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乡镇企业》2013,(8):41-41
为把乡村旅游扶贫打造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市扶贫办采取十大综合性政策措施,推动了乡村旅游扶贫的快速发展。一是编制了《重庆市乡村旅游扶贫发展规划》,明确了发展方向目标和措施;二是出台了《重庆市乡村旅游扶贫产业项目实施意见(试行)》政策,规范项目实施程序;三是确立了贫困村实施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建设基本标准,做到设施、环境、服务有标准可依;  相似文献   

2.
旅游业作为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在致力于脱贫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文章选取安徽三瓜公社为研究对象,对"电商+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模式的构建进行研究,主要从发展条件、发展效益及制约因素3个方面,分析三瓜公社的"旅游+电商"乡村扶贫模式构建。其中,发展条件主要从不同利益主体的角度进行分析;在三瓜公社的电商扶贫过程中,不同的参与主体,带动三瓜公社的全面协调发展;当然,对于"互联网+"背景下三瓜公社的"电商+乡村旅游"扶贫模式同样存在着基础设施的不完善、电商商品的趋同性、电商人才的局限性等问题。该研究成果对其他电商产业与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深度融合发展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全国上下大力发展"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生态农业和旅游业均为当前我国乡村发展所倚靠的重要产业,而通过大力推动乡村生态农业和旅游业的耦合发展可以发展当地的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坚持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并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进行。文章以扬州国家农业科技园为例,分析当前形势下的背景,研究当地目前生态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发展的可行性,并且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通讯员/王新广马慧英)近日,山西省旅游局召开全省乡村旅游工作座谈会。会议表示,今后山西将从法律保障、制度建设、政府引导、专项规划和有序管理等几方面大力扶持乡村旅游的发展,力争使山西乡村旅游形成文化独特、风俗纯真的乡村旅游特色品牌。山西乡村旅游管理也将正式纳入政府行政管理序列,并与新农村建设、农村扶贫工作紧密结合,真正形成旅游富民的和谐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企业经济》2019,(10):74-81
乡村旅游因其关联效应和乘数效应,成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路径。但是,在实践中乡村旅游扶贫成效并不理想,一部分贫困人口被排斥在当地旅游发展项目之外,往往出现扶贫目标脱靶、"旅游飞地"现象。因此,以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为视角,在对国内外理论文献进行评述的基础上,尝试对江西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主要效应进行总结。充分运用典型案例法,选取江西目前被列入全国乡村旅游扶贫的重点村作为研究对象,对江西乡村旅游扶贫发展模式、面临问题进行分析。从构建多主体扶贫机制、创新业态发展模式、实施品牌行动计划、完善可持续脱贫机制等方面提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政策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6.
在国家大力推进旅游扶贫背景下,旅游众筹作为旅游业新型业态,是开展扶贫的重要抓手.本文在解读旅游政策扶贫的概念的基础上,提出旅游众筹扶贫的实施路径与保障体系,以指导旅游众筹扶贫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现实困境与破解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扶贫攻坚战已到关键时期,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是扶贫工作的重要举措,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文章通过对陕西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情况进行调研分析,找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现实困境,积极探索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可持续发展之路,以期为陕西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中国乡镇企业》2013,(7):33-34
今后,山西将从法律保障、制度建设、政府引导、专项规划和有序管理等几方面大力扶持乡村旅游的发展,力争使山西乡村旅游形成文化独特、风俗纯真的乡村旅游特色品牌。这是笔者近日从山西省旅游局召开的全省乡村旅游工作座谈会上得到的信息。山西省乡村旅游工作座谈会的召开,标志着山西乡村旅游管理将正式纳入政府行政管理序列,使其成为整个旅游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新农村建设、农村扶贫工作紧密结合,真正形成旅游富民的和谐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及国家对乡村发展提出城镇化建设的要求,"数字乡村"概念被提出以推动乡村各级建设。在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把握乡村地域文化的传承,通过各种产品策略手段推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寻求乡村"人工智能化"特征,推动江西乡土文化传承发展,将为江西乡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提供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旅游扶贫是当前精准扶贫的一项有力措施,国家对旅游扶贫给予高度支持,也出台了各类乡村旅游扶持政策,为旅游扶贫提供了巨大的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不少贫困地区都通过旅游这一产业脱贫,本文以渭南市白水县为例,研究该地区当前的旅游扶贫状况,并分析其模式以及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1.
