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间站穿越正线调车作业存在问题与改进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目前中间站调车作业在技术设备条件和人员素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中间站调车作业中的惯性违章情况, 提出了加强职工教育、规范作业要求、严格作业标准等改进措施。同时建议有关部门协调解决和综合治理中间站的轨道电路不良、中间站照明不足、增设牵出线等问题,以确保中间站穿越正线调车时的作业安全。  相似文献   

2.
针对中间站调车作业的调机配备多、跨区联调多、利用间隔多、切割正线多、摘挂列车多、调车线路少的特点,分析中间站调车作业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调车规章培训,强化业务素质;修订完善作业办法,规范基础管理;强化业务技术指导,加强现场控制;增强安全意识,落实"三控"制度;落实逐级负责管理,完善考核制度等措施。  相似文献   

3.
调车工作是铁路运输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间站调车作业安全是铁路安全的重点、难点。在阐述车务系统中间站调车作业安全防控现状的基础上,分析调车作业规章制度、调车人员培训及素质、中间站调车安全管理、调车设备设施、调车作业安全环境、新技术创新应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按照抓基础、强基本、重基层的思路,从"人防""物防""技防"3个方面构建"三位一体"的中间站调车安全保障体系,以整体提升中间站调车作业安全防控能力。  相似文献   

4.
铁路中间站的调车作业效率决定其能否按时接发列车和货车的在站停留时间。分析影响中间站调车作业效率的因素,提出增加中间站调车设备的投入,加强对调车作业效率的考核和分析,全面推行工效挂钩制度,加强车务和机务部门的联劳协作,加强中间站的班组管理,采用先进合理的调车组织方法等提高中间站调车作业效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从发生事故的时间段、地段、人员、种类4个方面,对中间站调车事故进行分析,影响中间站调车作业安全的主要问题是调车人员配备不合理、设备运用状况不良、作业时间相对较长、调车作业环境差和现场安全管理不足。提出确保中间站调车作业安全的对策,包括优化人员结构配置、落实标准化作业、更新改造调车设备、改善调车作业环境和为职工创造健康的休班生活。  相似文献   

6.
我国铁路中间站的传统调车模式是在中间站设调车组或助理值班员,利用调车机、本务机进行调车作业。这种模式存在着运输组织粗放、减员增效困难的突出问题。为此提出跨站调车和区域性调车,利用较大车站的调车组和机车,到相邻站进行调车作业。分析新调车模式的适应性,并通过实际应用说明新调车模式在管理与运输指标优化,以及减员增效方面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中间站调车作业难点多,隐患多,不利因素多,是当前运输生产安全的薄弱环节。车务部门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要加强中间站调车作业人员的技术培训,抓好调车联控和作业安全的落实,尤其要加强中间站站长的监控作用和结合部的管理,并不断加大新设备的投资。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中间站调车作业的难点及事故原因,提出加强安全教育,提高人员素质;严格落实调车作业标准;加强现场控制;控制安全关键点;探索成立区段调车组;加大科技投入,强化安全保障等对策,介绍了阿克苏车务段中间站调车作业安全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中间站调车作业安全的思考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中间站调车作业的难点及事故原因,提出加强安全教育,提高人员素质;严格落实调车作业标准;加强现场控制;控制安全关键点;探索成立区段调车组;加大科技投入,强化安全保障等对策,介绍了阿克苏车务段中间站调车作业安全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层次分析法在取送调车作业计划编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铁路技术站,货场、专用线取送车计划的质量,对车站的车辆停留时间、调车机作业效率等作业指标有很大影响,根据衡量调车计划质量的标准及细分的指标,结合有关计算机技术在车站日常生产决策中的应用,用多目标决策中的层次分析法(APH)选择最优的取送调车作业计划,从而提高调车机工作效率,降低车站的车辆中、停时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