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近年来,南京市高淳区依托良好的山水、生态、人文资源,创新工作机制、强化落实督查,优化生态环境与提升功能品质齐抓,经济效益与富民效益并重,全面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到2017年10月下旬,市级美丽乡村建设完成情况达97.82%,位列南京市首位。为准确把握美丽乡村建设在推进过程中的主要困难,高淳区进行了多次督查和难点剖析,从2017年实施的整体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进展参差不齐。一  相似文献   

2.
<正>高淳区位于江苏省西南端,区域总面积802平方公里,总人口43万。近年来,南京市高淳区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敢为人先,积极探索,坚持生态发展战略不动摇,把"打造都市美丽乡村、建设居民幸福家园"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工程,走出了一条生态与产业、环境与民生互动并进的绿色崛起、幸福赶超之路。高淳先后被评为国家生态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最佳生态休闲旅游名区,四次跨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高淳老街、游子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全国唯一的"国际慢城"等一批著名景点。  相似文献   

3.
<正>从金花村建设到美丽乡村示范区建设,从村庄环境整治到"千百工程"全域推进,从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拓展到"三化五美、五位一体",近年来,江宁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把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根本,把发展农村生态经济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基础,把优化农村生态环境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重点,把发展乡村文化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特色。推动村庄形态适度集聚、农村产业转型发展、乡村环境生态美  相似文献   

4.
<正>南京市六合区突出"五美"要求,坚持生态品质与人文元素的统一,结合城乡一体发展、村庄环境整治、现代农业产业提升、乡村休闲旅游发展,重点推进生态本底优良、人文底蕴厚重的竹镇——金牛湖美丽乡村示范区建设,精心构筑依山傍水、串点连线的美丽乡村绿色生态风貌展示带,着力打造宜居宜游、景色迷人的"六合茉莉花园"特色品牌,农村生态资源加速转化为经济资源、增收来源,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公益事业进一步完善提升,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一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新画卷在六合大地徐徐展开。  相似文献   

5.
正山东省招远市按照"全域化规划引领、一体化示范建设、产业化经济支撑、长效化机制保障"的思路,创新完善建设机制、发展机制和推进机制三项机制,不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努力走出一条"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特色生态文明乡村发展之路。健全"全域规划、分类实施"的建设机制。按照"全域行动、整体规划、示范带动、分类实施"的建设原则,招远市聘请高层次的专家团队编制了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总体规划及  相似文献   

6.
<正>2022年初,江苏省印发《关于“十四五”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扎实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方案》,全省聚焦生态美、环境美、人文美、管护水平高“三美一高”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重点任务实施,将现代融入村庄、为人们留住乡愁,新时代鱼米之乡尽显和美之色。  相似文献   

7.
<正>农发行自觉主动的将绿色发展融入"三农"金融服务,从筹资、信贷两端同时发力,创新绿色筹融资机制,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力度,促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现代农业发展,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乡村、美丽中国建设,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利用先天优势,首创存量金融债券绿色认证模式农发行在践行和推动绿色发展方面具  相似文献   

8.
<正>"隐约林亭傍野塘,近村一路芰荷香。繁华世界唯花国,澹沱风光是水乡。红舫有情波影远,碧天无际雁声长。柴门欲扫无人到,尽日看云送夕阳。"清代潘宗耀的一首《题李氏山庄》道尽永嘉乡村田园之美,不禁让人生出脱离喧嚣都市,投身山水田野,昼看红花绿叶,夜闻清风虫鸣,一洗世间铅华的情怀。浙江永嘉县将自身生态和历史优势资源融入美丽乡村建设中,在挖掘和保护当地文化资源的同时,做好旅游等配套设施建设与规划,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打造美丽乡村,建设幸福家园。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在浙江省蓬勃开展,但也面临着方式优化和持续推广的前景问题。聚焦于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中政府购买生态服务案例,总结政府购买生态服务的模式,并探寻各种购买模式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问题。针对模式中存在的风险和问题,提出优化政府生态购买模式的建议,将"浙江方式"升级为"浙江模式",从而使美丽乡村从"一处美"走向"处处美",让全民共享政府提供的生态服务,把乡村建设成为幸福美丽新家园。  相似文献   

