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于1999年1月1日开始实施。债务重组就是债务人因无力偿债,经与债权人协商或经法院裁定,对所欠债务有所核减或作出其他转换以及修改债务条件等的财务事项。企业债务重组对于债权人、债务人都要作出账务处理,可是在现实...  相似文献   

2.
根据旧准则,债务重组是指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决同意债务人修改债务条件的事项。新准则中将债务重组规定为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通过新的定义可以得出两点信息:第一,新准则认为,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只有债权人让步时,才能定义为债务重组。第二,新准则的定义符合我国当前实际情况。一般来说,需要进行债务重组的企业就是因为没有能力如约履行偿债义务,如果债权人不作适当的让步,可能使濒临困境的企业雪上加霜,反而不利于我国经济的整体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3.
债务重组是债权人按照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决,同意债务人修改债务偿还条件的事项。债务重组分为持续经营条件下的债务重组和非持续经营条件下的债务重组。本文仅对前一种债务重组谈些看法。债务重组有五种方式:一是以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债务;二是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三是将债务转为资本;四是修改其他偿债条件,如延长债务偿还期限等;五是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方式的组合债务重组可能发生在债务到期前、到期日或到期后。债务重组日即为债务重组完成日,是债务人履行协议或法院裁定,将相关资产转让给债权人、将债务转为资本或…  相似文献   

4.
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在债务重组过程中,债务人以自有的存货抵偿负债的偿债方式极为常见。《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CAS 12)规定:债务人以存货抵偿债务的,要按照存货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并以此为依据确认债务人的债务重组利得、资产转让损益;债权人应当按照存货的公允价值作为存货的初始人账价值,存货的公允价值与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损失。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及其应用指南,将各种方式的债务重组过程进行分解,详细阐述了债务人的偿债过程和债权人的债务重组过程以及相应原理,并以此为基础对债务人和债权人的会计处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债务重组,1999年《企业会计准则》定义为“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做出让步的事项。”2001年《企业会计准则》修订为“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决同意债务人修改债务条件的事项。”修订后的债务重组没有将“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作为债务重组的前提条件;同时,债务重组不仅包括债权人做出让步的债务重组,还包括债权人未做出让步的债务重组。  相似文献   

7.
房勇 《山东审计》2003,(2):30-30
为了规范债务重组的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我国于1998年6月公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于2000年作修订,并做了较大调整,现简析如下:(一)新旧准则对债务重组的 定义有本质的区别修订前的《债务重组》准则中,将债务重组定义为: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修订后的准则去掉了原债务重组的前提——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企业欠债不还的原因并不都是因为财务困难,有的企业不讲商业信用,在有偿还能力的情况下仍故意拖欠债务。对此债权人只能通过法院,依法讨回自己…  相似文献   

8.
何治燕 《财会月刊》2011,(22):29-30
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在债务重组过程中,债务人以自有的存货抵偿负债的偿债方式极为常见。《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CAS 12)规定:债务人以存货抵偿债务的,要按照存货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并以此为依据确认债务人的债务重组利得、  相似文献   

9.
高立英 《福建财会》2003,(10):27-29
债务重组是指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决同意债务人修改债务条件的事项,是目前企业较为常见的一项业务。新会计准则和新《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会计制度)将债务重组分为五种方式,并规定不同债务重组方式的会计处理。2003年1月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企业债务重组所得税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处理办法),对企业在债务重组  相似文献   

10.
刍议债务重组原理与准则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债务重组过程原理及会计处理(一)以资产清偿债务此方式下分两种情况分析。第一种情况,以低于债务的现金清偿。债务人偿债过程原理为:负债多、偿还少,差额部分为债权人减免的债务,应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基于偿债过程原理的会计处理为:转销债务,同时减少货币资金,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债权人债务  相似文献   

11.
一、债务重组会计处理原则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在认定债务重组时,要综合考虑债权人和债务人是否在自愿基础达成重组协议、是否有法院做出裁定、债权人和债务人是否相互独立、是否构成关联方关系或者关联方关系是否对债务重组产生实质影响  相似文献   

