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计划是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所采取的三种主要方式之一,属于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本文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对企业股权激励业务会计处理的相关规定,分别不同的股票来源方式举例说明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计划的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股票增值权激励计划是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三种主要方式之一,属于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文章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对企业股权激励业务会计处理的规范,分析了股票增值权费用的计量及其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上市公司将股权激励作为员工激励的一种常见手段时,非上市公司同样也有对员工进行长期激励的需求,虚拟股权激励这种方式克服了非上市公司股权不具备外部市场流通性的特性,为企业提供了股权激励思路。文章以CL公司为例,研究了虚拟股权激励的方案和完成情况,分析实施虚拟股权激励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2006年1月《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后,中捷股份成为首家依据该办法推行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同年9月,国资委和财政部下发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本文探讨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中权益结算股份支付会计在理论与实务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股票期权是指企业给予持有者一种在特定时间内以事先确定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本企业股票的权利。2005年12月3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允许已完成股改的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可以采用公开发行新股时预留股份、向激励对象发行股份、回购公司股份等三种方式作为股票来源实施股权激励计划。  相似文献   

6.
在IPO企业通过设立员工持股平台实施股权激励的交易中,多个环节会涉及股份支付会计处理问题,一些问题在实务中令人困惑或争议,包括:进行股份支付处理的时点、附条件股权激励的处理、离职员工退还持股平台份额的处理、受让离职员工退还的持股平台份额的处理等。本文结合股份支付准则对该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认为:IPO企业应当在明确了激励对象及授予的穿透至IPO企业的股份数量时进行股份支付处理;对于明确规定了服务年限的,应当在服务期内确认股份支付费用;对于规定上市前离职需退还持股平台份额的,在授予日一次性确认股份支付费用;离职员工退还持股平台份额的,冲回股份支付费用与否应当与确认股份支付费用处理在逻辑上保持一致;受让离职员工的持股平台份额的,需要根据“两步法”判断是否确认股份支付费用。  相似文献   

7.
近一年来,《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外)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和《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相继出台,这些规定分别从公司治理结构、股票来源、股份支付中的资金来源、会计处理等方面对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股权激励机制做出规范。在相关法规、规范基本到位的情况下,企业自治规则的完菩决定了股权激励机制的运作效果,而业绩指标的选取又是自治规则中十分重要的内容。笔者着眼于股东与管理层的利益协调,对高管人员股份支付机制中业绩评价核心指标的构建问题谈谈本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现金结算股份支付会计处理改进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勇  毕铭悦 《财会月刊》2011,(19):36-37
2006年2月我国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对以权益结算和以现金结算的两类股份支付分别规定了会计处理方法,并对其确认、计量都作了明确的要求,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从此开始有章可循。2005年12月31日,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于2006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的范围内实施;2006年9月30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和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这些法规的出台充分调动了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9.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作为一种新的对上市公司经营者的激励方式,日益成为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重要手段。文章选取上市公司中的伊利与万科为实例,分析经济时期和自身条件这两大因素对股权激励效果的影响,并尝试建立影响股权激励效果因素的坐标模型,进而归纳出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所存在的普遍问题,最后就上市公司如何实施股权激励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06年2月我国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对以权益结算和以现金结算的两类股份支付分别规定了会计处理方法,并对其确认、计量都作了明确的要求,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从此开始有章可循。2005年12月31日,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于2006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的范围内实施;2006年9月30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和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  相似文献   

11.
谈股份支付的确认与计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股份支付的确认和计量我国《证券法》、《公司法》和《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等规定,企业可以通过股票期权等权益工具对职工实行股权激励,已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允许建立股权激励机制。《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依  相似文献   

12.
李刚 《财会月刊》2007,(4):11-12
一、股份支付的确认和计量 我国《证券法》、《公司法》和《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等规定,企业可以通过股票期权等权益工具对职工实行股权激励,已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允许建立股权激励机制。《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依据上述法律规定,规范了此类股权激励办法的确认、计量和列报。  相似文献   

13.
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是上市公司采用较多的一种股权激励方式,其实施将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产生较大影响。本文以伊利股份为例,具体分析了实施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对企业产生的影响并总结了两点启示。  相似文献   

14.
2006年《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的出台,打开了股权激励的法律通道。同年,我国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其中对股份支付的确认、计量和信息披露作了详细的规定,并且该准则明确规定上市公司在股份支付中可以采用公允价值予以计量。  相似文献   

15.
2006年《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的出台,打开了股权激励的法律通道。同年,我国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其中对股份支付的确认、计量和信息披露作了详细的规定,并且该准则明确规定上市公司在股份支付中可以采用公允价值予以计量。  相似文献   

16.
王烜 《财务与会计》2021,(21):48-51
不少上市公司大股东提出"大股东兜底式"的股权激励计划,以激励员工,稳定股价.而该方式相应的财税处理及税收风险往往被忽视.本文通过对大股东兜底式股权激励计划的经济实质进行分析,最终将其定性为股份支付下的看跌期权,同时运用案例探讨其中所涉及的财税处理方式,以期为我国财税体系的完善及企业赢得超额收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叶映红 《财会月刊》2008,(12):68-70
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是上市公司采用较多的一种股权激励方式,其实施将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产生较大影响。本文以伊利股份为例,具体分析了实施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对企业产生的影响并总结了两点启示。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诸多上市公司向企业中的高层管理人员或是核心技术人员授予股份,以此来进一步的激励其 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与价值。近年来,通过股份支付作为激励手段已然是成为了诸多上市公司的选择,而面对股份 支付的实际实施相关问题在我国现行的准则要求下仍有诸多需要探索与改进的地方,这对企业自身的会计处理工作以及股份支付准则的完善均提...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的上市公司通常采用股权激励的方式开展经济业务,它是通过股份支付的方式换取激励对象提供服务的经济交易形式,然而这种相对普遍的股权激励经济业务受到会计准则和税法的限制,对于实务工作者造成了较大的困扰。为此,要思考和探索股权激励中的会计及税务问题,采用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0.
现代企业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引起了人们对委托代理问题的重视。股权激励成为上市公司留住人才、长期激励管理层的首选。该文章首先对股份支付相关概念与在我国的发展情况的介绍引入以权益结算和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的选择比较;紧接着分析二者的选择对激励对象等因素的影响,最后引进实际案例对上述内容进行验证,旨在总结以往企业施行股权激励计划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