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湖北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湖北省1981-2006年数据为样本,分别运用统计方法和计量方法分析了湖北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基本结论包括:湖北省货物出口和进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表现得并不稳定且不明显,产业结构变动对进出口产品结构的影响较明显;湖北省GDP增长与进口呈单向因果关系,与出口不构成显著的因果关系;从长期看,湖北省GDP与出口、进口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三者是协调一致、同步变动的。从短期来看,进口对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且这种促进作用要强于出口,但其本身也较小。  相似文献   

2.
“九五”时期,湖北省主要经济比例关系应大体保持以下数量界限才比较合理。 1、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12%比较适宜。四十六年来湖北省经济的发展是有其历史规律性的,其经济增长的总规律大体是:经济发展速度量的变化,必将引起经济效益质的变化。从量和质两方面研究和分析看,当经济增长率为10%时,各方面比例关系就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是我国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重要省份之一。本世纪初,汉口一地的进出口总额,仅次于上海而居全国第二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湖北一直是国家建设投资的重点。武汉钢铁公司、武汉长江大桥、第二汽车制造厂、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第一大批重点项目的建成,大大提高了河北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在全国的经济地位。进入80年代,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又给湖北省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从1980年到1990年,湖北省国民生产总值增长1.3倍,于1987年提前三年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第一个翻番的目标。全省外贸出口由1991年的11.62亿美元,增长4.6倍。  相似文献   

4.
转换经济增长方式是“九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方针。湖北省是全国重点老工业基地之一,改造振兴的任务较为艰巨。同时随着长江经济带的开放开发,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建设进入高峰期,武汉钢铁公司双千万吨和100万辆汽车工程以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工程的兴建,形成较大建设规模。因此,湖北省更应实行内涵增长与外延增长并重,逐步加大内涵型经济增长份量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省经济快速发展,信息产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据统计,到1994年底,全省共有信息产业机构2万多个,从业人员60多万人.其中信息服务机构1.5万个,信息服务业从业人员约25万人.1994年湖北省信息产业增加值为97.72亿元,较上年增长30%以上,信息产业及其附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约为5%.反映湖北省信息化总水平指数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7.48个指数点,居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6.
《计划与市场》1995,(4):9-10
一九九四年湖北省国家银行信贷业务全面增长,存款增幅大于贷款增幅,信贷差逐渐缩小,年末各项存款余额比年初增长39.8%,各项贷款余额比年初增长19.4%,存款增量大于贷款增量69.92亿元,信贷资金的持续增长,有力地支持了湖北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但银行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在金融指标上主要表现为“三增”、“二降”、“一平”。各项存款大幅度增长,全年增加297.6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量增长65.91%;各项贷款大量增加,全年增加227.7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量增长27.25%;货币投放有所增加,全年现金净投放67.65亿元,比上年多投放2.82亿  相似文献   

7.
聂玮  周茜 《现代商贸工业》2012,24(11):42-43
利用1989-2009年湖北省经济发展的有关数据,分析了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对于驱动湖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和影响效果,并运用最小二乘法,对湖北省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湖北省经济具有明显的内需主导型特征及发展趋势,驱动其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是居民消费和投资,而政府消费和净出口对其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不显著,据此,提出建议,政府应采取措施提高居民收入,增强居民的消费信心,适当控制房地产开发和政府消费的增长速度,支持非国有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生产性服务业是湖北省经济发展的短板,但也是其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和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根据已有数据,从生产性服务业比重、结构、投资、就业、工资和劳动生产率等多个方面分析湖北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并同全国平均水平进行比较。发现还存在生产性服务业结构发展过于依赖传统产业,服务业就业人数比重较低,劳动生产率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大等问题。提出坚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基本发展方向,将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转变经济发展思路,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优化生产性服务业结构,提高经济发展的水平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省第三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八五”期间,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6%,“九五”开局的1996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900多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湖北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到31%,从业人员600多万人.第三产业的发展,对推动湖北省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保持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与全国先进省市比,湖北省第三产业发展还不够理想,第三产业运行经营方式中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省农村非农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从总体上看,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城乡居民实现小康生活目标的需要相比很不相称,与沿海省市的发展水平差距亦很大,采取得力措施,加快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将是湖北省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一 据统计,1993年全省农村非农产业产值达到660.95亿元,与1980年相比增长19.7倍,年递增26.3%。分行业来看。农村运输业、工业和商业、饮食业增长最快。农村运输业产值50.07亿元,年递增35.2%;农村工业产值465.65亿元,年递增28.5%;商业、饮食业产值77.15亿元,年递增23.7%;建筑业产值68.08亿元,年递增17.6%。  相似文献   

