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要求.也是当前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进程中一项紧迫的任务。作为政府扶持农业的重要手段,财政在支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山东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张掖市县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情况开展的调查,得出金融支持县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存在诸多不匹配现象:贷款需求与实际供给不匹配、贷款期限与农业生产周期不匹配、贷款融资成本与承受能力不匹配、融资抵押物与抵押担保要求不匹配、农业保险与农业的规模化风险不匹配.并分析其原因在于:实施主办行制度效果不明显,生产资料流转评估确权机制不健全,财政、金融政策缺乏有机联动,最后提出了创新金融产品、加强财政金融联动支持县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报告和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文章论述了金融推动新型农业主体快速发展的作用,并介绍了目前广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基本情况及金融需求特点,接着分析了制约金融支持广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瓶颈因素,最后就如何发挥金融的作用,助力广西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观察研究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方面的经验与做法,提出了如何建立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如何发挥政府支持引导作用,加大财税扶持力度,如何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如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等方面的观点,借鉴他人经验为我所用,以加快培育发展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相似文献   

5.
作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应运而生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代表着我国农业经营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是牵动农村改革全局、破解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矛盾的关键,也是我国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化的现实途径之一。本文对赤峰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总结了赤峰市在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方面所进行的探索和做法,探讨了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付武临  陈宇 《金融博览》2014,(21):54-54
党的十八报告提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体系”.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扶持家庭农场发展.2014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关于做好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目前,我国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已经破题,但如何做好这份答卷呢?带着这些疑问,笔者深入有“赣东粮仓”美誉的抚州市,走访了四百多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了解他们的心声与诉求,探求其中隐含的金融逻辑.  相似文献   

7.
新型主体金融需求迥异于传统农户,更适合传统农户的农村金融供给体系已无法满足新型主体金融需求,并成为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关键瓶颈。本文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现状和特点进行了分析。从整个农村改革发展的宏观视角,全面剖析了金融创新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面临的优势和制度约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改革创新试点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刘炼 《时代金融》2014,(7Z):299-301
新型主体金融需求迥异于传统农户,更适合传统农户的农村金融供给体系已无法满足新型主体金融需求,并成为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关键瓶颈。本文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现状和特点进行了分析。从整个农村改革发展的宏观视角,全面剖析了金融创新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面临的优势和制度约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改革创新试点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够提高农业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水平,是优化农业产业布局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掌握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情况,本文以江西省九江市11个县278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调查样本,重点分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表现,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进而提出金融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建议。调查显示,九江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需求强烈,不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贷款获得程度不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个人信用度、受教育程度、经营期限、毛收入水平、贷款经历对信贷匹配程度起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分析朔州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主要特点、金融支持实践和存在的问题,据此进一步提出完善制度保障和金融扶持体系等相关政策建议,提高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推动农业经济加快转型。  相似文献   

11.
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研究——以普洱市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中央农村工作的长期决策部署。在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下,培育经营规模大,集约化程度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农业经营组织,发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的集结作用,实行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金融通过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耕地集中耕作促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人行普洱中支通过研究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创新涉农抵押贷款机制、落实农业补贴政策、创新融资性担保、金融支持社会化服务组织、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综合运用货币信贷政策扩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规模等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与财政金融支农创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财政金融支农服务存在注重功利性、附有行政回报条件、支出结构分散、形重于实、强调有偿性、具有求稳偏好以及两者间缺乏有效互动等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从不同侧面影响了财政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预期效果,为此需要加大财政支农支出倾斜力度、杜绝各类行政报酬、整合财政支农资金、开展金融专项服务、健全金融支农补贴机制、完善担保体系并建立财政金融支农联动机制,以创新财政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服务。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中央一号文件又特别的明确指出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方向,在当前疫情常态化下如何做好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意义重大。本文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为例,就如何采取新举措全力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走上健康发展的快车道,有效促进"三农"的快速发展,克服疫情所带来的影响进行了详实的分析,对当前政府和金融机构在开展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伊春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较快,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已经成为变革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立足点。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金融服务需求,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现代农业实现生产专业化、经营集约化、组织一体化和服务社会化成为金融发展的重要内涵。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金融支持现状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一是专业大户。  相似文献   

15.
东北三省作为全国粮食主产区,近年来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进程中,东北三省的金融机构为广大农民和涉农企业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但由于受多种因素制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金融支持仍存在一些问题需加以研究解决。本文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开展论述。  相似文献   

16.
为不断适应农业规模化经营发展新形势,必须培育发展服务功能齐全、经济实力较强、体系完善、运行规范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农业经营新模式.逐步构建起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本文结合山东省济南市的实践,就加快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13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地指出:要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流转,大力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和发展。然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又是大力推动农业规模化、现代化经营的重要力量。为了解金融支持榆林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笔者通过详实调查研究从多角度提出可行的政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新形势下加快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福建省建宁县为例,介绍当前农村金融组织现状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分析制约金融支持农业经营主体的主要因素,提出创新农村金融体制以促进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健康发展的构想。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迅速,成为“三农”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和农村规模化粮食种植的主要形式,同时也是农村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和加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有效途径。2013年以来,龙井市加大了对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力度,使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截止2014年3月,龙井市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已达660家,其中家庭农场达130家,比上年增加42家。但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怀远县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全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步伐明显加快,成为助推农业转型升级和粮食增产、农业增效的新生力量,农村经济呈现持续向好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