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一、中部六省保险业的基本情况 中部六省保险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总量指标来看,2005年中部六省GDP总值37045亿元,增长12.6%,高于全国9.9%的GDP增长率,占全国GDP的比重为20.3%;而六省当年保费收入总计829.95亿元,仅增长11.0%,低于全国14.11%的总体增长水平,占全国保费收入总额的比重也仅为16.8%;二是从配比指标来看,作为一个区域,中部六省2005年保险深度为2.24%,低于2.70%的全国平均水平,而从已获取的保险密度资料来看,河南218.62元、江西210.3元、湖北203.7元、湖南189元,而全国平均水平在2004年即已到332元;三是从保费结构来看,中部六省财产险与人身险比重为22.2:77.8,而在全国这一比例为25.0:75.0,均衡发展水平低于全国,对寿险的依赖程度偏高.  相似文献   

2.
保险是金融体系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持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手段和辅助社会管理的重要方式,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特殊的重要作用。广东保险业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一)基本情况。改革开放20多年来,广东保险业充分把握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契机,取得了长足发展,业务增速年均超过35%。2004年保费收入达436亿元,位居全国首位,同比增长14.9%,增速六年来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005年1-9月保费收入达366亿元,同比增长13.9%;其中财产险保费122亿元,同比增长10.1%;人身险保费244亿…  相似文献   

3.
一、我国保险业的现状分析 1.我国保险业规模分析 1980年,我国保险业的保费收入为6.4亿元人民币,到2001年,我国各保险公司共实现保费收入2109.4亿元人民币,年平均增长31.9%,远远高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1980年,保费收入占GDP的比重(保险深度)为1%,2001年保险深度为2.2%,增加了2.2倍;1980年人均保费(保险密度)为0.47元人民币,到2001年底人均保费达到了169元人民币,21年增长了360倍。从表1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保险产业的规模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4.
1.充实监管力量。近年来,我国保险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在金融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明显提升。2001年,全国保费收入达2109亿元,比保监会成立前的1997年增长近一倍。截至2001年底,全国共有直接经营保险业务的机构(包括外资保险公司分公司)50家,保险中介机构170家,从业人员120多万人。2002年前三季度,全国保费收入2264亿元,同比增长52.4%;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占GDP的比重)为3.16%,保险密度(人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我国保险业发展迅速 ,资产规模显著增加。根据金融统计年鉴数据 ,1 999年底保费收入为1 980年的 2 0 0多倍 ,年增长率近 40 %。 90年代以来 ,我国保险业每年新增保费超过 1 0 0亿元 ,目前保险业总资产已超过 1 5 0 0亿元。但我国保险深度 (保费收入占GDP的比重 )仅为 1 6% ,西欧国家平均为 8% ,北美为 9% ,日本为 1 2 % ,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大多在 5 %左右 ;我国保险密度(人均保费收入 )也只有 1 1美元 ,远远低于全球人均 460美元的水平。因此 ,我国保险业资产增长空间和潜力巨大。另外 ,政府正在多方筹措社会保障资金 ,包括…  相似文献   

6.
贾连峰  孙昀 《经济论坛》2006,(24):118-118,123
近几年,我国银行代理保险发展非常迅猛。从业务收入看,2004年全国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实现保费收入721.9亿元;实现手续费收入20.1亿元。2005年全国银行保险业务保费收入803亿元,同比增幅为11%;实现手续费收入25.8亿元,同比增长28.4%。2006年一季度这个势头有增无减。全国银行代理保险保费收入已达411.58亿元,同比增幅达228.12%,占兼业代理市场的81.42%;占第一季度总保费收入的2.6%。银保业务手续费收入13.17亿元,占兼业代理市场手续费收入的72%。  相似文献   

7.
中部地区工业化的潜力与重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部地区主要指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其土地面积占全国的10.7%,人口占28.1%,经济总量占19.5%,是我国的人口大区、经济腹地和重要市场,在东部大发展、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中部地区的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在中国经济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中部地区工业化的潜力(一)中部地区工业化总体水平与发展潜力。1.中部地区人均GDP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中部地区GDP占全国的比重偏低,2004年中部地区GDP为32298.87亿元,是全国GDP的24%。人均GDP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除湖北外中部地区2004年人均GDP都低…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保险市场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险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正常运行的一种金融机制和保障措施。1980年以来,我国保险业以年均36.7%的速度增长,2009年全国更实现原保费收入11137.3亿元。河南省是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中心,近年来,河南保险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河南保险繁荣的背后还隐藏着许多问题。本文通过分析2008、2009年河南省保险业营业数据,得出制约河南保险业发展的瓶颈因素,并尝试性地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能促进河南保险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9.
一、“十五”时期我国区域四大板块经济发展回顾总结(一)西部大开发开局良好。1·经济总量快速扩大,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十五”期间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总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00~2005年,西部地区GDP由16655亿元增加到33390亿元,年均增长14·9%(全国为12·9%),占全国GDP的比重从17·1%下降到17%;地方财政收入由1127亿元增加到2465亿元,年均增长16·9%(全国为18·4%),占全国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从17·6%下降到16·6%;人均GDP从4639元提高到9309元,年均增长14·9%(全国为12·2%)。由此可…  相似文献   

