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经济活动的日益频繁,由于合同签订所产生的企业经济纠纷案件大量出现,给正常的经济活动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存在风险的原因,包括签约主体资质存在瑕疵、签约形式不规范、签约审查不严格等.文章通过对合同的法律风险种类、防范目标、防范原则的具体深入分析,研究符合实际的合同法律风险防范的主要措施,以提高合同管理水平,有效防范和减少因合同法律风险而导致的经济纠纷,为企业经济活动提供良好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企业业务活动的种类也变得越来越多,因此企业在日常运行的过程当中,经常会因为开展业务而需要签订各式各样的合同,随之而来的企业合同法律风险就成为当下阻碍我国企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问题。鉴于此,如何对企业合同签订过程中和企业合同签订完成后的履行阶段法律风险进行防范就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文章通过结合企业合同工作的实际情况,以合同签订后履行阶段之中存在的法律风险为切入点,浅谈防范企业合同中法律风险的措施,保证了企业业务活动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3.
伴随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合同管理成为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合同管理是有效防范经营风险,保护自身合法利益的重要手段,煤炭企业作为自负盈亏的独立市场主体高度重视合同管理制度的构建与贯彻落实。本文整理了煤炭企业合同管理的主要内容及其重要性,并分析得出煤炭企业在合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为合同管理意识淡薄,制度不健全,对合同当事人资格以及合同条款的审查不足,合同签订后缺乏有效的执行监督机制。合同管理中的不足给煤炭企业的经营带来很多风险,因此强化煤炭企业合同管理在提高企业经营效益、控制企业经营风险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永强 《中国招标》2023,(12):92-94
为降低“评定之争”给电力企业带来的风险,文章结合电力企业依法必须进行公开招标项目数量多、中标人难以满足招标人的技术需求等特点,对电力企业不依评标结果定标情形下的相关风险进行了分析。以此为基础,围绕建立评标复核与重评机制、“评定分离”政策的推广适用等企业可行的风险救济路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黄梅英 《中国经贸》2013,(4):221-222
“甲供材料”是指由工程建设方提供的原材料。对于“甲供材料”的税务处理政策是比较明确的,但对其涉及的合同签订方式、货款支付、发票开具等问题仍不确定,并给工程建设方和施工企业带来税收风险。本文阐述施工企业“甲供材料”的税收风险,并提出相关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因美国次贷问题引发的金融危机业已演变成波及全球的金融海啸,并迅速发展成为蛀蚀全球经济的风暴,受其影响,全球建筑市场也遭到了重创。在国内,政府通过进行宏观调控的方式,最大程度的降低金融危机对国内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国家的这种宏观调整政策,使得建筑市场领域的人工费、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给施工企业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签订固定价格的合同带来更大的风险。笔者就针对目前形势下如何防范固定价格合同的风险做一剖析。  相似文献   

7.
浅谈商业秘密之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秘密是不为大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当前,由于人才流失导致商业秘密泄露的现象日益严重,保密协议和竞业禁止协议已成为企业与员工签订的必不可少的合同文件。但由于对商业秘密和竞业禁止的理解存在偏差,企业在签订和履行合同时缺乏规范性,导致合同被确认无效或被撤销,给企业造成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8.
徐春霞 《中国经贸》2014,(24):89-89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行业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在电力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一些电力企业由于专业的技术人才力量薄弱,逐渐寻求外部专业的合作企业,采用这种运营方式的同时也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因而我们需要加强对电力施工外包风险的分析研究,以采取有效的对策来降低风险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任敬婧 《中国经贸》2009,(4):117-117
文章阐述了检修工程项目经营管理中合同签订和预结算管理的重要性,并对如何保证合同的正确签订、如何进行合理有效的预结算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求能最大程度降低检修施工企业承担的风险,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刘佳音 《特区经济》2005,(9):194-195
对于出口企业来说,汇率风险直接显现在结汇数额上。近期人民币的升值,对于已经达成的出口交易,同等数额的外汇收入的人民币结汇金额就会因人民币升值而出现相应的减少。在理论上,我们称之为交易风险,即汇率变动给每一笆具体的外汇交易带来的价值变动。例如,某企业于2005年6月23日签订了一份合同金额为100万美元出口货款,7月22日支付美圆货款。  相似文献   

