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这些思想始终贯穿着中国从古到今的管理实践。文章从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的管理哲学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体现和运用。在此作者以一家民营企业的管理实践为例,阐释东方文化中法家制度治企与儒家人本管理的“刚柔相济”的内涵;侧重分析“法家治企”(即制度管理)与“儒家待人”(即人本管理)相结合的企业管理模式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加强管理能力、提高竞争力,是每个监理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人本思想认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是人。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人本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日益突现。人本文化在诸多企业文化中有着核心的地位。本文阐述了人本文化建设对监理企业的重要意义,提出了监理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的基本方法和人本管理在监理企业管理中的实施方法,指出了基于人本文化下的人本管理是监理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3.
新世纪是人本与伦理经营时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许多著名企业顺应管理理念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趋势——人本与伦理经营,并重新修订企业发展战略,配之全新管理思想。专家预言,谁能率先实施人本与伦理经营,谁就拥有了新世纪竞争的绝对优势—— 人本化的经营管理   所谓人本化经营即以人(顾客)为中心的经营模式,追求“人本主义”( Humanism)的企商业管理新理念。它是对传统企商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物本化经营”的挑战。最近在研究社区企商业问题时,笔者提出,社区企商业是今后最具有生命力的,因为它扎根社区之中,最贴近顾客,能最大限度地体现人本化经营的主旨,因此其生…  相似文献   

4.
"无讼"法律思想的历史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讼"法律思想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追根溯源,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法家都有实现天下无讼、和谐盛世的社会理想,"无讼"的法律思想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一以贯之的司法理念.我们要通过深入研究古代"无讼"思想的深刻历史渊源,挖掘我国民族法律文化中的和谐精神.  相似文献   

5.
罗仁之 《河南经济》2003,(11):95-95
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儒家与法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可谓深远。儒家所倡导的是“性善”论,而法家所倡导的则是“性恶”论。这两种对人的本质特征截然相反的假设,在管理实践中体现出两种不同的思路。探讨其中的差别,对我们如何进行科学的企业管理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周芳 《发展》2010,(4):88-89
本文从现代企业管理的视角,对儒家人本思想进行了解读,分析了儒家人本思想和现代企业管理的本质联系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并通过一些成功的范例探析以人为本思想在东西方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最后对适合中国国情的人本管理模式进行了诠释。  相似文献   

7.
陈雷 《新西部(上)》2009,(12):142-143
“无为而治”是道家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但并非道家所独有。儒家思想中也包含着“无为而治”,只是两者的意义不尽相同,道家主张是“自然”的无为,而儒家主张是“德化”的无为。道、儒作为中国文化的典型代表,其思想精髓深深地影响着人们。因此,深入研究道家、儒家的“无为而治”的管理之道对当今管理实践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章论述了企业人本管理的思想基础和科学理念,探讨了企业人本管理应当坚持的基本原则,并在此基础上,阐释了人本管理思想在企业实践活动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9.
王霞 《魅力中国》2013,(29):78-79
中国的传统管理思想基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孕育出诸多卓越的管理思想,代代传承。其中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历经两千多年漫长历史岁月,己逐渐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管理思想形态。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阐述,分析中国传统思想的特点以及对现代企业管理所产生的影响,对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进行探究,从而给现代企业管理提供有益的借鉴.以期有益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0.
束然 《魅力中国》2011,(18):85-85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而在古代管理思想中,儒家管理思想一直处于主导和统治地位。本文通过“仁”“和”两个方面,浅析了儒家的管理思想,并在现实管理中的价值应用。  相似文献   

