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肖邦的一生倾注于钢琴音乐创作,然而也充分地发挥了钢琴的艺术表现力.他的音乐注重旋律的歌唱性、装饰性、优美性.作品中强调了声乐性与器乐性的互相融合,有深厚的民族情结.肖邦的民族大英雄主义,和对当时历史背景的影响,使得肖邦作品中大量的舞曲、夜曲,就是一种民间曲调的改编而已.在音响结构上,作为钢琴诗人,抒情只是一个方面和声大胆新颖,钢琴织体独特,有着浓郁的波兰民族风格和高贵的诗人气质,他以浪漫主义的精神,创造了真正的钢琴音乐风格,带来了钢琴音乐史上的黄金时代.  相似文献   

2.
《品牌》2015,(2)
目前,有很多爱好钢琴的学生想学习西方的钢琴艺术,虽然西方的钢琴艺术高深精湛,但是有很多学生对西方的钢琴艺术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针对这个问题,向大家介绍一下西方钢琴艺术的发展历史,希望学生对西方的钢琴艺术能有一个新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3.
随着音乐事业的发展,民族音乐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钢琴音乐作为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音乐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民族音乐发展背景下,研究钢琴音乐教育民族化的学者越来越多。钢琴音乐教育民族化发展不仅有利于构建中国钢琴学派,而且对民族音乐意识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我国钢琴音乐教育民族化发展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文章在分析我国钢琴音乐教育民族化的意义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我国钢琴音乐教育民族化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索了我国钢琴音乐民族化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拟音技法是钢琴音乐的一个重要的表现技法和表现手段,它对丰富音乐表现力、加强音乐渲染力有着重要作用.同时这一表现技法更加鲜明的确立了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特征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明末清初西方来华传教士与西学东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西平 《中国市场》2013,(29):203-204
16世纪中期,随着西方的文艺复兴与地理大发现,东西方文明交流迎来新的契机,自1583年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入华以来,具有现代意义的西方科学与文化艺术传入中国,掀起了一轮西学东渐的高潮。本文通过分析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来华的情况,对这一次西学东渐做简要评论。  相似文献   

6.
对钢琴音乐文化在中国发展轨迹的探究,有助于了解中国钢琴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并且提取它在创作方面的思维方式、演奏上的技巧、理论基础等方面的特性,进而使世界钢琴音乐文化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精神、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产生了丰富的艺术门类和艺术成果,在此基础上,出现了大量的审美形态和审美范畴。这些审美形态在经过不断产生、发展和成熟的过程后,逐渐形成了中和、气韵和意境这三个较有代表性的基本审美形态。其中,中和这一审美形态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根本,也是最初的审美形态。它几乎与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产生,一直贯穿在中国古代审美形态的发展过程中。这在音乐表演方面也体现得淋漓尽致。早在先秦时期,儒家、墨家、法家、道家等各家都曾提出自己的音乐美学思想,直到音乐生活丰富多彩的今天,中和在某一程度上依然是音乐表演者追求的目标。一、中和的基本内涵中和的“中”的基本意思就是对立的两个因素或两个极端的中间。对于“中”的重视反映出中国人最根本的思维模式,也就是合二而一、对立中求统一的思想,即中庸之道。《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孔子曾在《论语》中记载: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孔子的这个审美标准,用一个字概括就是“和”。就是说,艺术包含的情感必须是一种有节制的、有限度的情感。可见,“和”是“中”的衍生、发展。它不但...  相似文献   