《价值工程》2016,(12):31-33
乡村旅游发展作为推动农村就业非农化的先锋产业,是促进现代城乡文明交融和共同进化的主要途径,在乡村传统功能向多元化演变过程中乡村旅游的空间配置和功能特征必将发生深刻的转变,文章重点探讨乡村旅游背景下的乡村特色价值构建问题。  相似文献   

12.
山西有机旱作农业高质量发展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有机旱作农业是山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举措,更是山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选择。针对如何解决制约有机旱作农业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提出山西要聚焦良种良法配套,加快健全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体系;聚焦有机旱作农产品,提速完善有机旱作农业产业体系;聚焦"水土肥"管理,推动建立有机旱作农业生产体系;聚焦优精特要求,着力打造有机旱作农业标准体系,推动山西有机旱作农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增强旅游过程中的体验功能是发展贫困地区乡村旅游产业的有效途径。本文分析了我国以乡村旅游为依托精准扶贫的现状,在体验经济视角下,通过精准定位乡村旅游的主题,塑造旅游地区的形象、削弱旅游的负面线索、制定增加游客印象的纪念品、增强游客的感官刺激五个方面来发展贫困地区的乡村旅游业,并从政策、规划、地方品质三个方面提出了保障机制,以期为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健康中国"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康养旅游产业作为休闲旅游与健康旅游产业的新型业态,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一带一路倡议"的稳步推进又为沿海城市的康养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以地处渤海湾地区的秦皇岛市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康养旅游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其应从挖掘自身资源禀赋特点发展新业态来实施产品的创新开发,通过精准锁定目标市场、产业融合、健全产业链条与整合内部资源等新模式来实现产业的创新运营,最终构建自身的竞争优势。并探讨了如何充分利用我国得天独厚的海岸线资源与产业链条,打造沿海康养旅游的国际线路,推动整个产业格局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
乡村旅游作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领域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成为国家精准扶贫的新渠道。贵州省实施了"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对外发布《贵州民营企业"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倡议书》,倡议民营企业作为扶贫事业的参与者、推动者、践行者,实现企业与村之间进行签约,当地党委、政府为企业扶贫提供各种支持。本文基于精准扶贫政策,企业帮扶效果显著,对河北Y县T镇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企业发挥的作用进行分析并归纳,以期为乡村旅游业提供更优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6.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背景,从精准扶贫审计的现实困境出发,从农村基层治理结构、监督机制、专业配合和审计管理制度等方面分析精准扶贫审计的难点,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以期为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精准扶贫审计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总部署,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总抓手。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乡村旅游的发展须依托地域环境与气候资源,其次还必须打破传统的发展格局,使得乡村旅游为旅游扶贫增添助力。乡村发展的核心便是挖掘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提高旅游层次,使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同时将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文化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一直积极引导和支持乡村旅游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乡村旅游已成为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金堂县是成都市东边的重要门户,乡村旅游发展对于促进金堂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社会经济振兴发展、城镇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当前产业融合为背景分析了金堂县乡村旅游的现状及特点,并提出了促进金堂县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对于金堂县乡村旅游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刘素平  王晓洋 《价值工程》2019,38(25):38-39
随着全域旅游时代的到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苏州的乡村文化旅游有了较大的发展。苏州丰富的乡村文化旅游资源为乡村文化旅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资源有效整合不足、乡土特色不明显、创意性和体验性不够、社区参与度有限等问题。文章试图从乡村全域文化资源整合、乡村文化旅游项目创新、社区参与机制优化等方面探索全域旅游背景下苏州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20.
习主席曾在会议中指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讲述了开展此项战略的重要性,为我国乡村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对促进乡村旅游产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提供了帮助。通过调查发现,乡村旅游是近几年十分热门的话题,其不仅能为当地居民带来的效益,还能有效推动农副产品的售卖,帮助乡村改善环境,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然而从当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状况来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