11.
陈伟 《浙江工商》2009,(8):37-39
从实践中看,日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是日本企业管理的精髓,这一特色,不仅对日本的经济腾飞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对世界和我国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日本是一个善于吸收各国先进文化的民族,日本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东西,是直接从中国移植过去的。儒家、佛家和道家的思想,特别是儒家的伦理文化,至今是日本文化传统的重要构成要素,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入世和全球化进程加快,企业融入国际化取得竞争经营的优胜,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通过企业文化管理,迅速提升人本资源效率,提高国际竟争力.哈佛商学院<企业文化与企业业绩>中指出,企业文化是企业独有的观念形态和价值体系的总和.企业文化管理左右着企业人本资源效率提升,已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企业文化管理则是企业员工基本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生活方式、人文环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过程体现.近年来,世界跨国公司十分注重企业文化管理,充分挖掘企业文化中的巨大效率潜力.透视这些企业全球化文化管理与人本效率提升,主要有六大方面的新趋势,值得我们的企业在应对WTO与全球化中借鉴.  相似文献   

13.
本文深入分析了代表西汉时期"儒家"与"法家"经济思想的司马迁与桑弘羊的论著,结合西汉的经济史,通过论证认为,西汉时期,"儒家"的经济思想与"法家"的经济思想表现出两者内在的统一性与外在的对立性。统一性表现在,两家的经济思想都服务于统治阶级暴力集团的最大利益;对立性则表现为,儒家思想更多代表了民众阶级的利益,而法家思想则更多代表了官僚阶级的利益。本文进一步指出,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古代社会里,一切经济思想,包括儒家与法家,只有符合统治阶级暴力集团的利益,才能得到传承与发展。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  相似文献   

14.
<正> 在中国文化每一次的发展和突破中,都可找到先秦文化的作用,"无为" 是先秦道家重要人物老子所提。老子崇尚"无为而无不为"与"道法自然",就是要在"无为"的状态之下,达到"无不为"的效果,"道法自然"的最高境界是天地自然。百家争鸣横贯春秋战国,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对后世影响巨大的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而道家思想的出现则早于儒家,讲究的是超然物外,即超脱、艺术。  相似文献   

15.
西方的人本管理思想和薪酬制度的引入,相对于传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无疑是一种极大的冲击和挑战,人才竞争将会变得更加激烈。企业要想在人才竞争中取胜,必须充分认识人本管理的特点,全面把握人本管理与薪酬激励的关系,尽快建立起“以人为本”的薪酬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6.
进入21世纪,"以人为本"的人本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新模式,而随着人本管理的逐渐深入,一种新的以知识、智力、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内容的"能本管理"崭露头角.能本管理的中心是注重人的能力的价值最大化,人本管理的重心则突出人在生产管理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管理活动自古有之,具有几千年的丰富管理经验,在春秋战国时期更是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景象,出现了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纵横家、阴阳家、杂家等各种学派。其中,道家又先后有杨朱、老子和庄子等代表人物。文章首先论述了研究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现实意义,接着以道家学派中具有代表性的《道德经》为研究对象,分别从自然无为、道法自然、治大国若烹小鲜及上善若水四个方面探索其对现代企业领导者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和合大同"思想体现着中国儒家文化地基和架构价值和精华,自11世纪起就在维吾尔族麦西来甫的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并在麦西来甫的音乐歌词、舞蹈等里有着明显的表现方式.在木卡姆套曲里,维吾尔族人民在传唱流行的词曲里,表达着对一个仁爱大同、和谐、秩序井然的社会的向往.在麦西来甫舞蹈的"刀郎"和"赛乃姆"中,美丽优雅热情豪放且洒脱潇洒,体现着中国儒家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追求和合.和合大同思想用一根若有若无的线将儒家传统文化和维吾尔族麦西来甫文化相结合,在历史长河里供人们欣赏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张宏书 《发展》2007,(8):82-83
老子思想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以其辩证的思维,超然的境界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老子言:"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意即:明古之理,可治今之事。老子思想中的"和谐共生"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有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20.
(一)人本管理思想的演变.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发展至今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以人为本",进行人本管理."以人为本"的思想由来已久,可以说,伴随人类产生,管理就面临着人事管理问题.不过,对人的管理成为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则是工业社会的事.雷恩通过早期工业社会管理的全面考察后提出,工厂制度取代了家庭生产制度后,就面临这样一个突出的问题,即为了实现预想目的,如何促进、发展、激励和控制人的行为的人事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水平以及人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而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