10.
政经信息     
近日从广东省政府新闻办公室情况介绍会上获悉,据广东省统计部门初步测算,广东省2001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0556亿元,比上年增长9.5%,成为我国经济总量超万亿元的省份。2001年,广东GDP占全国11%左右,对全国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0%,拉动全国GDP增长0.7个百分点。全年国税收入1547亿元,地税收入790亿元,全年税收占全国的15.4%,其中国税占14.8%,远远高于随后的省份。  相似文献   

11.
5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一季度,保险业累计实现保费收入1477亿元,同比增长23.1%.累计赔款、给付259亿元,同比下降28.7%.保险公司总资产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4月末达13225亿元,同比增长30%.  相似文献   

12.
中国自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保险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截至2005年底全国保险费收入为4927.3亿元人民币,是保险业恢复时期保费收入2.8亿元人民币的1759.75倍。市场主体也从最初的人保一支独秀、到现在的百家争鸣。但中国保险业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正确认识中国保险市场状况,对促进保险业的健康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 中国保险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主要成就 1.保险业务持续发展自1980年以来,我国保险业年增长32%。2001年,全国保费收入2109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2%,人均保费收入168.8元;保险赔偿和给付金额598.3亿元;保险公司总资产4591亿元;上交营业税57.7亿元。 2.市场主体不断增加截至2001年底,全国共有保险公司52家(含10家筹建)。按组织形式分,国有独资公司5家,股份制公司15家,中外合资19家,外国保险公司分公司13家;按经营区域分,全国性保险公司16家,区域性36家;按业务性质分,保险集团公司  相似文献   

14.
左晓慧 《经济论坛》2000,(19):15-16
近年来,随着中国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保费收入迅速增长,1999年全国保费收入1392.2亿元,同比增长15%。但自1996年5月以来,中央银行连续7次下调利率.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由10.98%降至2.25%,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收益率也呈逐年下降趋势.特别是经营与市场利率紧密相关的寿险公司处境非常艰难.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的呼声在保险业日益高涨。同时中国证券市场存在规模小,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市场波动频繁,起伏较大等问题。根据国外保险业的成功经验和我国保险业的实际情况,我认为让保险资金适当投资股市,…  相似文献   

15.
张晔 《经济论坛》2003,(12):77-78
新的世纪是一个以知识经济和金融创新为特征的新金融时代。在新形势下,保险业如何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创新,加快保险业发展,将成为今后我国保险理论界深入探讨的重大战略课题之一。我国保险业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而逐步发展起来的。1980年我国恢复了国内保险业务,险种只有30多个,保费收入仅为4.6亿元。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保险险种已拥有1000多个,保费收入在3000亿元左右,年平均增长30%以上。保险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但应该看到的是,这些增长只是在较低水平上形成的高速度,保险还没有渗透到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保险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建设和发展,我国保险业增长迅速。根据保监会统计数据,截至2008年初,我国共有保险公司110家,作为不可或缺的保险中介机构数量也越来越多,我国保险中介机构从2003年的819家增加到2008年初的2327家。截至到2008年6月我国保险业保费收入5617.91亿元;2008年6月我国保险业资产总额达到30235.89亿元。  相似文献   

17.
国家税务总局公布,2007年全国税收收入达到49449亿元,比上年增长31%。税收已经是连续十几年的高增长了。2007年的GDP是246619亿元,比上年增长是11.4%(按现价计算是16.9%)。多年来,税收增长速度是矧期GDP增长速度的两三倍!税收增长多年远远超过经济的增长,这一定不合常理,一定是有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从1980年到2003年,我国财产保险市场得到持续快速发展,业务规模比刚恢复匡内业务的1980年增长了约270倍,平均年增长率为28%,可谓快速增长。2004年,财产险保费收入突破1000亿元,达1089亿元,同比增长25.4%,超过寿险增长速度。尽管在这20年间,我国财产保险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相对于国民经济和我国人口数量的增长,我国的财产保险业仍处在一个比较低的发展水平上。  相似文献   

19.
积极创新财政政策措施大力助推中部地区崛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中部地区基本概况及比较优势中部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安徽、山西六省,地处中国内陆腹地,起着承东启西、接南进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的作用。其土地面积102.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65亿人,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2088亿元。可以说,中部依靠全国10.7%的土地,承载了全国28.1%的人口,创造了全国23.5%的GDP,在中国地域分工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中部地区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区位优势明显。中部地区的区域关联度强,南、北、东面分别与珠三角、环渤海、长三角三大增长极接壤,西面与大西南、大西北贯通,交通便捷,公路总…  相似文献   

20.
《广东经济》2005,(12):62-63
一、地区生产总值前9个月累计达13981.6亿元,10月按工业增加值实际值回归为1774.38亿元,以2000年以来月度时序值外推,全年生产总值为19442.59亿元,名义增长回落为21.22%:按年度数时序外推,全年值为18453亿元,增长15%:时序预测值按两者平均,GDP1=18947.8亿元,增长18.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