8.
音乐教学的一个主要的内容就是钢琴教学,可以说钢琴教学是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之一.该文主要对钢琴教学中的音乐表现力进行研究,希望对钢琴教学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9.
当音乐有了价值,成为商品,形成了产业之后,音乐与经济的关系变得亲密。而钢琴作为音乐产业的一部分,也同样担负着经济与文化这两种责任。本文尝试从音乐产业及钢琴商演两部分的浅显梳理,从中了解钢琴演出这一无形商品的营销特点与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中国老油画的界定 西方的“OldMaster”意译为”老大师,早期大师”,通常指18世纪前的著名画家。但中国油画没有那么悠久的历史.明代油画经西方传教士带进中国后多在宫廷和贵族问绘制人物肖像和动物静物,留下的不多,也没有什么艺术探索和学术脉络.主要意义是历史价值而非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1.
钟欣 《中国拍卖》2014,(8):11-11
2014年6月28日,”记忆”——2014中意当代艺术双年展在北京开幕。中国·意大利当代艺术双年展是在每两年两次由中国和意大利共同主办的当代艺术展,从2012年开始,双数年份的春季在中国北京举办,秋季在意大利米兰举办。第二届中意双年展展览自6月28开幕并持续到9月20日。本次中意当代艺术双年展除展现近年来中意艺术家的艺术成就、学术水准之外,“中意双年展“首次以售票的方式展出也引来艺术与商业的争议。  相似文献   

12.
音乐作为一种抒发情感和表达对社会现实看法的艺术形式,其风格特色与其产生的环境密不可分。中国与西方国家在文化上都有着各自的历史传承,并由此造成了中西间的文化差异,音乐这一在文化体系中极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差异表现的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3.
展览推介     
《中国拍卖》2011,(10):4-7
齐白石是中国近现代成就卓著、影响深远的画家,是具有国际声誉的艺术巨匠。新中国成立后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他的艺术扬名海外,备受西方现代艺术大师毕加索的推崇.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他的绘画取材广泛,笔墨简练,情感质朴,天真烂漫.文人意趣与民间情味兼融.雅俗共赏。他的诗、书、画、印四全,均取得很高的成就。  相似文献   

14.
在北京CBD的梅地亚中心有一架弹奏温柔乐曲的“钢琴”,每当工作忙碌之余。都不禁想起温暖的阳光下和“钢琴”主人的愉快交谈,自然惬意。  相似文献   

15.
一、帕玛拉特事件概况及主要舞弊手法 2003年的12月24日,帕玛拉特公司向意大利监管机构申请特别管理程序(类似于破产保护),值此,被称为“欧洲版安然”的帕玛拉特事件正式爆发。  相似文献   

16.
宋雨 《商》2014,(7):283-283
近几年来,音乐教育得到了大面积地普及,在键乐器中钢琴被作为学生们的首选。相应地,为了检验学生学习钢琴情况,出台了钢琴考级制度。由此也产生了诸多的实际问题。笔者在文章中,以普通高校音乐类的学生为例,深入地分析了钢琴考级的利和弊以及考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笔者也提出了解决钢琴考级中存在问题的办法与方案。  相似文献   

17.
师从俄罗斯伟大钢琴家涅高兹的关门弟子鲁宾莫夫,唐瑾以最优成绩获萨尔茨堡莫扎特国立大学的钢琴演奏硕士学位.另外,唐瑾还是德国汉诺威音乐与戏剧大学钢琴演奏硕士,她拥有钢琴演奏的双硕士文凭.作为一名中国书画家的女儿,她从小习画在艺术氛围的家庭环境中习惯了,认为所有的艺术都是相关联的认识:她在父亲的画展上演奏中国乐曲,邀请欧洲的雕塑家、舞蹈家来中国交流,甚至在音乐学院实施了钢琴师生们跳巴洛克舞蹈.面对赞美,她谦虚地说:“我只是在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中做我认为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18.
罗琳 《华商》2008,(15):116-116
我国经济文化取得的巨大发展和进步为钢琴音乐文化在社会的广泛普及注入了强有力的动力。笔者结合学习的知识和实践的体会谈谈自己对幼儿钢琴教学的看法,以供从事于幼儿钢琴教学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我在寻找能“击毙”我的理性的音乐,找了好久好久。我是说,音乐让人疯狂的那一面是理性真正的敌人,如果一直抱定“鉴赏”的态度,就会损失掉跟音乐相拥而泣甚至一道死去活来的乐趣。而这样为音乐深深打动的短暂时刻,是一种美妙的天赐,然而无论是音乐史书上留下的“伟大”还是“崇高”的评语,都不能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详始细介绍了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开始中国音乐的发展道路上众多音乐工作者受到的西方音乐文化的影响。中国当时的国情、发展轨迹导致了中国音乐从其发展中势必要汲取西方音乐中的精华,使之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