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康瞧 《人力资源》2012,(6):14-20
不论是哈佛、剑桥,还是清华、北大,在其推荐的各种经理人必读的伟大著作中,书目可以有所差别,但一个名字却从来没有过不同,他就是彼得·德鲁克。非常有幸,在我真正步入经理人队伍的时候,在书店看到一位老人肖像下面的三个字:《旁观者》。我久久凝视着……包括后来他的文字里的思想。当然,我不可能甘心做一个"旁观者",我要与这位老人展开一次"对话",哪怕是忐忑的。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天,如此快速地来到了。  相似文献   

2.
《随想录》     
枕戈 《审计月刊》2005,(11):53-53
2005年10月17日19时06分,一代文学巨匠巴金永远离开了我们。巴金不是一般的作家, 不是“人民币作家”,不是附庸权势的文人,不是名不副实的雅士。他有的是对人民的热忱,对读者的忠实,对事业的追求,对文学的责任,对人格的锻造,对品质的修炼。他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民作家。从1921年公开发表第一篇文章,到1999年2月续写《怀念振铎》一文,巴金一生中创作与翻译了 1300万字的作品。他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寒夜》、《憩园》、《第四病室》等文学作品,是中国文学的丰碑。他的《随想录》堪称一本伟大的书。这是巴金用全部人生经验倾心创作的。他在《随想录》中痛苦回忆,深刻反思,重新开始青年时代的追求,完成了一个真实人格的塑造,并大胆自剖:“我明明记得我曾经由人变兽,有人告诉我这不过是十年一梦。还会再做梦吗?为什么不会呢?我的心还在发痛,它还在出血。但是我不要再做梦了。我不会忘记自己是一个人,也下定决心不再变为兽,无论谁拿着鞭子在我背上鞭打,我也不  相似文献   

3.
不久前,我在《天下》杂志上看到一篇厉以宁教授的文章.他认为在激烈的企业竞争中.中小企业要想避免被淘汰的命运,关键在于——管理大师德鲁克在《管理——任务、责任、实践》一书中所说的:在一个小生态领域中获得优先地位。他认为这是中小企业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对从事企业管理工作的读者来说是一本非常有效的书。对此我深有体会.并且是源自20年前海尔创业初期。那时管理类书籍少之又少,不记得是从什么地方找到的这本书。开始我想,一个外国人既不熟悉中国文化,又不了解中国企业.他所念的管理经能有多大用处?但出乎意料的是我很快就被这本书深深地吸引住了。因为书中没有晦涩深奥的理论.有的只是来自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诠释的却是鲜活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史永翔 《公司》2003,(11):24-25
晓峰: 你好!上次你对我说,《激励,让员工充满斗志》这封信使你转变了思想,回归到管理的根本点,摆脱了在方式和制度上转圈的桎梏。在那封信中,我更多地谈到了激励员工的总体技巧,对不同类型的员工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这是你给我的提醒。 是的,一个人是否有干劲,从他的行为中很容易看出来,但这受诸多不明显因素  相似文献   

6.
杨靖  张宁 《中国企业家》2009,(11):78-79
一见面,陈刚连连道歉。他感冒了,鼻音很重。“我经常开玩笑说,我想写两本书,一本书叫《跨界》,一个叫《边界》。”这位快乐购物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话题扯远了。他语调快速不失温厚,用词简练易懂。“跨界是行动主义、英雄主义,是实证主义。而边界是危机主义,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是自己的分寸。两者都是发展的理论。”  相似文献   

7.
上海《赢在战略》课上,一个管理者问我:一个员工有一件事明明做锚了,但他是公司的一个骨干员工,如果我说他,他受不了不干了怎么办?但如果我不说他,他老是犯同样的错误又怎么办?我怎么解决这个两难问题?  相似文献   

8.
今年3月28日,我在给《经济纵横》编辑部的信中表示,我不打算同卫兴华同志争辩。许多观点孰是孰非由实践检验,由读者评价好了。这是我当时的态度。只是《中国工商管理研究》因卫兴华同志同我商榷的文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私营经济》是针对我在该刊发的文章《清除“左”的干扰,促进私营经济健康发展》而发的,为了开展争鸣而于上期转载了,这就给我一个权利,可以讲讲我的观点。我再次看了他的文章,觉得有些是原则性问题,于是改变了原来不争论的想法,写了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9.
王静 《中国企业家》2012,(16):18-19
《中国企业家》2012年第15期一线《"V酷"财技》时间倒退五年,如果一个CFO当了互联网公司的创始人或者CEO,我可能会怀疑他其实是为了把这家公司带上市,然后狠赚一笔走人一这才不辜负一个CFO的头脑,不是吗?  相似文献   

10.
在平坦的世界里,协作创新是自主创新必要的手段。协作创新和自主创新这两件事是完全没有冲突的“全球一盘棋”作为过去一年来全球最畅销的商业书籍,托马斯·弗里德曼的《世界是平的》让全球的CEO们着迷。我不是帮他卖广告,我看完了以后第一个印象希望告诉你,这不是管理书,这是一个预言,是先写下来的21世纪历史的书。作者是在一些事情刚好发生、一些事  相似文献   

