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近年来,扬州市江都区以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为契机,紧紧围绕"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全面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改革试验主题,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探索农村金融机制创新,农业经营主体能力得到显著增强,适度规模经营层次得到明显提升。目前,全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达80.4万亩,占耕地比重的78%,初步构建了适应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在坚持农户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等"四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必然要求本文就近年来江苏省盐城市按照中央要求,大力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谈一点意见。  相似文献   

3.
要闻     
<正>中办国办出台意见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下发《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提出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规模经营水平、完善利益分享机制,更好发挥带动农民进入市场、增加收入、建设现代农业的引领作用。意见提出了坚持基本制度、坚持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在坚持农户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等"四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必然要求。近年来盐城市按照中央要求,大力推进新型农业经营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在坚持农户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等"四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必然要求。现就近年来盐城市按照中央要求,大力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谈一点情况与思考。一、大力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江苏省盐城市为有效缓解"谁来种地"问题,按照现代农业建设要求,着力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与规范提升,积极探索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基本情况盐城市坚持把加快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发展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举措来抓,不断加大政策引导和资  相似文献   

7.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对国家现代农业发展转型、农业生产率提高、国家竞争力提升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近年来,我国关于"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表述在政策重点和政策方向上有了较大变化,本文以功能性政策转变的视角,探讨完善融资担保机制解决新型农村经营主体融资难题,分析政府如何提供金融支持,完善市场制度环境与扩展市场机会,扩大经济主体的自由度。  相似文献   

8.
培育家庭农场 着力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着力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从根本上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突出问题。近年来,泰兴市因地制宜,以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以发展家庭农场为突破口,着力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代农业建设提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要求,本文以日本北海道实地调查为依据,分析了北海道农业经营与服务主体的发展模式,研究结论与建议对我国构建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发展家庭农场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增强农业现代化建设引领能力的重要载体.目前,全国许多地区积极探索和发展以家庭农场、合作组织等为主体的新型经营主体,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也有一些环节需要加以改进和完善.本文以扬州市江都区为例,结合其他地区发展情况,阐述了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及动力因素,分析了难点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措施,重点就发展家庭农场的基本保障条件、经营主体培育、经营效益保证、技术能力支撑、政策扶持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促进家庭农场持续健康发展,为现代农业发展增强动力.  相似文献   

11.
<正>五中全会对推进农业现代化作出了重大部署,对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提出了新要求。贯彻落实全会部署,要牢牢把握创新发展的核心理念,以推进农业经营方式转变为主线,强化制度创新,着力构建"一个体系"、完善"四项制度",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第一,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五中全会要求"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经营体系在"三大体系"中居核心地位。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以体系建设的新成效,补上四化  相似文献   

12.
<正>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前进方向和必由之路。近年来,江苏省顺应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和农村人口快速转移、农村土地大幅流转的发展形势,通过集聚政策、集聚要素,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截至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江苏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步伐加快,农业机械化水平明显提升,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快速发展,农业生产连年丰收,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作为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江苏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情况下,现代农业建设取得的成就更受瞩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江苏将以"力争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为总目标,加快培育家庭农场、合作社、职业农民和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全面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断提高农业物质装  相似文献   

14.
<正>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的现实状况和以"小而全、小而散"为显著特点的传统农业经营体系严重阻碍和制约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现代农业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这为解决"谁来种地"问题,改造传统农业、转变农业经营方式、发展现代农业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微观基础。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四化"同步发展和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背景下的必然选择。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过程中,应当保证家庭经营的基本地位、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内涵发展以及构建多元化的农业社会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6.
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大理州农业经营体系发展现状的调研,分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办法;加大政府引导和扶持等措施,为构建构大理州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山东省龙口市围绕发展壮大现代农业这一目标,积极创新工作举措,全面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力度,全市涌现出了一批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规模种养大户为骨干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队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健康发展,在有力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同时,也极大促进了全市农业经营体系的完善和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年内,预计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发展到1800  相似文献   

18.
新政     
<正>中办国办出台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意见提出,发挥政策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引导作用,包括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元融合发展、多路径提升规模经营水平、多模式完善利益分享机制以及多形式提高发展质量;建立健全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政策体系,包括完善财政税收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金融信贷服务、扩大保险支持范围、鼓励拓展营销市  相似文献   

19.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载体,只有构建合理完善的金融扶持体系才能保障其发展壮大,充分体现其在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的主力军地位。以山西省为研究对象,针对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实际情况,从金融资源配置、经营主体发展、财政金融政策、风险分担补偿机制4个方面探讨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提高管理能力、完善内控制度、加强政府政策支持、加强农业保险体系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这不仅需要培育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以拓展经营形式,更需要建立一套新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作为支撑。因此,加快建立新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仅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