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面对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上百年的屈辱历史,中华儿女一直怀揣着一个执着的民族复兴的梦想,并为此齐心戮力、发愤图强。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又多次提及"中国梦",这又为新世纪的"中国梦"注入新的内涵。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所取得的重大发展成就已为新形势下实现"中国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但是"中国梦"的实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宏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相互配合才能最终成真。解决人民的切身利益问题是实现中国梦的首要切入点;科学发展是实现中国梦的践行重点;良好的外部环境是实现中国梦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2.
《中国老区建设》2013,(5):18-18
殷之光:中国的革命与发展经验必须成为"中国梦"的基础剑桥大学博士,阿联酋扎耶德大学政治史与国际关系助理教授殷之光认为,我们的中国梦,同样也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时给我们提供的一个道德方向。"告别革命"所揭示的应当是变革过程中,一种方法论的转型,而绝不是意识形态的更替。美国的革命为美国梦提供了思想源泉,同样,中国的革命与发展经验也必须成为构筑我们"中国  相似文献   

3.
3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近25分钟的讲话中,9次提及"中国梦",44次提到"人民".他对"中国梦"的阐释,触动并点燃了每个中国人内心深处的"中国梦". "中国梦"是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事业不断改善的"民生梦",是强国富民、改善环境的"小康梦",也是追求和平发展、睦邻友好的大国和平崛起之梦,更是人民的梦、百姓的梦. 中国梦,复兴梦 袁隆平:粮食安全就是我的"中国梦" 我有两个梦:一个是水稻长得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帚那么长、籽粒有花生那么大;一个是希望亩产1000公斤的目标能尽快实现.这就是我的梦——粮食安全的梦.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个人幸福的三位一体梦,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梦。对大学生中国梦的探究,要从纵轴、横轴这两个领域展开分析。当前大学生中国梦表现为内卷化困境渐增性。建立一个"一性二轴"的分析框架对于创新大学生中国梦的圆梦路径极有必要。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梦"是一个极富生命力的语词,是一个具有时代性、包容性和普遍性的概念。"中国梦"的表达与刻板抽象的说教迥然不同,是鲜活的人民性话语,标志着新时代话语形态的悄然变化。"中国梦"最简易地把握了中华民族的共同意识,深入人心,注定会成为中国前进的基础与动力。中国梦是希望之梦"中国梦"是一个伞型词(umbrella word),一个开放的集合概念,一个有广泛适用性的理念,具有巨  相似文献   

6.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是强国之梦、富民之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是一个一个省的梦想汇集而成的梦,是以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第一个百年目标任务为基础的中国梦.当前,陕西正站在跨越发展、蓄势腾飞的新起点上,建设富裕陕西、和谐陕西、美丽陕西,是"中国梦"在陕西的具体实践,是陕西人实现"中国梦"的"陕西梦",是全省人民的共同期盼和为"中国梦"增添浓墨重彩的陕西华章.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国梦"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从党的十八大及十九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提出并深刻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国内和国外引起了热烈的反响。中国梦的提出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基础,同时也是社会转型期凝聚社会共识的需要。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在实现中国梦的路径选择上,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对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及实现路径的分析,有助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升华。  相似文献   

8.
2012年11月29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习近平总书记定义"中国梦"。他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这一时代解读,既饱含着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深刻洞悉,又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同时彰显"民富国强"执政理念,为党带领人民开创未来指明了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9.
主持人语早在十八大期间,习总书记就对"中国梦"的内涵、路径、保障做了相关阐述。中国梦是"富强之梦",是"民主之梦",是"文明之梦",更是"复兴之梦"。"中国梦"实现的科学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和谐发展、和平发展道路。"中国梦"的保障在于行动、在于实干,坚持求真务实精神,勇于攻坚克难,善于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10.
"中国梦"是毎位中国人梦寐以求的现代化之梦。现代外交作为一个主权国家对外展示的重要路径,其对于"中国梦"的顺利实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对中国公共外交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局限进行了客观分析,同时也为公共外交的顺利发展提供了一些解决措施。从而促进"中国梦"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1.
《宁波通讯》2013,(11):30-32
2013年6月8日,浙江省委中国梦宣讲团来宁波,开展以"中国梦"为主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讲活动。宣讲团成员、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舒国增围绕为什么提出中国梦、什么是中国梦、如何实现中国梦和浙江怎样为实现中国梦作出积极贡献四个基本问题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相似文献   

12.
期盼中国梦     
潘伟 《上海经济》2013,(12):18-19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梦,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梦,整个中华民族的梦就组成了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根据中国共产党十八大确立的奋斗目标,向全国人民提出:即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全面建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梦就在前方,路就在脚下.民心所向,众望所盼,中国之梦己渐行渐近.我们比中国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中国梦,我们比中国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能实现中国梦.  相似文献   

13.
李富 《黑河学刊》2015,(2):89-90
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的"中国梦",不仅是对党和国家以及每一个中国人提出的要求,更是对当代大学生提出的奋斗目标。"中国梦"的提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切实加强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引领和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王静 《老区建设》2013,(18):8-9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是一个形象化的概括,是一个理论性的创新。此后,习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又谈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的提出,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心渴望和高涨热情,同时提出了一个亟待阐释的重大课题,即中国梦该怎样理解。  相似文献   

15.
"太平梦"是太平坝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亦是"中国梦"的一块基石。文章对如何把我们党建设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学习型政党,以助推"太平梦"作了深刻思考,并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王勇 《特区经济》2014,(9):19-20
文章阐述了中国梦的内涵、特征、价值及实施的根本要求,分析了"中国梦"与中国软实力的关系,提出了助推中国梦,提升软实力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7.
本文回顾了中华民族为追求中国梦的奋斗历程,阐述了当代中国梦的涵义和面对的挑战,提出了为实现当代中国梦而奋斗的途径。要扫除观念尘霾,恢复被尘封歪曲抹黑的民族文化文明光辉;在党政干部队伍中重塑信仰与价值理想,以公正之心以政天下;借鉴"贞观之治"建立中国特色的"制衡政体"模式;弘扬个性优势,实现"区域梦"以圆"中国梦"。  相似文献   

18.
招标人之梦     
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9次提到"中国梦",号召全国人民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一时间,"中国梦"成为热词。"中国梦"是国之大梦,由众多行业、无数人的小梦所凝聚。正如习近平所阐述的那样,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有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方能汇集成不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技产业》2013,(6):11-13
要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基础是实现一百多年来中国人的"科技强国梦"和"教育兴国梦"。这两个梦是根本,也是先导。如果不先实现这两个梦,"中国梦"就没有根,就没有魂。我们必须站在这样的历史高度来认识科学技术的伟大力量,从而真正把科技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中国梦"的提出对当代中国社会有着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中国梦"不仅是对党和国家以及每一个中国人提出的要求,更是对当代大学生提出的奋斗目标。"中国梦"教育进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对大学生成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探究"中国梦"的理念,探索相关教学方法,是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义不容辞的任务。本文从"中国梦"提出的背景以及内涵出发,对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梦"教育的实效性提出几点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