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亚马孙森林号称“地球之肺”,对这个地区茂密丛林的砍伐和烧荒不仅引起全球气候变化,增加温室效应,而且还会导致亚马孙生态系统的变化,影响当地农牧业的发展。这是第三次“亚马孙生物圈——大气层大范围实验”科学会议得出的结论之一。  相似文献   

2.
薛涌 《经济导刊》2010,(1):96-96
有统计称,导致地球温室效应的排放中,交通工具占14%(包括汽车、飞机、轮船等等),住宅和商业建筑(不包括工业设施和发电厂)占了10.3%。又有统计称,住宅、商业和工业建筑的排放,占导致地球温室效应的排放的  相似文献   

3.
两年前,南极科考人员在南极永久冻土带发现了一种前所未见的致命病毒,目前地球上尚没有任何一种动物可以对这种病毒具有免疫性。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南极冰川融化加剧,美国科学家日前发出警告,一旦这种病毒复苏扩散,地球上将没有哪种生物可以幸免于难。地球温室效应导致南极冰川融化,以前人们担心的仅仅是海平面会上升,淹没许多陆地,但美国海洋和气候学家的研究表明:根本不需要等到海平面上升淹没城市,冰川融化释放出的恐怖病毒已先夺去了数百万人的生命。美国纽约大学的汤姆·斯塔穆鲁教授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尽管还不能确定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能源危机、石油价格不断上升以及地球温室效应加重,世界各国对能源和一氧化碳排放引起的环境问题更加重视,纷纷制定和采取各种严格的措施进行控制。在汽车领域,应对环境问题和提高冲撞安全性成为最常见的关键词。有许多研究表明,地球变暖和酸雨与汽车排放的二氧化碳、硫化物和氮氧化物有很大关系。因此,北美、欧洲和日本等对汽车排放物提出了越来越高的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5.
张子文  周彪 《大陆桥视野》2016,(14):104-104
地震是一种危害极大的自然灾害,成因是由于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地震会导致所在区域大量的房屋倒塌,进而造成人员伤亡。避难场所应运而生,公园、绿地、广场、学校都可以用作避难场所。近年来,由于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开放环境的避难场所因为城市用地紧张会变得越来越少,暨有建筑兼做避难所会成为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6.
随着二氧化碳等温室效应气体浓度的上升,地球温暖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从很多现象可观察到由于地球温暖化对农作物生产带来的影响。其中,农业害虫现象的变化,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防止地球温暖化会议,具体确定了发达国家温室效应气体排放的削减目标,进一步加快了日本有关各界对于环保措施制定和实施的步伐,特别是汽车产业投入前所未有的力量致力于低燃料费、低污染汽车的研制开发。目前的低燃料费、低污染汽车主...  相似文献   

8.
水泥二十八天强度确定,在使用中是长期存在不好解决的老大难问题。用之不当,混凝土质量无法保证,资源浪费。因为多用一吨水泥,就要多生产一吨水泥,多生产一吨水泥就要向大气层排放1m3二氧化碳,增加地球温室效应;同时水泥用量多了,水化热加大,增加混凝土开裂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世纪之交,人类对其周边环境有两点明显的感觉:一是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地球正变得越来越小;二是随着经济生活的不断发展,地球却变得越来越脏了。臭氧层的破坏,生物物种的锐减,自然资源的损毁,危险废弃物的产生等等现象在...  相似文献   

10.
《财经文摘》2010,(7):46-47
“智能城市”这一关于人类生活环境高科技化的概念正在全球流转,并越来越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人类生活的未来图景究竟怎样?可以把城市和地球打扮成什么模样?智慧城市什么样?国际电信联盟秘书长哈马德·图埃认为,每个国家的城市将会因为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变得更加美好。他说,未来的城市会更加地高效,信息通信技术能够进一步改进公共交通的方式,同时也能让行人了解更多的出行信息;未来的城市环境将变得更加健康,  相似文献   

11.
为了保护地球环境,特别是从减少CO_2的排放量,缓解日益严重的地球温室效应,开发新一代的汽车已经是一个持续了多年的研究课题。其中包括研究开发液化石油气汽车、甲醇汽车、天然气汽车、氧汽车、电动汽车、燃料  相似文献   

12.
邓桂荣 《经济研究导刊》2010,(18):192-192,228
经济的盲目发展导致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温室效应等系列问题,这将导致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乃至威胁人类的生存.地球人应当紧急行动起来,在问题的萌芽状态就必须扼杀它们!  相似文献   

13.
地球在发笑     
燃烧石化燃料和砍伐森林,导致大气层中二氧化碳水平逐年上升,这就是地球变暖的温室效应的实质。旨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京都议定书》,在2002年各国的谈判中,随着美国和俄罗斯的不予接受而使之2003年难于实施。于是我们便看到——2001年4月22日,在汉城举行的纪念第31个地球日的集会上,一名韩国演员在一个被污染的地球模型前表演。当天,数以千计的汉城市民与一些环保主义者聚集在市中心,举行主题为“取悦地球之2000年6月3日,104条逆戟鲸搁浅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埃尔库约海滩,其中22条获救后被放回大海,另外82条死亡。这是墨西哥一周…  相似文献   

14.
氢经济概念的提出,源于人类面临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挑战:全球温室效应有增无减;人类的能源结构过度依赖石油,而石油在地球上的储量面临枯竭;城市的大气污染、废气排放在加剧.  相似文献   

15.
“温室效应”是指因大气污染使臭氧层遭到破坏而造成的地球温度的升高,以及因此而引起的极地冰帽的融化和全世界海平面的升高等情况。澳大利亚联邦政府科学和小企业部长JONES1987  相似文献   

16.
在过去的1万年中地球的气温是比较稳定的。但是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能源的消费不断增加,导致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臭氧和氯氟羟等温室气体地地球外表面大气层中不断积累。C02在大气层中的体积浓度已由工业革命前的280ppm,增加到目前的360ppm。这是由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加剧了地球大气的温室效应,今后如不加控制的继续发展下去,就可能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超过地球生态环境适应性调节范围的危险性,目前已  相似文献   

17.
现在的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水土流失、沙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极端灾害性天气等等,这一切都在警示人类,如果继续下去,地球也许将不能供我们居住和生活。人类该何去何从,这是每个人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从藏族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讨论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美国全国科学院气候变化和补救办法专家研究小组认为,节约能源可以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只要美国在今后的20年内持续不断、充分地开发现有的科学技术,与“温室效应”作斗争,美国可以使截留太阳光热并提高地球表面温度的工业气体排放量减少40%。  相似文献   

19.
<正>由美国耶鲁大学托马斯·克劳斯博士领衔的一个研究团队近日在《自然》杂志上撰文称,未来几十年内,不断上升的全球气温将迫使土壤释放出550亿吨的碳,等于地球上增加了一个相当于美国规模的工业化国家。全球气候变暖加剧了土壤碳的释放,释放出来的碳又加剧了地球大气的温室效应,这是一个恶性的循环。面对  相似文献   

20.
在过去的1万年中地球的气温是比较稳定的.但是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能源的消费不断增加,导致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臭氧和氯氟羟等温室气体地地球外表面大气层中不断积累.CO2在大气层中的体积浓度已由工业革命前的280ppm,增加到目前的360ppm.这是由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加剧了地球大气的温室效应,今后如不加控制的继续发展下去,就可能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超过地球生态环境适应性调节范围的危险性,目前已有一些证据证明了这种危险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