10.
正南京市江宁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将"创新""富民"基因深度植入"三农"发展,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生态优势、历史资源文脉优势,扎实推进"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美丽乡村"四变"工程以及"420316"全域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率先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和适度利用有机统一、产业发展和富民强村全面推进、乡土文化和现代文明相互融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徐州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在全域美丽乡村建设中不断累积经验,牢固树立和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对照现代化美丽乡村目标,因地制宜打造区域美丽乡村样版,让"一处美"变成"一片美",逐步实现全域范围宜居宜业宜游,为区域乡村振兴增添了强劲的活力。一、近年来徐州全域美丽乡村建设的概况(一)全域美丽乡村建设硕果累累近年来,随着贾汪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不断推进,邳州市村庄绿化建设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2.
<正>张堰镇把"美在生态"的理念贯穿全镇建设工作,把"富在产业"作为产业调整的最终目的,把"根在文化"作为全镇文化建设的亮点和特色。与此同时,不断深化美丽乡村建设,提升农村生态品质、促进农村产业发展、挖掘乡村文化元素,努力将农村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家园,不断提高城乡一体化水平,整体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正>2013年以来,南京市提出打造美丽乡村、美丽中国示范城市的总体目标,按照空间优化形态美、绿色发展生产美、创业富民生活美、村社宜居生态美、乡风文明和谐美的"五美"要求,以城乡发展一体化为主线,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导向,以土地综合整治为切入点,以示范区和示范村建设为突破,着力构建有利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永续发展的农村产业结构形式、农村建设管理模式和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努力把郊区农村建设成为新型城镇化高地、都市型农业基地、美丽新南京腹地,打造成宜业、宜居、宜游的都市美丽乡村、农民幸福家园。目前,南京市已编制完成江宁区谷里—横溪、高淳区桠溪—漆桥、浦口区老山北麓—滁河南岸、六合区竹镇—金牛湖、溧水区白马—无想山等五大美丽乡村示范片区规划,总面积达1600平方公里;去年完成投资78亿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河北美丽乡村背景的历史文化村镇"原乡"现象,并对其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将河北省历史文化村镇"原乡"发展相当的11个市聚到一起,采用聚类分析方法,从基地现状、生产现状、生活现状、生态现状4个方面的13个指标作为聚类分析的原始指标变量。关注乡村自身的文化传承、产业特色、历史风貌,将人文情怀融入美丽乡村建设思想中,以"原乡"发展模式构建多渠道发展理念,从而建设具有特色的历史文化美丽乡村,从根本上建立以人为本的乡村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十八大作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农村是中国经济社会的基础,"美丽中国"离不开"美丽乡村"建设。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对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  相似文献   

16.
《浙江林业》2013,(2):47-47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发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号召。茂密的森林,秀丽的湿地,梦幻的沙漠,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共同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画卷,也构成了一幅"美丽中国"的精彩画卷。为进一步弘扬生态文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中国林业网、国家生态网特决定举办首届"美丽中国"征文大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大赛主题弘扬生态文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相似文献   

17.
<正>旅游小镇、科技小镇、金融小镇、文化小镇……随着中央一系列小(城)镇发展政策的出台,一大批功能各异的特色小镇纷纷涌现,蓬勃发展。发展特色小镇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大举措,是统筹城乡发展、破解"三农"问题、建设美丽乡村的助推器,更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绿色发展的试验田。因此,对于特色小镇来说,绿色是必不可少的底色,既是红线、底线,也是优势所在。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特色小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南京市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三农"工作总抓手,按照空间优化形态美、绿色发展生产美、创业富民生活美、村社宜居生态美、乡风文明和谐美的"五美"要求,全力打造都市美丽乡村、农民幸福家园。统筹为要,一体发展。充分发挥规划先导引领作用,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一是明确功能分区。将6582平方公里市域空间划分为三类功能区,增进优先提升区域的综合服务功能,提升重  相似文献   

19.
正美丽乡村建设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实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行动。自2014年开始,崇明在新农村专题建设和村庄改造的基础上,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完成规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域内的所有村庄建设,共涉及16个乡镇、220个行政村、4939个村  相似文献   

20.
正美丽乡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大平台,是新型城镇化的新起点,是农业现代化的助推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是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近年来,江苏省南京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按照空间优化形态美、绿色发展生产美、创业富民生活美、村社宜居生态美、乡风文明和谐美的"五美"要求,全面建设都市美丽乡村、农民幸福家园。目前全市已累计建成以高淳国际慢城和江宁金花村为代表的100多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