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价格、税收、信贷经济杠杆是如何调节经济,引导企业完成国家计划的?他们的相互关系又如何?对此问题谈些粗浅看法。(一) 价格杠杆调节经济,引导企业完成国家计划,主要是通过自觉利用价值规律,规定和调整各种比价和差价,合理分配国民收入,影响企业的生产和流通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很重要的一个方式,也是调节居民收入分配、促进国家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经济杠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居民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个人所得税收入也随之提高。但是由于我国居民收入隐性化严重,税收征管制度不健全,纳税人的纳税意识不高等问题的出现,导致个人所得税的收入流失问题严重,本文针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寻找其原因。  相似文献   

3.
孙飞 《财贸经济》2001,(2):14-16
税负转嫁,就其内涵而言,就是指纳税人承担的税负转由负税人承担的过程,是同价格密切相联,也是对税负及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价值转移过程.那么,税收杠杆调节和干预经济是否包括政府主动利用税负转嫁机制调节生产、流通和消费,更好地发挥税收的宏观调控作用呢?  相似文献   

4.
房地产税改革进程中亟待明确的首要问题是房地产税的功能定位。结合我国的国情,文章认为我国的房地产税还不能称为真正的直接受益税,房地产税的首要功能定位是筹集财政收入,辅助功能定位是调节财富分配、调控房价和税收体制改革的功能。针对房地产税的功能定位分析,提出应该分别从实行宽税基政策,扩大房地产税税收的征税范围;简化税制,合并税种,降低房地产流转税,强化和提高房地产保有税;正税清费,明确界定房地产税收的支出方向为民生类公共品供给等方面来优化我国房地产税的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5.
房地产税是我国税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切与房地产经济运动过程有直接关系的税都属于房地产税。它不仅可以增加我国的地方财政收入,调节收入差距,还可以调控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引导房地产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6.
税负转移的性质及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税收负担与税收的调节作用税收作为国家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形式,它体现的是一定的分配关系——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征纳关系。无论这种分配关系的性质如何,它总是要以一定量的比例才能表现出来。无论国家征多征少,纳税人始终存在一个税收负担问题。我们通常说的社会主义税收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无非是通过税种、税目的设置,税率的升降,附加、减免等手段来达到一定  相似文献   

7.
张斌 《商业科技》2014,(8):184-185
税收在宏观经济中作为经济杠杆,具有调节市场经济的作用。房产税的概念及其本身的特征决定了房产税在房产宏观调控中的重要性。由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变化,因此需要对房地产税法律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然而,近几年,房产税在上海和重庆两地试点,但调控效果不明显,因此反映出了房产税本身面临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因此我们必须从立法方面、纳税范围、计税依据等方面进行房产税的法律制度改革,使其对房地产调控产生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经济取得较快的发展,但在经济宏观控制和调节方向还存在着不足之处,而财政税收作为什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加强对其研究的力度.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分配模式中主要有税收调节、投资调节和社会公共保障体系调节三种方式,而这其中以税收为最基本的手段.因为税收可以直接对国民收入的差距进行调节,而财政税收形式多样化,这就导致其相应的分配调节模式也具有多样化的特点,而税收作为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分配和再分配的基础,不仅实现了对宏观国民经济的分配,而且对居民收入也可进行再分配.文中针对当前我国财政税收.  相似文献   

9.
政府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是税收。但税收在经济的调节中也受到市场机制中不公平性领域的局限。这里所谓的领域是指市场失灵领域,税收调节经济的范围应以公平的角度来考虑,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有一定关系,但绝非主要因素。其实,税收调节是有一定优势的,作为政府调节经济的工具之一,政府需要利用税收来干预市场失灵。市场在解决利益冲突的局限是导致市场失灵的根本原因,所以税收对经济的调节需要针对市场失灵所对应的利益冲突而开展。而关于矛盾的税收政策解决需要具体规划,受市场不公平的环境影响税收等调节政策也相继提出。文章将对税收调节经济的范围和方式进行分析与探讨,为有效发挥税收对经济调节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价格作为无可替代的经济杠杆,是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国民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市场配置资源的"风向标"、经济利益分配的"调节器"、民众幸福指数的"温度计"。因此价格问题不仅是个经济问题,也是十分敏感的民生问题、政治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  相似文献   