11.
去年7月以来,东南亚出现金融危机,这是战后对全球经济冲击最大的一次金融动荡.这场危机迅速蔓延到韩、日等国,并波及整个亚洲和世界其他地区,在我国参与全球经济贸易日深的今天,也不可巡免地会受到这次危机的影响.由于湖北省外贸出口刚刚走出1996年的较大滑坡,初步实现恢复性增长.外贸出口生产和经营中还有不少深层次的矛盾未得到根本缓解.因此,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湖北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外贸出口的冲击和影响值得我们高度警惕,并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认真应对.  相似文献   

12.
陆芳 《北方经贸》2012,(9):34-35,39
能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文章对湖北省能源消费的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然后利用湖北省1980-2010年的年度数据对湖北省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研究结果显示,湖北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但不存在因果关系。通过对湖北省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测算,发现湖北省能源弹性系数较高,能源利用率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96年宏观经济发展目标是GDP增长9—11%,通胀率为15%,力争达到13%,能否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95年如何反通胀。只有科学地分析94年通胀成因,才有可能针对的采取反通胀对策,从而使95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基本实现。  相似文献   

14.
从2006年起,我国实施中部崛起计划。作为中部崛起最重要的省份——湖北,其经济得到了巨大的提升。本文利用了湖北省十二地级市在2009~2013年的数据,采用了面板数据模型以及直观性分析的方法,从消费、投资、进出口三大需求对湖北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出发,对湖北省各地市经济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各地市经济总量以及消费、投资、进出口对经济增长驱动力上差异明显;消费、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上,鄂东和鄂西基本是持平的;进出口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上,各地市之间有差异。最后,本文给出了部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积极推进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湖北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重大主题.“九五”时期是实现转变的起步阶段,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才能为21世纪初叶实现根本转变奠定基础.为客观反映和加速全省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进程,我们以第三次工业普查资料为依据,对全省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现状和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对湖北省来说意味着机遇,意味着挑战,也意味着真正的中部崛起.21世纪湖北省经济能否进入全国先进地区行列,关键要看今后10年或更长一段时间的经济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7.
利用湖北省1988-2010年的年度数据,利用贡献度和拉动度指标测算了对外贸易对湖北经济增长的贡献,并对湖北省进出口贸易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湖北省出口和进口的增长都能够促进GDP的增长,但出口对GDP的拉动作用大于进口。  相似文献   

18.
“九五”以来,特别是1997年以来,湖北省经济发展的特点和社会总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同时由于投资基数的不断增大,使得投资增长趋于平稳.“九五”前三年的投资增幅分别为19.4%、10.1%、13.6%,年增长14.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月立 《计划与市场》1999,(1):14-15,25
面对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1998年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尽管受到了洪灾等因素的干扰,但其预期效果自进入下半年以后开始逐步显现,总体经济景气度逐步提高,全年经济增长可望达到7.5—8%.湖北省经济增长在多种因素的推动下,预计可达到10.5%左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基本稳定.一是农业生产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特别是多种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乡镇企业在调整中保持较快发展.二是工业生产经过大半年的惯性回落之后,在国家宏观政策的作用下,自进入8月份以后开始回升,9、10月份明显加快.三是需求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投资力度有所加大,消费增长保持平稳,出口增幅明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回归分析法对经济增长与财政收入之间的关系作了分析,从宏观层面上对经济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做了一些新的探索,并对湖北省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的现状做了分析。由此指出湖北省经济发展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增加财政收入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