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技术开发》2016,(17):14-15
文章对棉丝混纺色织免烫面料的工艺流程开发做了具体介绍:棉丝混纺—纱线染色(中性浴一浴法活性染料染色)--上浆—织造—烧毛—退浆—液氨—预缩—免烫(2D树脂+反应性聚氨酯特殊反应体系)。采用该方法所得到的棉丝色织免烫面料在保留了棉的柔和贴身、吸湿性、透气性;丝的柔软、滑爽、色彩绚丽,富有光泽,高贵典雅,穿著舒适等特点的同时,又获得良好的色牢度与免烫效果。  相似文献   

2.
土地整理潜力评价是土地整理规划的基础性工作,其目的在于对土地整理潜力的充分认识,合理、有效的安排土地整理工作。我国目前的土地整理主要是耕地整理,因此研究耕地整理潜力对土地整理潜力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耕地整理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对耕地利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客观要求。耕地整理的基本含义是指按照土地利用总体总体规划的要求,运用工程建设措施,通过对田、水、路、林实行综合整治开发,对配置不当、利用不合理以及分散、闲置的耕地实施结构调整、深度开发利用的行为。其目的是通过水利、道路网、田间林带、耕作田块的合理配置,以及通过土壤障碍因素的消除,从而达到改善耕地生产环境,提高土地利用率,保证作物稳产高产的耕地建设过程。耕地整理目的是为了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居住环境。[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李光  雷国平 《活力》2013,(12):52-52,54
土地整理效益研究是土地整理理论及实践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分析土地整理活动对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社会发展等引起的效应,不仅可以丰富土地整理的理论,而且对规范与指导土地整理的实践活动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绥滨农场为研究区,以土地整理项目效益分析为出发点,从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对研究区进行了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4.
周永  何佳  赵执 《企业技术开发》2009,28(12):52-53
土地整理潜力评价是土地整理规划的基础性工作,其目的在于对土地整理潜力充分认识,合理、有效地安排土地整理工作。我国目前的土地整理主要是耕地整理,因此研究耕地整理潜力对土地整理潜力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选取对耕地潜力影响较为明显的指标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所谓土地整理是指政府有关部门在某一区域内,通过土地产权变更等社会经济措施,特别是改变、修整、重划水、土、田、林、路等工程,增加地面覆盖、改良土壤、调整植被组合等生物措施,达到最大限度地提高其生物产量和质量,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副产品的要求,并保持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给人们提供一个物质丰富、环境优美的生存环境的重大举措。一般说来,土地整理分为农村土地整理和城市土地整理,现阶段重点在农村进行。[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测绘工作在国土资源管理、城乡规划管理等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以当前测绘档案整理工作存在的不足为切入点,在此基础上探讨测绘档案信息化整理的优势、方法,包括建立标准化作业系统、确定整理标准、明确整理流程、建设数据库等,最后对测绘档案信息化整理进行展望,以期助力该工作的持续优化。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城市待整理土地的评价方法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城市土地整理的对象,设计了城市土地整理评价的指导体系,采用了两步法的评价方法,提出了江北区待整理的城市土地的可整理性大小和整理方向,为土地管理部门推进城市土地整理工作提供了决策依据,有助于城市土地整理工作更具有效率和操作性。(本文有删节)  相似文献   

8.
土地整理产业化是我国实现土地利用方式根本转变的一种有效形式,也是推动土地整理事业不断发展的有效途径。从土地整理产业化的目的来看,主要是为了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从产业化的实现途径来看,主要是通过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专业化、土地整理资金投入的社会化和土地整理项目运作的市场化来实现。因此,可以将土地整理产业化理解为:通过加大投入,提高土地资源的综合整治和优化配置的力度,实现土地资源开发整理专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  相似文献   

9.
张博 《价值工程》2010,29(5):244-245
土地整理作为一项涉及资源环境、社会经济、政策制度的系统工程,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解决土地利用问题的必然选择。全国"十一五"规划中,把滨海新区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布局,土地整理工作充分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项目。本文笔者对滨海新区土地整理工作实际情况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研究,针对滨海新区土地整理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希望能够对规范和指导滨海新区土地整理工作具有参考帮助。  相似文献   

10.
宁波市的土地开发整理同全省的土地开发整理一样,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本文通过全面分析宁波市土地开发整理的现状,提出土地开发整理应尽早实行“两个转移”,即土地整理的重点向村庄整治转移、向耕地优化转移,同时又为实行“两个转移”提供了重要依据。通过对工作重心的转移,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根据省府办《关于鼓励农村土地整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各地自1999年起均开展了土地整理,且投入资金数额较大,但从我们2000年对原金华县土地整理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调查看,土地整理专项资金使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比较多,本根据审计调查发现的问题谈点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市局委托市地房勘规院编制的《重庆市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近日,通过由部土地整理中心和市农业、水利、标准化及土地开发整理等部门组成的专家组的评审。专家组评审认为: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国内外就土地整理及其绩效评价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对我国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的发展提供一定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
我国社会正处于飞速发展的时期,在信息时代传统的档案整理工作已经不能够满足各行各业发展的需要,这就需要我国的档案整理工作人员在全新视角下进行档案整理工作。随着电子档案的产生和发展,档案整理人员的认识也应该有所突破,才能够顺利的完成档案管理工作。本文主要分析了做好档案整理工作的前提条件,并提出了全新视角下的档案管理认识,希望能够推动我国档案整理认识和技术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土地整理不仅是适应新时期建设高效农业、现代化农业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本文分祈了土地整理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并以丰都县南天湖水车坝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区为例,对土地整理的经济敌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敌益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并提出了提高土地整理的敌益,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三项措施。  相似文献   

16.
按照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的要求,自治区审计厅抽调专门人员,对全厅在职及离退休人员的所有档案进行了整理。此次共整理人员档案190余册,历时近4个月。通过对档案进行粘贴、剪切、审定、编辑分类、粘贴内号页、录入打印档案目录和装订等整理程序,进一步规范了档案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7.
一个经国土资源部批准、投资1543万元规模783公顷的涪陵焦石镇土地整理项目,已取得良好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农地整理项目中的权属调整是关键的一环,它涉及到整理项目的最终成败,关系到农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国土经济》2005,(7S):47-48
天气日渐热了起来,到了该把厚厚的冬衣、棉被物品分类储藏起来、再把漂亮裙子、薄衣找出来的时候,把家居从头到脚整理一番,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一一整洁清新的家,一定会让你心情舒畅,现在就动手吧,开辟出更充足的空间迎接即将到来的夏天。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人口的逐渐增加,人均土地占有量却是越来越少,我国的土地资源呈现出非常紧张的状态。因此为了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保护好现有的生态环境,对土地资源进行相应的整理是一项切实有效的举措,能够进一步提高土地的合理利用率。本文通过对土地整理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以及综合效益等进行了合理的评价分析,进一步论证土地整理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