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桥头堡战略下云南产业结构调整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穆艳 《现代经济信息》2014,(22):495-496
桥头堡战略是云南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拓展外向型经济发展空间,加快边境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力契机。云南地处边疆,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产业结构的发展中存在着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桥头堡战略的实施,必然要求调整云南的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文章分析了云南省现行产业结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桥头堡战略下,云南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促进云南桥头堡战略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2.
甘南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是全国十个藏族自治州之一,是古丝绸之路唐蕃古道的重要通道,是离内地最近的雪域高原。近些年,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和甘南73万各族群众的团结奋斗下,甘南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相比,还有很大的发展差距。本文通过对甘南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分析,发挥比较优势,整合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力争找到一条符合甘南民族地区发展实际的路子,加速实现民族地区转型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3.
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是重庆市“一圈两翼”战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直辖以来,虽然渝东南地区在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取得了较快较好的发展,但是全区经济社会仍然处于“爬坡上坎,负重前进”的阶段,一些困难和问题相互交织。通过分析这些困难和问题,利于理清渝东南民族地区发展的基本思路,制定在建设区域发展平台、培育输血和造血机制、发辉相对经济优势等方面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迅速而有效地缓解和逐步消除广泛存在于云南边境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是云南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极具挑战性和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云南边境民族地区在新阶段扶贫开发进程中面临着诸多的矛盾和问题,必须围绕中国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的总体目标,多措并举,使云南边境民族地区与全国同步消除绝对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5.
西部民族地区地域辽阔,少数民族众多,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丰富,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而且发展不平衡。加快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的开发与发展,应该有新的思路。从西部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并结合中外相关的实践经验,实施城市化发展战略,是实现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黄洁 《现代经济信息》2012,(18):219-220
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本单位,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县域经济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提速至关重要。在这样的背景下,以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龙山县为例,对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进行调研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措施对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健康、科学和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等各种非公有制经济,放宽市场准入,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参与西部大开发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①民族地区非公经济的现状和问题是关系到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对其研究符合国家利益和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8.
少数民族地区一般是经济发展水平滞后的落后地区,产业结构层次低,二元结构特征明显。但是这些地区往往蕴含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本文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探讨了如何在民族地区利用优势资源,依据区域现有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发展特色经济。以特色经济的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升级,缩小地区贫富差距,增加不发达地区人民的收入水平,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对策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化水平的高低,既是体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现代化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又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抓住机遇,加快城镇化建设,对于从根本上解决西部民族地区的“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发展新跨越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在分析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发展现状、特征、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结合西部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和任务,提出了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并通过一系列扶持政策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加快经济和民生事业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强.2021年8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把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促进各民族紧跟时代步伐,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近年来,少数民族地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已经与全国同步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当然也需要看到,受自然条件和发展基础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还较大,加快发展的任务非常繁重.  相似文献   

11.
大理白族自治州产业结构发展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理白族自治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滞后,既有自然的、历史的原因,也有政策、制度效应的因素,但更重要的还在于自身产业结构的落后与低效。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的产业结构具有民族地区的典型特征,其三大产业及其变迁反映了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轨迹和特色,因此,如何按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快民族自治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是民族经济发展的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文章采用新新贸易理论的出口边际分析框架,将西部民族地区边境出口贸易的增长分解为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发现该地区边境出口贸易的增长主要通过集约边际来实现,扩展边际的作用十分有限。通过计算1996年至2010年该地区总体及各省区边境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弹性,认为这种数量扩张型的边境出口贸易较为有效地促进了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增长。最后从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两个维度提出了拓展西部民族地区边际出口贸易空间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3.
关于提升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郡县治,则天下治。”因此,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确定的“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贫困人口继续减少,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目前,我国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已成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制约因素。因而,加快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而提升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竞争力是加快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以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为突破口,培育和发展集群经济,为促进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选择。  相似文献   

14.
民族地区企业创新发展的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地区企业是民族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在确保民族地方经济增长、维护地区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相对于它在经济和社会中的作用和自身潜力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一系列因素制约其发展。因此,如何摆脱企业的发展瓶颈,加快企业在融资、管理、技术、人才等方面改革创新的步伐,不断拓展发展企业新空间,提高市场竞争优势,就成为民族地区企业目前最迫切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一、民族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1、是解决民族地区发展不协调、不平衡问题的迫切要求。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多方面原因,民族地区的发展仍然存在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有的还比较突出。就广西来说,尽管近些年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经济连续五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全区各族群众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总体还较低,特别是贫困地区大多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基础设施十分薄弱,生产生活条件相当艰苦,扶贫开发任务相当艰巨。民族地区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事业发展滞后;民族地区大多位于边远山区,生态环境脆弱,石漠化严重,自然灾害频繁,人与自然发展不和谐。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用改革的办法,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6.
文章立足皖江城市带的基本状况,阐述了“马芜铜”东向发展的战略优势,“皖江发展战略”及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快皖江城市带与产业集群建设,对于推动安徽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率先在中部地区崛起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解放以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发展总体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制约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依然存在.只有树立科学发展观,选择全新的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战略,才能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缩小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距离.  相似文献   

18.
目前西南边境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中主要存在发育程度低、发展不平衡、城镇化质量低,农村文化素质较低等问题.加快边境地区城镇建设,应加快产业发展,为城镇化提供基础和动力支撑;发展教育,为城镇化进程提供人力资本支撑.  相似文献   

19.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先导性、战略性产业,也是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脱贫攻坚及交通强国的政策指引下,民族地区的交通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与其他地区相比依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民族地区现已整体脱贫,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阶段,可持续交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双碳”目标下,民族地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构建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完善可持续交通规划总体布局,拓宽可持续交通发展资金筹融资渠道,助力乡村振兴及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确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推进民族地区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20.
借助云南省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云南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以及合作单位提供的数据,从人口规模、人口结构、人口分布三个角度对边境民族地区人口空间格局演化特征进行分析。从经济环境、民族成份、医疗卫生条件等角度研究边境民族地区人口空间格局演化的影响因素。运用VAR模型对边境民族地区人口空间格局演化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与相应启示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