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企业项目投资现金流量测算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伟  石丽萍 《经济问题》2005,(10):73-74
一、引言 我国企业固定资产项目投资近年来呈现出日益上升的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200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70073亿元,比上年增长25.8%,增速比上年回落1.9个百分点。其中,城镇投资增长27.6%,农村投资增长17.4%。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为40242亿元,比上年增长24.8%;中部地区投资为15126亿元,比上年增长30.2%;西部地区投资为13749亿元,比上年增长26.6%。  相似文献   

2.
一般测定R&D国际化的指标主要用企业的海外R&D机构的数量、占研发经费的比率,或从事R&D工作科技人员的数量等来衡量。据JBIC的年度“关于日本制造业企业海外事业开展情况调查报告”显示,2005年日本跨国公司海外设立的R&D机构比2000年增加了72.3%,其中在北美和EU15国增加了28.8%。而在发展中国家却增加了3倍,特别是在中国的R&D投资增加了4倍,在华R&D投资比率从2000年的7%扩大到18.4%。日本企业的海外R&D机构数量从1999年的472家,增加到2005年的509家。另一项日本经济产业省2005年进行的“海外事业活动基本调查概要”的数据显示,日本跨国公司海外研发经费的比率从1998年的2.3%上升到2004年的2.9%。上述日本跨国公司R&D的海外投资进程的变化,恰好与中国引进外资R&D机构的增幅呈现出一致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财经文摘》2008,(10):24-24
尽管中国的人民币逐步升值,2007年中国进出口额却分别增长了20.8%和25.7%,贸易顺差为2620亿美元。外国对华的非金融直接投资增长了13.6%,外汇储备达到创记录的1.53万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了43.3%。同时,中国的失业率由4.1%降至4%,粮食连续4年获得丰收。  相似文献   

4.
曾铭 《时代经贸》2005,(11):65-67
在经历了5年多低基数基础上近40%的高速增长之后.今后中国IC产业将进入一个平稳增长期,2004年至2009年中国IC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6.6%。而以往靠投资拉动、新建生产线的增长模式也许将放缓.依靠自主产品带动IC设计企业壮大,将是该阶段中国IC产业保持持续增长的源动力。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国际贸易和外商投资得到迅猛发展。截止2003年,全省国际贸易总额达2434.04亿美元,年均递增20.3%,其中出口额1403.34亿美元,增长19.7%;并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者在福建省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9507家,合同金额775.70亿美元,年均递增42.3%,实际投资金额459.07亿美元。年均递增42.5%。  相似文献   

6.
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寻菊贤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虽然我国的对外投资发展迅速,从1979年以来,年均增长35%以上,但是,与同期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实际投入相比,则国内引进外资和海外投资的比例仅为1∶0.037,这远远低于世界平均1∶1....  相似文献   

7.
经测算,2005年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工业能源消耗近3亿吨标准煤,比2001年的1.45亿吨标准煤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长19.7%。以外商直接投资为载体的国际产业转移加大了中国工业能源消耗总量,平均每年增加3800万吨标准煤的能源消耗。但是,国际产业转移并没有加大中国工业能源消耗强度。2005年外商投资企业工业能源消耗强度1.57吨标准煤/万元增加值(2000年不变价),  相似文献   

8.
论中国对人力资本的投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中国各级政府对教育的投资大约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而对物力的投资则约占30%。相比之下,美国在这两方面的投资分别为5.4%和17%,韩国分别为3.7%和30%。表1是中国与其他国家教育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较。中国对人力资本投资低于同类国  相似文献   

9.
2007年上半年投资形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7年1-5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2045亿元,同比增长25.9%。从各月投资增长情况看,投资保持平稳发展态势,2—5月份,当月投资分别较上月增长了23.4%、26.8%、25.8%和27.1%,月度之间波动不大。月度平均增速25.8%,同比下降2.9个百分点。但是,与前两年同月水平相比,2007年各月投资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之上(见表1)。  相似文献   

10.
2003年全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增长基本呈直线下滑趋势,其中一季度我国实际利用外资130.9亿美元,同比增长56.7%.属高增长期;随后由于SARS的影响,上半年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为302.6亿美元,同比增长34.3%,增幅比1季度下降22个百分点,但仍为较高增长。而下半年却急转之下,实际利用外资规模大幅下滑,7~10月的四个月实际利用外资累计增长分别为26.6%、18.4%、11.8%和5.8%,l~11月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71.54亿美元,同比增长继续下降,仅为0.20%,比2002年同期降幅达14.4个百分点,增幅逐月下降趋势令人担忧。若以单月计算,更创下连续4个单月出现负增长的记录。7~10月各单月实际利用外资与2002年同期相比增幅均为负值。分别是-18.8%、-28.3%,-28.8%和-36%,降幅之大是近年来所没有的。  相似文献   

