6月15日,《南方周末》发表了一篇名为《反腐课题组提出极具争议反腐措施,建议废除腐败官员死刑》的文章,迅速在互联网和社会上引起激烈辩论。部分专家振振有词,称废除贪官死刑有助于缉拿外逃贪官也有助于与国际接轨,而民众却是叉愤填膺,惊呼“暴徒活该处死,贪官就该活命”?实际上,这并不是贪官死刑问题第一次进入人们的视线,早在今年两会期间,就有人大代表提出:“从功利的立场看,死刑并不能有效地遏制贪利型犯罪。即使世界上保留死刑的国家,也极少有对贪利型犯罪规定死刑。”这个论断当时就已经引起了不少人的质疑。  相似文献   

8.
经济犯罪在我国大多配置有死刑这一刑种,这种适用方式并不符合世界经济犯罪立法的趋势.总体而言.对经济犯罪适用死刑不具备伦理否定的基础,同时废止死刑这一刑种在我国具有现实性和急迫性,所以,废止经济犯罪的死刑适用必须提上日程.  相似文献   

9.
程文川 《中国经贸》2008,(22):60-62
经济犯罪在我国大多配置有死刑这一刑种,这种适用方式并不符合世界经济犯罪立法的趋势。总体而言,对经济犯罪适用死刑不具备伦理否定的基础,同时废止死刑这一刑种在我国具有现实性和急迫性,所以,废止经济犯罪的死刑适用必须提上日程。  相似文献   

10.
全国人大常委会近日公布"刑法修正案(八)草案"及其说明,内容包括建议取消近年来较少适用或基本未适用过的13个经济性非暴力犯罪的死刑。  相似文献   

11.
全国人大常委会近日公布"刑法修正案(八)草案"及其说明,内容包括建议取消近年来较少适用或基本未适用过的13个经济性非暴力犯罪的死刑。  相似文献   

12.
颜丽娜 《魅力中国》2010,(35):168-169
死刑作为刑罚当中最严厉的执行方式,自近代以来,一直颇受争议,由此引来了多年不休的死刑存废之争。英美刑法、大陆刑法学者对此都概莫能外。英国死刑的存废经历了由大量适用死刑到限制死刑到暂停执行死刑并最终完全废除死刑这一漫长的过程,而受英国普通法影响重大的美国和印度等国,却依然保留有死刑。死刑的存废之争,依然是刑罚理论研究的重点。随着国际交流的频繁,国际法的影响也逐步在各国法律中开始显现,从而使死刑的废止成为一个发展趋势。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并相应借鉴英美刑法中对死刑的相关制度设计,从而严格限制并最终废除死刑,以规范我国的刑罚制度,是文章的初衰和目的。  相似文献   

13.
近期,在"两会"上有代表提倡国家应当坚定对腐败犯罪"零容忍"的态度,试图通过死刑实现腐败犯罪的预防目的。然而死刑的保留不仅不符合腐败犯罪的罪质,并且还违背时代的发展潮流。因此,应当废除腐败犯罪中的"死刑"。要达到预防与惩罚的最佳效果必须在废除腐败犯罪中死刑的基础上,降低入罪门槛,增加资格刑与罚金刑,完善整个刑罚体系的协调性与统一性。  相似文献   

14.
经济犯罪作为一种新兴犯罪,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产物,目前国内学者还没有对其概念达成共识。建立在对经济犯罪作广泛理解的前提下并作为对经济犯罪的处罚手段之一的死刑在刑法规定中占了很大比例,在全部60多个死刑罪名中,经济犯罪涉及死刑的罪名多达20多个,而从哲理、伦理、法理三个层面来论述这些罪名的设置是不合理的,在经济犯罪中废除死刑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5.
判处死刑没有吓住腐败分子,面对贪官不断攀升的涉案金额,司法实践中的死刑标准在节节后退。废除死刑是否应该先从经济犯罪开始?如果废止了经济犯罪死刑,是不是等于纵容了腐败分子?“尊重人的生命价值”与经济犯罪死刑的保留难道成了一个难以解开的“死结”?  相似文献   

16.
柳红兵 《魅力中国》2010,(30):193-193,195
“两抢”即抢劫、抢夺犯罪,是近年来最为普遍,对群众安全感影响最为严重的突出治安问题。如何有效打击和遏制持续高发的“两抢”犯罪,是当前面临的重大治安课题。导致“两抢”犯罪产生和蔓延的原因比较复杂,包括了经济、社会、文化、法律、个体的诸多因素。因此,有必要对“两抢”犯罪的原因及防范对策作一些新的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陈炫竹 《魅力中国》2010,(35):179-179
来成年人违法犯罪率不断上升已是近年来我国乃至全世界刑事犯罪的一个特征和趋势,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十分重视的重大社会问题。因此,剖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探寻未成年人犯罪产生变化和发展规律,并采取相应措施遏制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从未成年人犯罪的多个原因和怎么预防并矫治表成年人犯罪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周标龙 《理论观察》2007,(5):120-122
一段时间以来,国家工作人员运用公款大吃大喝的行为十分严重。这种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应当采取措施遏制其蔓延。治理公款吃喝行为不仅需要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还应当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指导思想,通过立法将不合理的公款吃喝行为根据其情节确认为违法和犯罪,并规定相应的法律处罚措施,使公款吃喝受到法律的规范和控制。  相似文献   

19.
犯罪是一个代价与收益二者在犯罪人心中博弈的产物。当行为人认为实施犯罪行为所得到的收益大于接受惩罚时所付出的代价时,行为人就会选择实施犯罪行为。犯罪中止制度建立的一大社会基础,就在于行为人是理性的经济人。犯罪中止制度通过减少惩罚代价为手段鼓励犯罪人及时停止犯罪,其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其能够达到以最小的经济或社会代价保护更多的利益。犯罪中止制度就是一个行为人与社会进行收益交换而达到共赢目的的制度。  相似文献   

20.
刘博 《魅力中国》2010,(33):32-33
死刑,是以剥夺犯罪人的生命为内容的最为严厉的刑罚,因此也叫生命刑、极刑。死刑始终处于刑罚体系之顶端。“罪莫大于死”。在古代,中外各国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统治秩序,都把死刑作为刑罚制度的核心,广施滥用。直到17世纪以后,随着启蒙运动的兴起和人权思想的传播,死刑开始受到限制。1764年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的发表,提出了对死刑正当性的质疑,此后,欧洲各国都对死刑的利弊优劣展开了长期而又激烈的争论,从而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死刑存废之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