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我国货币政策目标以法律形式得到首次确立实在1995年颁布实施的《中国人民银行法》中.但是,从现实意义上说,改革开放以来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存在着特定的货币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2.
王华庆 《中国金融》2001,(7):27-28,32
自198 4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以来 ,我国货币政策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特别是在调控通货膨胀方面起到了较大的作用。加入WTO后 ,我国金融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将进一步扩大 ,金融改革将更多地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环境亦将发生较大变化 ,货币政策操作模式正逐步从计划型的直接金融调控模式向市场型的间接金融调控模式转变。  一、我国金融改革开放以来的货币政策操作模式   1994年 ,我国对外汇管理体制进行重大改革 ,实行了结售汇制度 ,建立了银行间外汇市场并成功实现汇率并轨 ,货币政策目标、工具都由此…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货币政策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在促进社会主义建设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2005年我国宣布进入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有管理浮动汇率制,为货币政策的实施提供了更大操作空间。2008年至今,伴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广化和深化,我国适时实行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货币政策都在保证国家宏观经济健康平稳运行、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建设等方面助力良多,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4.
李真真 《时代金融》2013,(6):106+108
利率是市场经济体制中货币政策的主要传导渠道,也是西方发达国家日益倚重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利率对我国整个经济调控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且日益为中央银行所重视,成为我国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处于转型过程中,城乡结构、经济结构等30年来都有很大变化,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行业规模快速增长,其经济行为也越来越市场化、国际化。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居民行为的调整一方面是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结果,另一方面反馈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货币政策是我国最重要的宏观调控政策之一,在经济社会结构逐步调整,经济开放程度日益深化,企业、居民等微观经济单位的行为越来越市场化的大环境下,货币政策目标及调控手段都在变化,因此,从中国经验探讨货币理论,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不仅可以丰富已有理论,而且可以为我国货币政策操作提供理论支持,是学界及业界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本文分别对中国经济金融转型时期的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货币统计范围及供应机制、货币政策操作三个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建国以来,计划、财政和银行作为国家最重要的三大综合经济部门,一直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经济体制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和手段都发生了变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为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近几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在这方面更是作出了不少努力。但长期以来,我国财政货币政策的配合却难如人意。本文将在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运用情况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探讨造成财政货币政策配合不利的原因和改进的办法  相似文献   

7.
货币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稳定宏观经济运行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其成功的实施依赖于良好的外部环境.本文通过构建以货币政策操作主体、金融中介、金融市场、企业和个人行为、经济对外开放度以及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为指标体系的货币政策环境指数,量化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环境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环境不断优化,这也提高了我国货币政策实施的有效性.但是我国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利因素,阻碍了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进一步优化我国货币政策环境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与汇率制度选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是实现资本项目有条件开放下经济内外均衡的关键,我国近年来汇率政策目标和货币政策有效性之间存在矛盾与冲突,都可以归结为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权衡。基于此,本文以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与汇率制度选择为视角,研究当前特定的经济金融运行环境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与汇率制度选择之间的理论逻辑与现实关系,目的在于为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与汇率制度的安排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指导。  相似文献   

9.
刘颂根 《福建金融》2010,(10):30-32
本文在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实践的基础上,针对后危机时期的特征,分析了摘要:本文在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实践的基础上,针对后危机时期的特征,分析了如何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政策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等问题。如何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政策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货币政策效应区域差异化的诱因:政府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爽 《济南金融》2009,(3):31-34
货币政策存在区域效应差异已是国内外学者的共识,而具体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差异问题,政府行为在其中的作用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的研究表明,无论是中央政府的改革战略还是地方政府的行为决策,都是造成我国各地区银行发展水平出现差距、进而引发全国统一货币政策产生不同区域效应的根本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货币政策存在区域效应差异已是国内外学者的共识,而具体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差异问题,政府行为在其中的作用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的研究表明,无论是中央政府的改革战略还是地方政府的行为决策.都是造成我国各地区银行发展水平出现差距、进而引发全国统一货币政策产生不同区域效应的根本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体制转轨过程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已成为我国宏观经济调节的主要手段,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各自独立的政策体系,由于作用的方式和条件有较大区别,其效果也有较大不同.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效果进行实证比较研究,为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提供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如何确定我国货币政策目标钱晓利货币政策亦称“金融政策”,它是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控制货币量和信用量的方针与措施的总称。它的作用在于调节社会供给与需求的总量平衡,以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一、稳定货币应成为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世界各国...  相似文献   

14.
关于货币政策的若干理论问题及其建议周策群积十余年改革开放货币政策成败得失之经验,结合当前的货币形势,笔者认为,应当对我国货币政策中的若干理论问题及现行政策,作出澄清和反思,并付诸实施。一、关于货币政策目标问题。货币政策目标是货币政策的“灵魂”,然而,...  相似文献   

15.
美国20世纪90年代放弃了货币供应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而德国在其他国家都相继放弃货币供应的中介目标的情况下,仍坚持这一目标,其中的原因主要是与两国各自的经济和金融环境有关,特别是金融创新对两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货币供应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在国内引起了争议,本文通过使用比较分析法和历史辩证法,比较分析美德这两个国家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并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阐明目前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中介目标是基本合适的,只是在执行的某些细节上需要改进。  相似文献   

16.
货币政策目标 中国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这借鉴了世界范围货币政策的经验,同时也是我国货币政策经验的历史总结.  相似文献   

17.
我国央行货币政策操作与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央银行的体制一直处于改革的探索之中。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仍存在着问题。中央银行体制或中央银行制度,是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好的中央银行制度设计,有利于实现货币政策最优化。  相似文献   

18.
刘洲源 《云南金融》2011,(2X):71-7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央银行的体制一直处于改革的探索之中。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仍存在着问题。中央银行体制或中央银行制度,是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好的中央银行制度设计,有利于实现货币政策最优化。  相似文献   

19.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要促进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并获得国际收支平衡感。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货币政策的目标都会有所调整。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货币政策将目标定位在物价就稳定上。自2013来,中国住房价格快速上涨,同比增长为5.2%。可见,房价对物价的冲击是非常大的,需要采取相应的货币政策以稳定物价。本论文着重从货币政策视角针对物价稳定与房价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金融创新浪潮给传统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提出了挑战。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一些国家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进行了调整,即放弃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直接盯住通货膨胀目标。目前我国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尚具合理性,但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有关做法值得借鉴,这对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