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2 毫秒
1.
本文着眼于我国投贷联动,将我国商业银行参与投贷联动面临的风险及风险控制作为研究内容,阐述了我国投贷联动的现状及我国开展投贷联动的必要性,表明对我国商业银行进行风险控制研究的重要性.本文采用定性结合定量的方法分析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并在风险分析之后提出对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金融创新、金融风险与我国金融监管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融创新对宏观政策的制定、金融市场运行、商业银行透明度都有影响.金融创新会使货币政策效应减弱,财政政策效应有所增强;金融创新可以提高金融市场资金配置效率;金融创新提高了对商业银行透明度监管的要求.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金融创新能够管理和控制金融风险,也能加剧金融风险的扩大,对金融稳定性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我国的金融监管应该采用在统一框架下实行监管机构内部专业化分工的方式进行构建,即建立中国金融监管委员会(局)作为集中统一的监管框架,内部构建由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组成的专业化分工的"三合一"的功能型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3.
基于将所有金融科技活动全面纳入金融监管中来的思路,以商业银行金融科技为切入点,分析了“审慎监管与行为监管”的监管框架助力商业银行金融科技的内在机理,为“审慎监管与行为监管”在商业银行金融科技中的有效性提供经验证据。研究表明:宏观审慎政策能够有效降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而更具统一性和标准性的微观审慎监管则在盈利端发挥更强的促进作用,但其中杠杆率存在门槛效应;“审慎监管与行为监管”在提高盈利方面的作用,与降低风险方面的作用相比相形见绌。因此,我国应进一步深化“审慎监管与行为监管”在金融科技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认知,稳步实现将金融科技活动纳入监管、有效统筹好“审慎监管与行为监管”助力商业银行金融科技的职能,充分发挥两者的互补性,并在金融监管与金融科技创新博弈过程中,及时准确地根据商业银行创新行为适时灵活调整杠杆率,充分发挥杠杆监管的作用,为监管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4.
商业银行运营风险的有效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商业银行运营风险日趋多元化,银行风险管理能力必须不断提高,评估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稳健性已成为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通过借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相关文件和一些发达国家的成功实践,文章整理出一个对商业银行日常运营风险的监管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运营风险监管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5.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金融监管的深化及银行内部管理的细化,会计操作风险管理越来越成为当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内容。但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多是采用全行一盘棋式的"大一统"模式,不同地区标准统一,管理措施雷同。本文从银行业会计操作风险的特点及成因出发,对不同地理区域会计操作风险进行了分析。为了有针对性地强化会计操作风险管理,侧重从人文文化、社会管理、经济发展、金融生态层面提出了分析思路与框架。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界定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的基础理论,基于其发展现状与特点,认为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存在诸多风险,分析其原因是金融立法、金融监管体系不够完善,内部风险监管不到位及投资者缺乏专业的金融理财知识等因素,并对面临的风险控制问题提出相应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7.
金融创新是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近年来创业投资行业发展迅猛,但较之美国等创业投资发达的国家,我国商业银行对创业投资的参与相对有限,与创业投资相关的业务创新缺乏。我国商业银行应借鉴美国硅谷银行投贷联动模式,建立健全创业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丰富与创业投资公司的合作模式、建立专业行业金融团队、完善增值服务体系,通过金融创新实现商业银行与创业投资的双赢。  相似文献   

8.
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本文从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框架的建立这一视角出发,为构建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体系提出了理论思考和政策建议。控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是一个系统工程,所以建立一个完整、全面的操作风险管理框架成为控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前提,这个管理框架应该由风险战略的确定、管理流程的再造和风险管理环境的优化几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9.
金融系统固有的顺周期性导致金融失衡的累积与释放,放大了经济的波动,加剧了系统性风险和金融不稳定,建立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的逆周期政策机制,成为次贷危机后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利用VEC模型及互谱分析,探讨了中国商业银行信贷的顺周期行为现状,结果显示,在中国,商业银行信贷存在顺周期行为,经济繁荣时扩张信贷,衰退时惜贷,针对该现象,本文提出了基于宏观审慎视角的逆周期资本监管建议,包括动态资本监管、前瞻的贷款损失拨备、全周期信用评级等。  相似文献   

