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杨奕 《全国商情》2011,(Z3):72-73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市场对外贸人才的需求有了比较大的增长。而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传统的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总是与高职院校为市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标格格不入。本文以国际贸易专业为例,重点阐述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民办工科高职院校办学主体、教师队伍、学生群体的特殊性调查分析,探讨新兴的网络新闻与传播专业的课程建设机制和专业发展模式,以"特殊性"为抓手,凭借学校的优势资源,挖掘学生的优良潜质,推动教学相长,为建设高职特色专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面对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市场需求的新变化和学生就业难问题,构建基于"工学结合"与"能力本位"的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依据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特点和常规实践教学内容,通过对高职院校目前实践教学模式的分析,以创新和资源整合思想如何构建高职经济管理类校内产出型的应用技能实践教学模式提出策略,为我国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作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订单培养”模式在国际金融专业的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毕业生就业难,是困扰着高职院校的大问题。为了解决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题,实现高职教育向“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教育机制的根本转变,对学生培养模式的改革是重中之重。“订单培养”,作为一种新型的学生培养模式,其推行以来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与勃勃生机,为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一条可行之道。该文从金融企业的用人机制、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金融专业的办学实际出发,探究在我校金融专业实施“订单培养”教育模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职业教育的核心工作,基于新专业目录制订的背景,文章通过梳理高职院校广告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校企合作与行业之间的问题,分析高职培养体系与行业发展需求不对等的现状.为此,以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广告学院的改革实践为例,从教学体系、产教融合两方面为切入点,提出"三体四实"的人才培养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双师素质"师资培养模式多样,但总体成效不够理想。如何创新培养模式,实现教师真正的专业化成长已成为许多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项突破性工作。本文提出了"校本专业实体"培养模式,并对该模式的特点与主要做法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运用技术专业金工实训、汽车二级维护实训为例,对高职工科专业实践教学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寓教于乐、因材施教,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素养、创新意识,切实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诊断式项目引领下高职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营销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石,营销的失败很可能意味着企业的失败。为了适应企业营销人才的需求,各高职院校非常重视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订单式培养”、“引企入校”等模式便应运而生,但目前已有的模式总是存在着一些弊端。在这种情况下,以大量实践为基础,提出“诊断式项目引领”的高职营销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高职软专业的建设提供一种有所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部分高职院校商贸专业的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学生的就业形势并不理想。因此,要对现有的高职商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与改革。文章在分析了培养商贸专业人才实施现代学徒制的意义的基础上,以九州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为例,对其实施的“334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进行界定,对其在培养实战型电子商务人才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我国酒店业急速增长,需要一批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已成为我国酒店业中基层管理人才培养的主要平台。文章通过分析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体系、实践体系等三大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创新发展,以此建立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人才培养的"1+2+3"模式,即贯彻以"职业经理人"为培养目标,形成以"订单式培养和工学交替"为培养模式,完善以"课程体系、师资体系、实践体系"为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我国进入新时代后重要战略部署,近年来新工科建设进入快速发展轨道,工科生因其自身的专业优势理应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工科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国家创新创业工作的推进和发展。在新工科背景下,为更好地推进工科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工作,本文以地方高校校地共育模式为切入点,分析工科生创新创业现状、重要性及其举措,深入推进工科生创新创业研究,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2.
在新工科背景下,我们结合工科院校校情和专业课程特点,探索研讨制教学模式,让学生对新工科课程增加了解,激发兴趣,提高创新意识,以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创新型综合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3.
校企合作中的高职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应用性高技能人才的基本保证,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的整体办学效益和人才质量。由于当前高职院校性质类型、专业设置、资源环境和办学特色等的差异性和校企合作的方式的多样性,形成了高职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文章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当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中的创新人才培养多元模式的发展趋势、内涵特点、构建要求和效能管理。  相似文献   

14.
现代学徒制是高职院校与企业全面深化的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是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路径的创新,成为了近几年来现代国际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物业管理专业由于社会认可度不高,专业综合性强,学科涉及面广,教学内容跨度大,而存在着招生难、师资和实训场地不足等诸多问题。本研究通过探索现代学徒制主导的高职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物业企业全过程参与人才培养,从而形成紧密的院校与企业“双主体”协同育人模式,招生招工一体化,创建“双元型”教学团队,共同开发课程、联合授课,充分利用多样化的教学实践基地,形成个性化、多元化实习、实训模式,校企融合考核改革等,进行物业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解决目前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普遍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教育阵地,近年来正以“产教融合”为主线来培养高素质、强应用、专技术的人才,以匹配我国的产业转型升级,而“一带一路”倡议更是让高职院校教育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空间与创新机遇。立足时代,放眼当下,高职院校应当紧跟战略步伐来组织设计教学活动,尤其是对于毕业生来讲,以返校来促就业、推就业成为一种新的思路与模式。本文将以国际商务专业为研究对象,以“一带一路”倡议为背景,先后从就业素质要求、返校关键要点、返校实施路径这三个方面由浅至深、由理论到方法地去阐述毕业生返校模式的设计原理与推行策略,以期给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带来新的启发与思考。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教育阵地,近年来正在以"产教融合"为主线来培养高素质、强应用、专技术的人才,以匹配我国的产业转型升级,而"一带一路"这一战略更是让高职院校教育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空间与创新机遇。立足时代,放眼当下,高职院校应当紧跟战略步伐来组织设计教学活动,尤其是对于毕业生来讲,以返校来促就业、推就业成为了一种新的思路与模式。本文将以国际商务专业为研究对象,以"一带一路"倡议为背景,先后从就业素质要求、返校关键要点、返校实施路径这三个方面由浅至深、由理论到方法地去阐述毕业生返校模式的设计原理与推行策略,以期给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带来新的启发与思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探讨浙商创业经验对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启示,认为高职院校在开展创业教育时,应该充分结合浙江具有丰富的企业家资源的这种优势为培养高等职业技能人才服务,吸收浙商成功的创业经验,构建以培养高职大学生以商业精神与创新精神为核心,具有企业家精神、企业家品质和企业家能力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8.
"新工科"背景下,安徽工业大学炼铁新技术团队在深入分析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内涵和培养要求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通过创新人才选拔和培养、强调科研项目与科技竞赛有机融合和建立科技竞赛创新团队运行保障机制,构建了冶金类传统工科专业大学生创新培养模式,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团队教师也通过指导大学生收获了诸多荣誉,形成了"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9.
高职商科专业的教育有别于工科专业的教育,安徽工商职业学院通过传承徽商文化教育,与龙头商业企业合作,深化校企合作机制体制,形成了"四共"、"四合作"校企合作平台,以订单人才培养为载体,形成了现代商务管理卓越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理论体系,提出了高职商科专业中基于商学对接的卓越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普适性模型,本文并以此为基础,重点论述了该模型在专业建设中的实践与应用。  相似文献   

20.
ADDIE模型+课程思政育人方式能帮助高职扩招机电专业人才培养符合国家教育变革的需要,同时对人才培养、课程教学进行有效创新,也促进了高职机电人才逐步符合时代发展的特征。运用该模式开展机电专业人才培养,需从ADDIE模型的教学环节和课程思政建设要求出发,与扩招机电专业人才培养逐步融合,以期取得高效的育人成果。此外,高职院校还需充分把握扩招机电专业学生的特征,提升机电专业教师的综合素养,并带动教师创新机电专业教学方法、完善课程体系和教学评价机制,为该模式的应用提供助力和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