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市场中的不确定性持续存在,对于全球经济前景的担忧也日益加剧,如果美国或欧洲出现二次探底,中国应采取哪些政策措施? 在2008年至2009年的经济低迷期间,中国成为了一个醒目的亮点,随着经济刺激相关的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的实施,中国在2009年贡献了全球经济增长的50%。中国经济增长对于贸易贡献的依赖程度已逐渐降低,而中国出口中面向美国和欧元区的比例也在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2.
【美国之音9月17日】在中国经济出现减缓以及美国的金融危机继续恶化之际,中国人民银行15日宣布下调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这是中国央行6年多来首次削减贷款利率。中国经济问题专家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确面临严重的下行风险,但是利率的下调是否会刺激经济活动还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3.
就在华盛顿的政治家们还在对奥巴马总统的刺激计划是否有助于美国经济摆脱衰退展开辩论之际,经济学家们已经宣布了这场刺激竞赛的获胜者,那就是中国。去年11月,就在世界经济刚刚崩溃之际,这个亚洲巨人就迅速实施了5860亿美元的庞大的一揽子刺激计划。现在,该计划受到称赞:稳定了世界市场,并为亚洲、欧洲和美国新近出现的复苏做出了贡献。而美国的刺激方案姗姗来迟,未能阻止现代最严重的经济衰退。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信息》2009,(6):13-13
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3月3日公布了一项总额为2000亿美元的刺激消费信贷计划,扩大“定期资产支持证券贷款工具”(TALF)的覆盖范围。美国政府希望借此带动1万亿美元消费和小企业贷款,推动美国经济走向复苏。  相似文献   

5.
陈建 《环球财经》2003,(6):73-74
美国希望通过美元贬值来刺激经济增长,但美元走软对全球的影响却是错综复杂的。目前来看,美国、亚洲将受益,欧洲则另当别论。  相似文献   

6.
未来几年内美国宏观经济仍将维持低速增长格局,原因是私人消费、固定资产投资、存货投资与净出口都难以为经济增长提供强劲支撑。从宏观政策组合来看,美国政府仍将实施较为宽松的财政政策,但实施大规模刺激政策的空间有限;美联储将持续实施量化宽松政策,但量化宽松政策未必能显著改善信贷紧缩、刺激私人消费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而且量化宽松政策将为中期内的通胀与美元贬值埋下风险。基本面因素与量化宽松政策都将推动美元贬值,美国政府也存在让美元贬值以提振出口与降低债务的激励。如果不能通过美元贬值实现降低贸易赤字的目标,美国政府将会实施更为严厉的进口限制政策。美国宏观经济增长与政策选择将给中国经济造成一系列负面冲击,对此中国政府应进行积极的政策调整。  相似文献   

7.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背景、影响与中国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10年一季度以后美国经济复苏势头弱化。在降息、扩大财政赤字规模等刺激经济增长的常规政策措施空间有限的情况下,为巩固经济复苏势头,美国采取了实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的非常规措施。量化宽松政策增加的基础货币将导致美元贬值,加大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刺激国际市场短期资本流向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稀释美国债务,加大其他国家持有美元固定收益资产的投资损失。中国持有的大量固定收益美元资产将因此大幅缩水,并面临输入型通胀压力加大和短期资本大量涌入的挑战,需采取优化外汇储备投资结构、加强对短期资本流入管控、加快实施国内企业走出去战略、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等多方面措施应对。  相似文献   

8.
【美国《华盛顿观察》11月19日】在620国家首脑聚集华盛顿商讨对抗全球金融危机良策之际,中国政府公布了投资5,860亿美元(4万亿元人民币)刺激经济增长的计划,以此向全世界表明,中国正采取果断行动以刺激本国经济,令全球市场为之欢呼雀跃。冷静下来,许多经济学家发现,这一经济刺激计划对全球经济的直接影响可能远不如5,860亿美元的规模那么大,却可能代表了中国政府管理经济思路的重要转变。果真如此,其影响将比5,860亿美元更为深远。  相似文献   

9.
【美国《福布斯》10月26日】中国经济全面向好 10月22日出炉的官方数据显示,中国3季度中国经济增速高达8.9%。这主要是得益于中央和地方政府启动了大批营建和基建项目,以及出口显著回暖。同挤牙膏式的美国经济刺激计划不同,中国政府将6000G美元经济刺激计划基本上一步落实到位,并且辅之以投放超过1万亿美元的信贷资金。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美国银行业却一直在积聚存款而且惜贷意愿浓厚。  相似文献   