10.
<正>金融创新导致监管重复与监管缺位并存:金融控股公司的出现动摇了分业经营的基础;金融深化和经济一体化使风险传递速度加快,这对我国目前的金融监管体制提出了挑战。本文从立法、协调组织和制度的设计、信息的搜集与共享三方面入手,试图构建一个由人民银行主导、财政部和三家金融监管机构共同参与的监管协调框架,从而实现金融稳定和金融监管的协调互动,形成一个跨产品、跨机构、跨市场的金融监管协调体系。  相似文献   

11.
《中国总会计师》2008,(3):20-20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在近日召开的2008年中小商业银行监管工作会议上要求,在新的形势下,中小商业银行的监管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大力改革创新,认真分析中小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督促中小商业银行全面加强风险管理,切实防止不良贷款和金融案件的反弹。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进行,各专业银行将逐步走向商业银行,并普遍实行资产风险管理,以银行资产风险度为中心的一整套信贷资金管理,贷款发放管理以及财务的综合信贷资产监管体系,正在建立。这一管理体系,增加了金融管理的科学性和金融监管的力度,减少了金融营运中的贷款风险。因此,必须重视和做好这项稽审工作。  相似文献   

13.
面对日趋复杂的金融活动,金融操作风险已经成为金融机构越来越显著的风险因素,操作风险的监管日趋重要.金融机构作为"信息系统依赖型"企业和"信息资产密集型"企业,对信息系统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强.金融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整个金融业的安全和稳健.本文借鉴MSF风险管理框架,结合金融机构操作风险威胁和信息资产安全特点,提出金融机构完善信息资产安全、进行操作风险管理的初步框架.  相似文献   

14.
P2P互联网金融企业审计监管模式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经济》2017,(5):183-187
互联网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掀起金融创新的浪潮,P2P网贷行业应运而生。而金融监管滞后于金融创新,P2P互联网金融企业跑路丑闻层出不穷,又将行业推上风口浪尖,互联网金融监管模式与时俱进已迫在眉睫。审计作为经济活动中最有效率的监管方式之一,引导着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本文从P2P行业发展历程以及发展现状出发,从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非法集资风险、操作风险以及网络安全风险几个方面分析P2P互联网金融企业风险特点,从审计监管主体角度构建P2P互联网金融企业审计监管模式,并提出要采取具体有效的审计策略以形成保障机制,从而防控风险,打破P2P互联网金融企业审计监管缺失局面。  相似文献   

15.
张珍 《宁夏审计》2009,(6):41-43
随着金融管制放松以及金融创新步伐加快,操作风险已经越来越多地威胁到商业银行的正常经营。 2007年6月银监会从我国商业银行实际情况出发,学习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发布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确立了我国银行监管方向和操作风险基本监管理念。  相似文献   

16.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董事会责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特殊性,管理风险是其日常经营所需;作为特殊企业的商业银行也有其独特的公司治理,其中,处于公司治理核心地位的董事会与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通过分析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务件下的内部组织体系、银行董事会的责任以及全面风险管理(TRM)框架下的董事会责任确定,笔者认为,董事会责任的确定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高屋建瓴"的一步棋,引领统筹着风险"险情"的顺利上通下达,在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李莉莉  蒋啸冰 《物流技术》2011,30(1):103-107
从供应链金融的概念出发,分析了3PL供应链金融的监管业务模式以及在实际服务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各样风险,指出如何既有力地掌控监管标的物的物流状态,又有效的进行风险控制,从而建立银行主导、3PL自律、参与方监督的"三位一体"的供应链金融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8.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金融业的开放、全球化、银行交易的复杂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操作风险在最近10年成为银行越来越重要的课题。国际性监管组织也一直在积极将操作风险纳入监管的范畴。但已经建立有效的操作风险管理框架的金融机构并不多见,用于衡量和监控操作风险的各种模型和工具也远不及信用风险管理和市场风险管理那样成熟。本文分析、总结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基本要素,并对操作风险管理在商业银行的引入和管理框架的建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金融宏观审慎监管在我国的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以来,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巴塞尔协议Ⅲ、美国"多德—弗兰克法案"等一系列金融监管方案的正式推出,标志着"宏微观审慎并重"的监管理念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同。由于金融业发展的不同轨迹,中国的金融系统性风险与西方国家并不完全相同,宏观审慎监管的内容和工具必须适合本国国情。  相似文献   

20.
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具有较高的金融监管水平。分析和借鉴香港金融监管的经验,对于完善和加强内地银行监管体系、提高监管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分析香港银行监管体系的历史发展过程及主要特点,从推动监管体制创新和实施风险防范为主的风险监控、建立银行危机预警体系和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内地商业银行监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