11.
全面推进房地产税改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唐在富 《中国市场》2012,(16):11-16
全面推进房地产税改革既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又是进一步完善财税体制,促进收入和社会财富合理分配、缩小贫富差距矛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有效调节手段;更是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制度基础,促进房地产稳定健康发展,加强保障和促进民生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分析了我国房地产税的基本定位,剖析了房地产税的改革现状及存在问题,指出要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房地产税及构建房地产税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2.
推进国民收入分配的进一步改革,面临着如何协调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分配公平的关系等多个难点,要在明确这些难点的条件下,根据党中央的大政方针,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地区经济的平衡发展、对垄断进行结构性改革、加强对资本所得的调节、完善房地产税收体制,加强对房地产增值收益的调节、建立利益分享的机制、加强劳动者的分配决定权、进行结构性减负等为重点,通过确定按劳分配的优先权等途径着力推进国民收入分配的进一步改革。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的细胞是企业,而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方向的转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税收经济杠杆调节,所以税收的调节是一个企业,一个市场发展以及成熟的基础,税制的完善与否对经济增长有着深远影响。本文将就印花税、企业所得税、农业税以及关税的政策变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方面分别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我国房地产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其发展关系国计民生。现行房地产税收政策中存在各环节税负分布不合理,计税依据不合理,税、费分配不合理问题,对房地产业发展较大影响。国家应出台相应解决办法,充分发挥税收的杠杆效应,在税收政策上应以符合市场规律、可灵活运用的税收政策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为建设和谐社会创造条件,使房地产市场体制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5.
社会公众普遍担心房地产税改革会加重其税收负担,这是市场价值体系房地产税迟迟不能推出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减少改革的阻力,需要明确房地产税的受益特征,体现税收的公平性和财政利益交换原则。本文调查研究表明,房地产税的受益原则和公众对房地产税改革意愿具有关联性,在房地产税制设计中强调受益原则有助于提高纳税人的遵从度。  相似文献   

16.
税收作为政府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对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具有独特作用.基于公平收入分配的视角,如何在国民收入的三次分配中,充分发挥税收的积极作用,使其切实、有效地对国民收入分配差距予以调控,是我国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我国宏观税负水平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莉 《财贸经济》2002,(10):66-70
宏观税收负担作为税收分配范畴的核心问题,是研究税收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主要方向和起点.它的设计合理与否是税收能否有效发挥其职能作用的前提,也是税收经济杠杆的实质所在.本文在对我国宏观税负水平的现状及合理水平的剖析基础上,就适度调整我国宏观税负水平提出了改革建议,以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宏观税负政策,改革和完善财政体制,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18.
税收作为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方式,对调节收入分配格局起着重要作用。鉴于税收效应的共同特性,本文以日本税收调节能力为参照,主要从税种设计、税制结构及税收监管三个方面对中日两国税收在调节国内居民收入差距上的作用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分析出影响我国税收调节能力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税收具有筹集财政收入、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在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税收筹集财政收入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但是存在"重筹集资金,轻调节收入分配"的问题。我国现行税收制度征收的18个税种中有16个税种都参与了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参与初次分配的税收收入不仅占总税收收入的比重较高,而且多为转嫁程度较高的税种,使得税负最终的承担者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慢于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不能体现税收制度的公平性。参与初次分配的税种优化意味着国民收入初次分配过程的公平化程度,意味着国民收入向居民让利的程度。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呈逐步扩大趋势,税收已作为政府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经济杠杆但在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差距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完善税制结构,改革个人所得税制.加强税收征管和推进其他宏观调控配套措施的完善,才能有效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