10.
《环球财经》2008,(12):21-21
德国政府5日举行内阁会议,通过了一项经济刺激方案。政府希望经由该方案的实施,在未来两年内刺激企业、个人和地方政府总共投资500亿欧元(约合650亿美元),以推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1.
【德国《经济周刊》11月16日】中国从短暂但猛烈的呆滞中苏醒。政府的巨额刺激计划和繁忙的贷款发放发挥着与注射肾上腺素一样的作用。在美国、欧洲和日本费劲地爬出衰退谷底的同时,中国经济却突然喷发,就好像这里从来没有发生过危机一样。第三季度中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近9%——这是自雷曼兄弟破产以来最强劲的增幅。  相似文献   

12.
从国际看,金融危机后续影响还未消除,极端气候导致粮食减产,油价再破100美元高位,西亚北非局势动荡,日本大地震造成核泄漏危机,世界经济还未走上正常增长轨道。从国内看,“十二五”规划调低经济增速目标,经济刺激政策处于退出过程,宏观调控主要围绕反通胀进行,采取的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加息、收紧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减少铁路投资规模、强化节能减排等措施都对经济增长具有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13.
《海外经济评论》2008,(2):12-12
英国《金融时报》2008年1月3日 嘿,中国经济将放缓,但情况不会像全球其它国家所知道的那样。中国迅速增长的经济今年将略微放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orld Bank)分别将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测定在10%和10.8%。换言之,按照IMF的估计,2008年中国以美元计算的经济产出增量仍将比美国高出近4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4.
在G20伦敦峰会上,各国领导人就“恢复经济信心和经济增长,复苏就业市场”等6项目标达成一致,建立了一个总额达1.1万亿美元的项目来支持恢复全球经济的信贷、增长和就业,其重点在于刺激经济和促进贸易。一是将IMF的可用资金提高两倍,由2500亿美元提高至7500亿美元;二是IMF将增发2500亿美元特别提款权分配给各成员,以增强流动性,并向发展中穷国倾斜。三是为促进贸易以帮助全球经济复苏,在未来两年内提供2500亿美元用于贸易融资。四是为区域性的多边发展银行提供至少1000亿美元贷款支持,用来帮助发展中穷国。  相似文献   

15.
[日本《东洋经济统计月报》5月号]世界正面临着严重的美元资金短缺,美国原本是国际流动性的提供者,但目前也迫切需要大量美元来刺激经济和处理不良资产。在这种形贽下很多人认为拥有约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中国会力争掌握国际金融的主导权,成为国际资金的提供者。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贸》2010,(7):9-9
据新华社报道,美国副总统拜登3月22日在白宫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主要受到政府刺激经济计划的影响,今年美国纳税人的人均退税额为3036美元,比2009年增长9.6%。拜登说,退税是美国纳税人从奥巴马政府的刺激经济计划中获得的好处,也是政府为帮助受经济衰退影响的美国中产阶级提高生活水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海外经济评论》2006,(40):34-36
【英国《金融时报》9月27日】今年以来,随着美国经济增长放缓,日本和欧元区经济增长更为强劲,全球经济失衡前景无疑已有所改善。以美元计算,美国每年约8500亿美元的经常帐户赤字似乎正趋于稳定,而且随着美国增长放缓势头的确立,其经常账户赤字也许还会逐渐收窄。  相似文献   

18.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一些西方国家通过注资、贷款、定期拍卖、资产置换、短期资产购买等量化宽松措施向金融系统注入流动性。2009年,美国在采取降息以及扩张央行资产负债表刺激经济未果的情况下,采取直接购买本国长期国债的非常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此达到为财政赤字融资和降低长期利率从而刺激经济的目的。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质上就是美国继续实行美元泛滥的举措,为的是稀释各国对美债权。  相似文献   

19.
《环球财经》2014,(11):17-17
日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统计显示,以购买力平价(PPP)计算,美国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7.4万亿美元,而中国则将达到了17.6万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中国经济“被第一”之余,也有人提出质疑,中国的飞速增长对全球经济能有多大好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中国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课题组近日发表研究成果,全面地测算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目前美国正在推行新的经济战略,目的是实现“石油美元”向“碳美元”转变。未来几年,预计美国居民储蓄率至少上涨5个百分点,意味着美国消费率将下降同等幅度。考虑到美国经济规模约为中国3倍,因此中国消费率应有更快的增长才能实现中美经济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