11.
在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过程中,围绕工程质量、工期、价款三大核心问题,建筑施工企业常常会遇到工期延误、发包人故意拖延不结算等合同风险。这些风险是如何具体体现的,对于合同管理人员来说,应该怎么科学防范和规避呢?风险一:施工图、洽商资  相似文献   

12.
《中国招标》2009,(30):21-23
建设工程中的合同管理经常为人们所忽视,由此给合同签订双方带来了合同纠纷、索赔、质量隐患、工期延长、利益受损等一系列问题。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合同管理经常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都有哪些呢?应该如何去注意防范和合理规避呢?希望通过下面速选的工程合同管理与索赔案例,给大家带来些许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13.
国际货运代理的责任保险,通常是为了弥补国际货物运输方面所带来的风险。这种风险不仅来源于运输本身,而且来源于完成运输的许多环节当中,如运输合同、仓储合同、保险合同的签订、操作、报关、管货、向承运人索赔和保留索赔权的合理程序、签发单证、付款手续等。上述这些经营项目一般都是由国际货运代理来履行的。一个错误的指示、一个错误的地址,往往都会给国际货运代理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和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4.
问:我们是一家以制造业为主.经营范围多元化的国有企业,在营运过程中需要签订、履行各种金额较大、期限较长的合同。从今年春节前后开始,由于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所带来的市场价格的剧烈波动以及各种政策的频繁变化,导致我们陷入了对许多合同履行的纠纷之中。一些合同,若我们继续按原来的约定履行,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而另一些合同,合同相对方也以同样的理由向我们提出解除合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杨静 《中国招标》2010,(30):25-26
引言 目前我国的建筑企业综合竞争实力和管理水平,尤其是企业内部建设工程合同管理水平与国外建筑企业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合同管理水平低、合同管理人员素质较低两个方面。在建筑市场上,一旦不慎签订一个合同,就有可能导致企业面临破产的窘境。因此,各建筑相关企业必须加强对合同管理的科学性研究,加强对控制合同风险对策的研究,切实提高企业内部合同管理意识。  相似文献   

16.
《合同法》的内容繁杂,下文仅就工程建设领域与一般公司日常经营活动关系最密切的合同签订、履行过程中的风险防范问题展开探讨,供大家参考。合同有多种形式,笔者认为合同应以书面的形式签订。签订书面合同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17.
工程合同的七大风险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过程中,围绕工程质量、工期、价款三大核心问题,建筑施工企业常常遇到工期延误、发包人故意拖延不结算等合同风险。  相似文献   

18.
穆林 《辽宁经济》2009,(8):48-49
施工企业合同的法律风险,是指施工企业在订立、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实际产生的结果与预期目标发生差异而导致企业必须承担法律责任,并因此给企业造成损害的可能性。它往往是由于施工企业外部的合同法律环境发生变化,或由于施工企业主体及其员工未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或合同的约定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而造成的,如合同的主体不适合、合同条款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或禁止性规定所导致的预期利益不能实现,还有合同内容约定不明确所产生的争议对合同最终全面履行所带来的严重影响等。在当前建筑市场法制环境日趋规范的新形势下,施工企业作为合同主体,如何加强合同管理,防范和规避市场中的合同风险,已成为每个施工企业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李志权 《中国经贸》2010,(10):108-109
大宗物资采购是企业生产经营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活动,同时也是最容易出漏洞的环节.如果不严格加以控制管理,势必会给企业带来浪费。大宗物资采购合同作为物资采购活动的主要凭证,其签订是否合理合法,履行是否到位,对物资采购具有直接的影响,且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企业成本与资金的波动,从而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笔者就目前企业物资采购合同中的常见问题,以及如何开展合同审计作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20.
沙莎 《中国经贸》2014,(21):80-8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国家加快电力行业的改革以来,电力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电力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尤其是提高企业的物质合同的管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合同的履约率,维护企业和国家的利益以及降低企业的运行管理成本。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电力企业的物质合同管理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不足,这不仅制约了电力企业合同的履行,更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埋下了隐患。本文就电力企业物资合同管理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来进行一些浅显的探讨和分析,希望可以为我国电力企业提高自身物资合同管理水平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