12.
项  目原准则修订后的准则债务重组的定义  原准则规定 ,债务重组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 ,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  修订后的准则规定 ,债务重组指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决同意债务人修改债务条件的事项。修订后的债务重组定义 ,将债务重组准则规范的范围拓展了 ,不仅包括债权人作出让步时的债务重组。还涉及债权人未作出让步时的债务重组。债务重组方式  原准则规定 ,债务重组方式包括 :(1 )以资产清偿债务 ;(2 )债务转为资本 ,(3)修改不包括上述 (1 )和 (2 )两…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及其应用指南,将各种方式的债务重组过程进行分解,详细阐述了债务人的偿债过程和债权人的债务重组过程以及相应原理,并以此为基础对债务人和债权人的会计处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些企业或因自身经营管理不善,或受外部影响而导致财务状况发生困难,现金流转不畅,出现暂时资金短缺,难以按期偿还债务。在此情况下,债权人一方面可以要求债务人破产清偿债务;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协商,修改债务条件,做出某些让步,使债务人渡过难关。如果债权人采取第二种方式,即债权人按照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决同意债务人修改债务条件的事项则做债务重组。那么在发生债务重组时,债权人和债务人将如何进行账务处理呢?笔者将通过实例说明财务人员如何对债务重组进行会计处理及在债务重组处理中所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张莹 《活力》2004,(11):79-79
所谓债务重组,是指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决,同意债务人修改债务条件的事项。《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规定了五种重组方式,其中之一就有“混合重组方式”。为了加强对企业债务重组业务的所得税管理,国家税务总局于2003年发布了第6号令《企业债务重组业务所得税处理办法》,对这五种方式的债务重组在所得税上做了明确的规定。  相似文献   

16.
<正>一、关于定义旧准则中债务重组的定义为: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决同意债务人修改债务条件的事项。新准则中则定义为: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做出让步的事项。通过对比定义可以看出,新准则调整了债务重组的范围。旧准则中任何修改某项债务条款均属于债务重组范围之内,而新准则突出强调了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和债权人最终做出让步。  相似文献   

17.
在实际工作中,以固定资产偿债有两种会计处理方法,其一是企业以固定资产抵偿债务时,如果债权人对债务人作出了让步,则按债务重组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一、处理程序  在债务重组的情况下,以固定资产清偿债务,债务人应对准备抵债的固定资产进行评估,确认该项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债务人将公允价值与该项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和清理费用的差额作为转让固定资产损益处理。债务人转让固定资产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将应付债务的账面价值与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的差额,作为债务重组收益;债权人按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入账,同…  相似文献   

18.
债务重组是指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决同意债务人修改债务条件的事项。企业进行债务重组主要有五种方式,一是以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债务。二是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三是债务转资本。四是修改除上述三种方式外的债务条件。如减少债务本金、减少甚或免除债务利息、降低债务利率、延长债务清偿债限。五是以上四种方式的组合。债务重组的经济意义在于,通过债务重组,可以维护债务双方的利益,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对债权人来说,债务重组既是一种无奈,但也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因为,虽然可以通过法律程序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一、新旧债务重组准则规定差异一是债务重组定义差异。旧准则规定:“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决同意债务人修改债务条件的事项。”新准则规定:“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二是公允价值处理的差异。财政部于2001年重新修订的债务重组准则,强调了真实性和谨慎性,  相似文献   

20.
债务重组,是指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决同意债务人修改债务条件的事项。债务重组对于改善我国企业不合理的债务结构,减轻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债务负担有积极的作用。同时又避免了破产程序费时、费力、耗资巨大、社会动荡等消极影响。但是,近段时间以来,我国所进行的一系列债务重组的尝试,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如对债权人利益的忽视,对债务人利益的过度保护等等,导致原本就缺乏“信用”的中国经济出现滑向“赖账经济”的危险。因此,债务重组工作必须按有关规定、制度进行。财政部于2001年1月对《债务重组》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