11.
《东方企业家》2010,(2):8-8
我看了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达》之后,不得不为他这冒险棋而叫好。 卡梅隆天生不怕冒险,并非是他大可以回到生活的本原——一个卡车司机,而是他拍摄《泰坦尼克号》时,费用远超预算,投资者质疑他是否能把这影片拍完,要求压缩制作成本,卡梅隆说。那我不收取任何的导演费用,他选择的冒险是:把自己的一切财富都可以押在上面,赌定自己的电影能大卖。  相似文献   

12.
《这才是马云》一书的作者是马云的助理陈伟,他曾经在阿里巴巴内网上发了一个帖子,其中有一句话感慨地说,他从来没见过马云接受记者超过1小时以上的采访。我笑着纠正他,这话不准确,应该加上一句,"除了沈威风之外,没有超过1小时的记者采访。"  相似文献   

13.
当我拿到《营销想象力》的书稿时,内心的震动是无法形容的,一是因为作者西奥多·里维特曾经给予我无法形容的影响,二是因为能够在纪念作者的时刻里得到仔细研读他的书的机会。确切的讲这不是一本写给营销人员看的书,这是一本给企业最高决策层和经理人看的书,如果不能够深刻理解这本书所提出的观点,在这样一个不确定性成为常态的世界里,企业很快就会陷入泥潭不能够自拔。  相似文献   

14.
前几天,和《中外管理》杂志杨沛霆总编见面。他提到马上就是《中外管理》杂志创刊200期了,正筹备出一本特刊,想请我撰写这期特刊的卷首语。一本可以说和我们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步创办的杂志,18年来一直关心我们企业的发展,自负盈亏,走到今天,很不容易。如今《中外管理》又作为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连接企业管理实践的一个很好平台,所以我就欣然应允了。  相似文献   

15.
宋建英 《公司》2001,(10):15-15
我曾听过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在央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决胜2000年”讲座中关于《管理创新与企业发展》的讲学,也曾参观过海尔集团的一个电冰箱厂,在我的感觉里,海尔的成功应当归功于海尔文化的成功,这引起了我对企业文化作用的思考。 有理论家说:一个企业出两个产品,一个是看得见的,一个是看不见的,后一个产品就是企业文化。而我想进一步明确的是:前一个产品是结果,后一个产品是过程;没有过程,就不会有结果。对消费者来说,可以不计较过程,但对企业来说,绝对不可以忽略过程。通尔集团正是因为创造了适合中国特色的海尔文化…  相似文献   

16.
在港台娱乐媒体上,他是最热门的人选之一,他的绯闻常常伴着他的每一次音乐制作;在大陆他制作的歌曲《我是一只小小鸟》、《凡人歌》、《当爱已成往事》、《让我欢喜让我忧》等等,被无数人传唱。谈及生命的起起落落,随你喜欢不喜欢,但这是真诚的  相似文献   

17.
螺旋式成长     
我的朋友《当代经理人》杂志的言实兄几天前请我就本期的封面人物齐游中做一个点评。我当时几乎推掉,因为自己很忙,不一定有时间做一个够质量的点评。但我看了他传真来的稿子之后却发现,这其实是一个十分契合我在全国各地举办的《成功战略》中宣扬理念的案例。 齐游中是一个真正的企业家,因为他具备一个企业家应有的精神,不轻易就承认失败,而是一次次从危机中发现机会,并且几乎是固执地在自己认为正确的道路上走下去。让我感动的并不是他使出的“休克疗法”及“借船出海”的招数,而是在一个恶劣的经营状况下(负债4300万,没有…  相似文献   

18.
刘荣 《中国企业家》2008,(5):135-135
稻盛和夫最大的成就在于创造了"京瓷精神"与"京瓷哲学""幽兰在深谷,本自无人识。只为香馨重,求者遍山隅。"这是《一个少年的梦——京瓷的奇迹》这本书给我最深的印象,也是我对那位可敬的长者——稻盛和夫最刻骨铭心的感受。通过他的拼搏与努力,起步较晚的京瓷成为了名扬世界的大企业,这的确是一件足以傲视群雄的伟业。  相似文献   

19.
看完此文,我终于知道宁财神在《非诚勿扰》舞台上,总是做出低头寻找状的原因了——他在寻找他的"二次元"。我觉得,这垦的"二次元"有点"亚文化"的意思。《武林外传》当年在央视的遭遇和《大话西游》在电影院境遇极为相似,最后都是被一个非主流文化群体托起并持续走红的。仔细一想,宁  相似文献   

20.
邹玲 《中国企业家》2013,(2):113-117
徐峥一直在咳嗽.显然他还不适应"10亿俱乐部导演"新标签.《泰囧》票房火爆使得他哑着嗓子到处跟人解释:"我就是想拍一个正常的电影,期待它有一个正常的结果,但它却变成了一个事件,我觉得这个事件跟我没关系."他不愿得罪任何一个曾经风光,如今被他斩于麾下的某某某们.但有人说,《泰囧》火成这样,他其实已经把人给得罪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