11.
加拿大企业对华直接投资问题的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拿大企业对华直接投资问题的调查及分析杜两省罗伯特E·安克利截止1991年底,加拿大对华直接投资实际总额累计达到2.12亿美元。虽然加对华投资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存在明显的问题:第一,投资量还比较小,不到加同期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0.4%,仅占中国吸引...  相似文献   

12.
《经贸实践》2004,(3):34-36
浙江卡森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外合资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皮革及其制品的加工和销售。产品出口美国、欧洲、澳大利亚等国家。公司目前拥有总资产25亿元,所有者权益9亿元,员工近万名。2003年实现销售36亿元,税利4.8亿元;与上年同期分别增长71.4%和64.2%。  相似文献   

13.
声音     
《经济导刊》2007,(4):7-7
“从全球来说,通过并购的形式实现投资,份额是很大的,占到80%以上。但是中国在这方面刚刚起步,实际上外资通过并购的形式来实现对中国投资也就占2.5%。我们认为外商投资企业通过并购这个方式来实现投资,实际上既是一个重要方式,也是一个好的方式。只要我们能够规范这种投资行为,我相信它是很有发展前景的。”  相似文献   

14.
数据     
《资本市场》2004,(11):6-7
中国2004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9.5%,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7.7%,今年前三季度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利润8088亿元,前九个月外国投资加速增长,今年我国外贸总额有望达1.1万亿美元顺差100亿  相似文献   

15.
越南国内情况 一、GDP与投资增长 2007年越南GDP增长率高达8.5%,过去十年,越南经济的平均增长率维持在7.5%。2007年越南GDP为700.22亿美元,约为中国的2.15%。  相似文献   

16.
中部崛起战略是中央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是我国经济整体腾飞和国家落实区域经济发展序列的重要战略步骤之一,也是我国经济新一轮转型能否顺利实现的重要保证。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河南、江西、湖北、湖南六省,国土面积为102.6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7.7%,2001年人口35147万人,占全国的28.1%;国内生产总值2.15万亿元,占全国的22.4%,是我国人口、资源、经济较为密集的区域。该地区经济状况、政策效用等呈现明显聚类特征,在我国区域发展中形成了举足轻重的中部区域经济体系,是中国的粮仓和现代工业的摇篮,也是支撑中国版图的脊梁。  相似文献   

17.
袁波  李光辉 《经济月刊》2012,(11):82-83
农产品贸易占中国一东盟总体贸易的份额一直较小,2001—2011年期间这一比重最高也未能超过7%,2011年为6.7%。2012年,第九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不仅首次举办东盟咖啡展和东盟产业园区招商大会,还举办了投资合作圆桌会、投融资项目对接会等一系列投资促进活动,  相似文献   

18.
国别地区篇     
《时代经贸》2008,6(11):69-75
1、香港——北京最重要的境外资本来源地 香港是最早在北京投资的地区。1980年北京市第一家外资企业航空食品企业即来自香港。香港地区一直是北京市最主要的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地。截至2007年底,香港在京投资项目累计8835个,合同外资和实际外资金额累计分别为198.2和95.7亿美元,分别占北京市累计利用外资投资项目、合同外资和实际外资金额总数的31.6%、30.3%和26.0%。香港在京投资发展历程如下图示:  相似文献   

19.
汪忠明 《经济前沿》2003,(12):16-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开始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对外贸易量年均增长高达30%,以上,中国入世前后的2000~2002年,民营企业进出口分别占当年全国进出口的4.0%、5.4%、  相似文献   

20.
“十五”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我国信息产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势头,“十五”计划发展目标全面完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预计2005年信息产业增加值完成1.13万亿元,其中电子信息产业7100亿元,通信业4172亿元。“十五”时期,我国通信业务总量和业务收入分别年均增长27.6%和13.4%,平均每年新增电话用户1亿户,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用户数跃居世界第一位,互联网上网人数居世界第二位,通信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1万亿元,电信企业境外上市融资累计达到252.5亿美元。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7.3%,五年内产业规模扩大了2.3倍,利税总额、软件产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12.4%和39.9%,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年均增速高达35.3%,五年累计吸收外资10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